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

✍ dations ◷ 2025-09-13 06:30:07 #1983年美国,1983年电子游戏界

1983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英语:Video game crash of 1983)是美国电子游戏历史在1983年至1984年间的市场萧条。此次大萧条终结第二世代的电视游戏市场,使部分北美地区开发电视游戏的公司被迫宣告破产,对美国和加拿大的游戏市场影响深远。

这次崩盘造成的影响长达3年,北美游戏业市场严重萎缩,行业营收由1983年的32亿美元降至1985年的1亿美元,跌幅高达97%。期间北美游戏业市场并没有任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游戏面世。最后在1985年底,任天堂公司以它的“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NES)打破僵局,并在1987年重新激活家用游戏机市场。

本次萧条与当时游戏业龙头雅达利有限公司(Atari, Inc.)混乱的经营策略有密切关系,因此也以雅达利震荡(Atari shock)之别名为人所知。

普遍认为造成此萧条的原因有: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个人电脑还只能在专业电脑商店买到,同时价格也高达一千美元。这时出现一些可以直接连接在电视上的廉价电脑,并支持图形和声音。

David H. Ahl,一个早期从事计算机书籍的新闻编辑,在1984年报导这样的一个情况:市场竞争转向恶性的价格竞争。

1982年春天,当Commodore将VIC-20的价格调低到199美元以及将Commodore 64的价格调低到499美元时。 TI 99/4A的售价为349美元,16KAtari 400的售价为349美元,Radio Shack Color Computer的定价为379美元。

随着家用电脑的可用内存越来越多,以及图形和声音表现能力的增强,这些早期的家用计算机不但可以胜任文字处理以及家庭帐目清算等工作,还能玩到移植游戏机平台上的游戏。软盘和磁带等新的媒体装载工具取代ROM芯片的独大地位之后,游戏复制到计算机也变得较以往容易。

Commodore明确把竞争目标瞄准电子游戏机,除了Commodore 64的价格优惠,他们还建议大学生购买既可以帮助学习又可以娱乐的计算机。雅达利和美泰(Mattel)的研究报告显示出Commodore这些电视广告严重冲击他们的游戏机销量。

不像其他计算机制造商,Commodore同时也将机器卖给电视游戏机的销售渠道:廉价商店,百货商店以及玩具店。Commodore的垂直统一管理允许它进行一系列的掠夺性价格;利润比德州仪器,Coleco,或 Atari要高的多,作为Commodore的子公司MOS科技有限公司事实上制作许多的芯片给Atari采用。(尤其是6502 CPU)这种情况类似70年代初期计算机市场上发生的尴尬情况:一些计算机生产公司发现自己购买的计算机芯片是从德州仪器生产的,而且今后必须要与德州仪器的计算机竞争。

当时的电子游戏销售方式类似于玩具,通常电子游戏由游戏制作商委托的公司或商店售卖。如果一款产品销量不好,这个委托商就会将这款游戏返还给制作商,再索取一个新游戏销售,如此循环直至游戏卖出。这种销售模式——一些人坚持认为——是这次崩盘的主要原因。

讽刺的是,引起这次灾难的风波却是因为动视(Activision)这家公司制作出的高质量游戏:动视这家公司是由4名离开雅达利的游戏设计师成立的(他们是大卫·克雷恩(David Crane)、拉里·卡普兰(Larry Kaplan)、阿兰·米勒(Alan Miller)和鲍勃·怀特海德(Bob Whitehead)。),当时因为雅达利并不允许在竞争中贷款,也不愿意考虑销量给予员工版税分成。当时,雅达利为华纳通信所拥有。游戏开发者们参考华纳的其他部门,认为自己跟华纳旗下的音乐家,导演以及演员一样应该有分享版税的权利。雅达利很快就起诉企图阻止动视的产品销售,但从未成功申请到禁制令,终审判决在1982年发下。

这场官司使第三方开发的游戏合法化,甚至连桂格燕麦这些生产食物的公司也创建电视游戏开发部,希望可以打动华尔街和客户。当时促使各游戏公司互相挖角游戏工程师,甚至使用反向工程来研究如何制作游戏机和游戏程序。雅达利当时雇用几个Intellivision的工程师,很快美泰公司就认为此举有可能导致公司的商业机密被这几位旧员工泄露而将雅达利告上法庭。

不像微软、任天堂、索尼这些1990年代以后称霸业界的公司,当时的硬件制作商并不拥有基于其硬件开发的游戏的高级控制权。同时硬件制作商也没有方法去确定软体开发商所制作的软体是否会超负荷运作。动视,雅达利和美泰都拥有有经验的程序开发员。但大量新公司并不具备有经验的程序开发员去开发高质游戏。如(追击马车),(射击飞碟),(失踪行李),这些2线产品被予以厚望,但是最终当游戏上市后,极其低质的游戏显然没有达到人们原来的期望。

一些悠久的游戏制作公司在这次崩盘也扮演一个角色。例如雅达利以洪水般势头发布它的游戏E.T.的广告;首批的游戏就制作数以百万份。但这个游戏实际上只用6周就完成开发。劣质的游戏无可避免地带来难看的销量,留给雅达利只有卖不出的产品。游戏质量的低劣迅速在人群中传开,新闻介质同时也在以“电子游戏业第一个大失败”等标题报道这件事情。

