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 dations ◷ 2025-10-24 12:49:46 #君士坦丁堡牧首,五大牧首,东正教

普世牧首(希腊语: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俗称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的宗主教,亦被承认为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英语:Primus inter pares)的神职人员。他是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但是并无任何凌驾于其他牧首或另外15个自主教会之上的权威。

普世牧首的正式职位是君士坦丁堡正教会(正教会的16个自主教会之一)的牧首,该牧首职位是正教会4个最早的牧首职位之一。作为君士坦丁堡正教会的领袖,他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尊荣的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新罗马及普世牧首(希腊语:Η Αυτού Θειοτάτη Παναγιότης, ο Αρχιεπίσκοπος Κωνσταντινουπόλεως, Νέας Ρώμης και Οικουμενικός Πατριάρχης)。除了正教会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外,天主教会也曾经任命过拉丁礼的君士坦丁堡宗主教。

当君士坦丁大帝于330年将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作为罗马帝国的新都城后,这个城市的主教很自然地成为了大公教会内部的第二号人物,其地位仅次于“老”罗马的主教(即教宗)。在迁都后不久,主教被升格为都主教。许多世纪以来,教宗们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获得这种地位,因为这将改变基督教会业已形成的等级制度。但是在381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宣布了如下信纲:“君士坦丁堡的主教在罗马主教之后,亦享有首席(英语:Primus inter pares)的尊荣,因为君士坦丁堡是新罗马”。教宗达马苏斯一世和格列高利一世拒绝承认这个信纲,这一举动极不寻常且受到了质疑和谴责——普世公会议是应该对整个基督教世界都具有约束力的。尽管面临如此尖锐的反对,君士坦丁堡主教的地位却在拜占庭帝国各皇帝的恩遇下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451年的加尔西顿公会议上正式确立了君士坦丁堡牧首的辖区(包括小亚细亚和色雷斯),也确立了君士坦丁堡在各地教会中的地位仅次于罗马。教宗良一世拒绝接受这个教令,指责它非法并且无效,因为这一决定是在教宗特使缺席的情况下作出的。6世纪时,主教的官方名称是“君士坦丁堡总主教,新罗马,及普世牧首”。

在中世纪,君士坦丁堡牧首们完全受制于拜占庭帝国的皇帝,这使得他们的地位最终变得无足轻重。历任皇帝经常干预教会事务,他们实际上可以任意废立牧首。许多皇帝甚至任命宦官担当牧首之位。相比之下,罗马教廷却成为一支独立和不受世俗统治者控制的强大力量。在俄罗斯正教会成为东正教世界最大的教会之后,身为该教会最高领导人的莫斯科牧首因此取得相当程度的权威,但没有因此改变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首席地位。

在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陷落之后,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们一度控制了对君士坦丁堡牧首的任命(如不能保证信徒对苏丹忠诚要处死)。但是今天的土耳其政府仅仅要求牧首承认自己是一个土耳其公民,并且允许伊斯坦布尔市的东正教会自主召开教会会议来选举牧首。

现任君士坦丁堡牧首是巴尔多禄茂。他因为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运动而被人们称为“绿色牧首”。

历史上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驻地主要有三个。最初的也是最正统的驻地是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大教堂。1206年—1264年由于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摧毁了拜占庭帝国在该地的统治,牧首驻地随帝国皇室一同迁至尼西亚。在拜占庭帝国复国后,牧首驻地又迁回圣索非亚大教堂。1453年拜占庭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圣索非亚大教堂也被强行改为清真寺。从那时至今,君士坦丁堡牧首的驻地是位于法纳尔的圣乔治座堂(“白光塔”)。

由于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对芬兰正教会和爱沙尼亚使徒派正教会(均为自治教会)有管辖权,君士坦丁堡牧首拥有按立这两个教会的大主教的权力。另外,加拿大乌克兰正教会及美国乌克兰正教会也于20世纪末加入了君士坦丁堡教会内。

相关

  • 曼吉斯套州曼格斯套州(哈萨克语:Маңғыстау облысы)是哈萨克斯坦的一个州份,西临里海,东邻乌兹别克,南邻土库曼。面积165,600平方公里。人口373,400(2006年资料)。首府阿克套。1
  • 肠外营养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是将营养送入静脉中,而非一般地食入后消化。注入的营养品是由专业的制药公司制造,其营养品富有高度养分,包含了葡萄糖、盐、氨基酸还有脂肪等等
  • 地理极点以下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极点列表。
  •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旨在研究特定系统结构中各部分(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以及该系统整体的行为、功能和局限,从而为系统未来的变迁与有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系统分
  • 攻击性在心理学、其他社会学或行为科学领域,侵略是一种造成伤害或痛苦的行为,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二方面。作为行为,即使没有造成实际的伤害或痛苦可能是侵略;意外造成伤害或者痛苦不是侵
  • 居廉居廉(1828年9月22日-1904年5月5日),广东省番禺县隔山乡(今广州市海珠区)人,字士刚,号古泉、隔山樵子、罗湖散人。居廉是中国近代岭南地区著名的国画画家,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尤以写
  • 阳和阳和(1635年十月—1643年十月),是大越国后黎朝神宗黎维祺的第三个年号,共计7年。
  • 独木舟独木舟(英语:Dugout canoe),是一种用单根树干挖成的划艇,需要借助桨驱动。独木舟的优点在于由一根树干制成,制作简单,不易有漏水,散架的风险。它可以说是人类最古老的水域交通工具之
  • 马打兰王国马打兰王国(732-1006),是8世纪到10世纪期间,存在于中爪哇的一个印度化王国。是由一位同名的拉者建立的,10世纪中,迁都于东爪哇。此后陷于混乱,最终被三佛齐攻灭。
  • 公孙瓒公孙瓒(?-199年),字伯圭(出《刘宽碑阴》名字取自圭瓒一词,文史多作伯珪,当取碑),东汉末期人物,幽州辽西令支人,曾任中郎将,封都亭侯,幽州刺史。曾与刘备和刘德然共同师事于卢植。镇守辽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