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萨战役

✍ dations ◷ 2025-06-28 23:56:11 #雅克萨战役
雅克萨战役,是17世纪中后期清朝和俄国之间因边境冲突而爆发的一场战争,俄方及西方称之为俄清边境冲突(俄文:Русско-цинский пограничный конфликт, 1652—1689)。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俄国向西伯利亚扩张,并且进军黑龙江流域,几次被清军击败,然而满洲地区人烟稀少,一旦清军回撤,俄人又再卷土重来,在黑龙江流域建城尼布楚(现俄罗斯联邦涅尔琴斯克)和雅克萨(现俄罗斯联邦阿尔巴津)。康熙年间还在不断侵扰黑龙江流域,并且鼓动当地约干索伦部酋长叛附,康熙帝震怒。几次交涉未果后,康熙帝于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派遣彭春率领清军3,000人围攻雅克萨,于5月25日发动总攻,又准备焚毁木城,俄军于是投降,雅克萨督军托尔布津在受降仪式上发誓不再返回雅克萨。清军把俘获的700余个俄国人遣送回国,另有40多人不愿回国,被编为康熙俄裔近卫军。清军回防后,托尔布津撕毁誓言,率领俄军在七,八月间分批重返雅克萨,并全力构筑城堡工事,做了长期固守的准备,此时距其投降不过两月有余。1686年夏,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领清军重新攻打雅克萨,城内有俄军826人及12门大炮。6月4日清军攻城未果,于是掘堑筑垒,围困雅克萨城长达10个月。城中俄军接近弹尽粮绝,除战死病死外仅剩下150余人。此时索菲亚派特使在 尼布楚和中国议和,康熙帝命令萨布素撤兵。1689年,中俄双方达成和议,签定中俄《尼布楚条约》,俄军撤出雅克萨,毁掉雅克萨城,划定中俄边界,整个外满洲(外东北)归中国所有。此前在1650年代,朝鲜两度支援清朝抗击俄国,朝鲜称之为罗禅征伐。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侯杨方指出,当时在尼布楚地区游牧的蒙古布里亚特部落并不属于清朝,清朝也从未对当地实行过有效统治,因而谈不上清朝割让了领土给俄罗斯,而且条约签订时,喀尔喀蒙古也不属于清朝。清史学者戴逸认为:“《尼布楚条约》保障了中国东北边境一百多年的安定和平,为清王朝后来平定西北、西南地区的叛乱提供了稳定富饶的大后方,对于清朝的发展和繁荣、康乾盛世局面的出现,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和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俄方认为,俄罗斯以失去大片领土的代价与清代中国达成了和解,由于签署了《尼布楚条约》,导致从来不属于中国的黑龙江左岸和额尔古纳河左岸大片俄罗斯的土地被划归中国。俄罗斯远东考察家涅维尔斯科伊认为,被迫签署《尼布楚条约》对俄国人而言是悲惨的结局。

相关

  • 龙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一十二个(十六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龙部归于十六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五划。龙部通常从左、上、下方为部
  • 霍夫曼的故事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是法国作曲家雅克·奥芬巴赫的最后一部歌剧,取材于德国浪漫派作家霍夫曼的小说,法语脚本由巴比埃和卡雷共同完成。1858年的《地狱中的奥尔
  • 潜内能潜内能是指系统要产生相变时的内能变化,会随系统的成分(纯物质或混合物),温度及压力,以及要产生的相变而不同。例如汽化热、熔化热、升华热等。潜内能一般会用单位质量或是单位莫
  • 碘离子碘化物指含有碘离子(I−)的化合物, 包括以碘化铯为例的离子化合物以及以四碘化碳为例的共价化合物。大多数离子性碘化物都是可溶于水的,除了黄色的碘化银和碘化铅。检验碘离子时
  • 多媒体机台互动式资讯服务站(英语:Interactive kiosk,简称:Kiosk)是一部电脑终端机,以特定规格的硬件与软件来制作,用来提供通讯、商业、娱乐或是教育的资讯与应用服务。早期的互动式资讯服务
  • 投票投票是决策的一种方法,典型的手法是群体经过讨论或辩论后,在特定纸张上标示出投票者的立场,然后投交大会作点算。除了投票,共识决策法和赌博也是决策的方法。民主国家里,选民在选
  • 波列在一维空间里,波列(wavetrain)是一种延伸与移动于空间的波动,在任意时刻,可以用周期函数来描述。谐波是用调和函数来描述的无限延伸波列。普通光源是由很多微小的原子组成,这些原
  • 基奇纳基奇纳(英语:Kitchener,发音为/ˈkɪtʃɨnər/)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一座城市,为滑铁卢区的行政中心,与邻近的滑铁卢市合称“基奇纳-滑铁卢”(Kitchener-Waterloo,简称“K-W”),而两者
  • 海蛇科海蛇亚科(学名:Hydrophiinae)包括所有终生生活于海水中的蛇,属于蛇亚目,由远古眼镜蛇进化而来,本科有15属、约50种。在新的分类法中,海蛇亚科被归类于眼镜蛇科之下。海蛇亚科下的蛇
  • 三氧化二氢过三氧化氢也称为“三氧化氢”或“三氧化二氢”,其化学式为“H2O3”或“HOOOH”,是氢元素的氧化物。他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会分解为水和单线态氧:上述反应的逆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