许多劣质游戏在1982年充斥整个北美零售渠道。在美泰公司内部,一名Intellivision销售运行委员曾经试图解释:“本来2年才卖得完的游戏硬生生被塞进1年内发售完毕,却没有任何机制去重新平衡市场”商店试图退掉卖不出的旧货,然而发行商却没有再返还新产品或现金去补偿经销商的损失。像和,像桂格燕麦这些非游戏专业的公司开始接连出局。

1982年圣诞节后,销售商再也无法将卖不出的游戏退回给软件生产商,玩具店只好打折出售。其中甚至有一家玩具店在售卖一份在1982年值34.95美元的游戏(算入通货膨胀,在2005年大概等于71美元),打折到只卖4.95美元。

结果是造成一个巨大产业的萧条。游戏机制造商美泰,Magnavox,以及Coleco都放弃电子游戏开发事业。Imagic 在股票发行前取消首次公开募股,之后股价暴跌。当时的第三大游戏机生产商Activision过了几年才完全倒下。大多数为Atari 2600开发游戏的工作室也相继关闭。

有些游戏爱好者认为1983年是街机发展的颠峰,大量的游戏机分布在餐馆,百货商店,以及游戏机室。这一年还是龙穴历险记的巨大胜利。它是第一个激光光盘电子游戏,兼有全动态影像。但街机游戏遇上游戏业的萧条,营业额也骤然降低。

在游戏业全面萧条的同时,家用电脑也正在打一场价格战。如同David Ahl所述:

1983年1月,Jack Tramiel,Commodore的总裁,将Vic的价格降到139美元以及C64降到400美元。德州仪器在一周后才进行反击:将99/4A价格下调到149美元。Tramiel继而甚至将Vic定价低于100美元,强迫德州仪器 …… 在6月宣布进一步裁减99/4.A 的价格到100美元 …… 在1983年6月10日,德州仪器宣布这次造成公司历史上最大的损失,以及3个月后宣布退出个人电脑竞争市场。Tramiel,依然想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继续将C64价格下调到200美元……

跟德州仪器一样,受打击的还有Coleco Adam,Timex-Sinclair,以及其他较小型的公司。雅达利有限公司因此近乎破产,在1984年被总公司华纳通信(现为华纳媒体一部分)卖出。讽刺的是,收购者为Commodore的董事长,Jack Tramiel。

这次冲击给业界带来两个深远的影响:

任天堂以限制第三方开发商每年只能开发5款游戏,最终保留自身占NES开发的最大份收益。权利金制度同时要求所有卡带游戏都产自任天堂,并且在制造前缴纳权利金予任天堂。如果卖不出,卡带不能退回给任天堂,这样就加大当时的游戏制作商的制作风险。任天堂此举意在提高游戏质量以及增加自身收入,并由此创建任天堂金条承认制度。

这种制度使得任天堂同时也成功地控制游戏内容,有效防止暴力,色情,赌博等信息出现在游戏中,赢得家长的欢迎。

一些顶住萧条的游戏开发者开始往PC平台发展。如美商艺电。成立于1982年,1983年开始发行游戏的EA避开崩盘造成的冲击,因为一开始EA的目标就定位在为电脑开发游戏。

而美国自己的家用游戏机市场直到2001年微软创立XBOX之后才开始复苏。

相关

  •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生命变化的程度。这可以是指在一个区域、生物群丛或行星范围之内的基因变化、物种变化或生态系统变化。陆地生物多样性在靠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往往
  • 黄仲崑黄仲崑(1958年11月28日-),台湾男艺人,早期为男歌手,现今在戏剧上发展。他在1984年与杨林合唱陈彼得作词作曲的《故事的真相》,1994年凭一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红透歌坛。演出过多
  • 帕拉纳克市帕拉纳克市(菲律宾语:Lungsod ng Parañaque),是马尼拉大都会内的城市,建城于1572年,初以捕渔、制盐、耕田、制鞋等为业;今有居民552,660人(2007年人口调查)。坐标:14°28′N 121°1′
  • 兰考泡桐兰考泡桐(学名:)是玄参科泡桐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山东、河南、河北、江苏、陕西、山西、安徽、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8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野生,目前尚未由
  • 掌叶花烛鹅掌花烛(学名:)为天南星科花烛属下的一个品种。鹅掌花烛原产地为墨西哥南部的维拉克鲁兹(Veracruz)、恰帕斯(Chiapas)、 巴斯科(Tabasco)等州,分布于海平面到海拔近800米处。鹅
  • 崔国权崔国权(1929年-2010年7月9日),男,陕西米脂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 吴震修吴震修(1883年-1966年12月31日),名荣鬯,字震修,以字行,江苏无锡人,中国银行家,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创建人之一,京剧剧作家。吴震修生于清朝光绪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883年)。幼入私塾,后入
  • 蒋珍德蒋珍德(1520年-1599年),一名臻德,字至善,四川重庆府巴县人,明朝佛教净土宗居士,举人出身,曾为县丞。长沙知府蒋弘德从弟。早年为游侠,喜饮酒、赌博、击剑,流连北里,作妙对。三十岁才认真
  •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简称南开大学国经所,1987年11月9日正式成立,位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是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的专注研究国际经济理论与政策的研究机构。南开大学国经所内
  • 赵润生赵润生(1850年-1905年),号柳溪,广西桂林府全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光绪五年,中举;光绪十八年,升贡士;光绪二十年,登进士。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