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学

✍ dations ◷ 2025-08-28 20:15:23 #香学
香学是指用香、品香文化的各类学术研究。香能提升生活情趣、纾解生活压力、创造想像空间与健康疗效。中国用香自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出现在各文明祭典之中,从夏商周三代开始演进为贵族生活中之熏香文化,再经汉魏六朝、隋唐的焚香,变化为宋、元、明、清文人商贾雅集的休闲品香文化和现代的熏香。此一发展,不但与社会文明、时尚、宗教思想有关,也与香料种类和使用方法相关连。中国的用香文化从汉以前《周礼》中的汤沐香、礼仪用香,到汉魏六朝的“博山式”熏香。隋唐五代因东西文明的融合,用香方法更多样化。如熏香、烤香、焚香,或将香料制成线香、印篆香、和香(合香)让人易于使用。同时用香的器用、材质也更多样化,香工具、香炉、香笼、香盒也逐步发展完成。此外,金、银、铜、青瓷、白瓷、唐三彩等等,各种材质和款式的炉具,也在唐代时都已发展齐备。品香到了宋朝,就如同宋人吴自牧所书《梦梁录》中所称,举办香席已与点茶、插花、鉴古成为休闲养生之精致生活中的必备条件。无论好友相聚雅集、家居休闲、习道修佛都会来上一炉好香,与好朋友分享,发展出香席文化。在家中筑香室邀好友品香,在明代更成为一种时尚与品味,在中国的诗词字画中留下许多。虽然在明代时文人普遍在家里建静室举办香席招待客人一起品香习静,但于清朝时,西方文明慢慢成为主流时尚,中国传统文化开始起了转变,而传统香席活动也就逐渐没落了。香席文化在中国唐宋时期随同佛教、斗茶、插花、弈棋、书法等其它中华文化传入日本、跟着日本皇室及贵族留存下来而发展为日本香道。古埃及皇室会以香来供养神明。举办香席活动香风尚流行至清中期,但因战乱、社会动荡、西化风气而中断了将近两百多年。点茶、插花跟鉴古近几十年来也因社会安定、经济繁荣而复苏,但香席活动任受限与环境、工具和原料。现在虽有进口香水、香精和香料,而社会上也使用一些西方的熏香,但和中国传统的品香文化尚有很大的差距。现在因为社会及科技的进步、资讯及文化的交流、已逐渐带起对香学的兴趣也希望能重新推广中国传统香席活动。如《周礼》中的汤沐香、礼仪用香、宋人吴自牧所书《梦梁录》、陈敬《香谱》、丁谓《天香传》、北宋耀州窑炉形器、宣德炉、明朝收藏家周嘉胄所书《香乘》等。台湾

相关

  • 肾脏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肾脏科是内科学的一个分枝,主要处理的
  • B35–B49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条约为了约束使用、发展、持有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世界各国已制订了各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条约及协定。条约规范了:
  • 雷焦卡拉布里亚雷焦卡拉布里亚(意大利语:Reggio Calabria)位于意大利南部墨西拿海峡沿岸,是卡拉布里亚大区最大城市和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也是雷焦卡拉布里亚省的首府,人口190,127(2005年)。雷焦卡拉
  • 现象论现象主义(Phenomenalism ),认为物理对象无法被证明是自在存在的,而只能作为出现在时空中的感知现象或感觉刺激(如红色性、硬度、柔软度、甜味度等)而存在。特别是某些形式的现象主
  • 蕾特氏症蕾特氏症(瑞特氏症候群、Rett Syndrome、RTT),是一种X染色体性联显性遗传疾病,突变点位于MeCP2基因上,属于罕见神经疾病,发病率约为1/12,000~1/15,000,而且临床表征缺乏特殊性,因此诊
  • 林业林业是对树木和森林(包括竹林)进行经营、管理,对与其相关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管理的行业和科学。它有利于维护和改善地球的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能提高人类和
  • 罗伯茨理查德·罗伯茨爵士(英语:Sir Richard John Roberts,1943年9月6日-),出生在德比,是一名英格兰生物化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1993年,他夺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现任新英格兰生物实
  • 末日幻想末日小说(英语:apocalyptic fiction)是科学幻想中幻想由于核战争、瘟疫、丧尸、外星生命入侵、撞击事件、人工智能叛变、技术奇异点、种族退化、超自然现象、末世论、地球的未
  • 沙勒姆·亚拉克姆沙勒姆·亚拉克姆(意第绪语:שלום־עליכם‎, 俄语和乌克兰语:Шолом-Алейхем,1859年3月2日-1916年5月13日),又译肖洛姆-阿莱汉姆,原名Solomon Naumovich Rabino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