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 dations ◷ 2025-11-28 14:32:32 #冷战,美国条约,苏联条约,裁军条约,美苏关系,美国历史 (1964年-1980年),美国历史 (1945年-1964年),美国核子武器计划,苏联核子武器计划

限制战略武器谈判(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SALT)首度举行于1963年,谈判双方的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目的在于减少双方毁灭性核子武器。迄今近50年以来,进行的相关协议有八种以上。除此条约,1980年代之前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多集中于美苏之核武存量,因此此类限武谈判都集中于美、苏两国,如何避免核灾难成了美苏两国的共识,也成为双方谈判的主要动因,而此谈判即使于苏联解体及冷战结束后,迄今仍然持续。

第一轮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SALT I),始于1969年11月17日迄1972年5月,历经2年半谈判,在1972年5月26日的莫斯科,美国总统尼克森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共同签订《反弹道导弹条约》。SALT I 增进美苏友善互信,对世界深具正面影响。同时签订为期5年的《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

第二轮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SALT II),始于1977年迄1979年5月,也历经2年左右谈判协商,1979年6月18日在维也纳,美国总统卡特与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签订《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亦称《第二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作为条约的补充文件,双方还签署了《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议定书》、《关于今后限制战略武器谈判的原则和基本指导方针的联合声明》、《关于美苏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商定的声明和共同谅解》,以及苏方提出的《苏联关于‘逆火’式轰炸机的声明》。条约由序言和19条正文组成。

SALT II 是第一个真正规定裁减美苏双方核武的条约,可惜因为美苏双方国内反对舆论甚大,美国国会迟于批准。但美苏两国政府都表示将遵从这一条约。SALT II签订后6个月,苏联入侵阿富汗,苏联驻军古巴也曝了光,更延宕SALT II的批准生效。1986年,美国雷根政府指控苏联违约,退出合约。

1980年代末迄1990年代初,苏联等共产政权解体前后,为避免世界局势动荡触发核战,美苏重新思考友善合作的可能性,1991年7月31日,美国总统老布希和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签订“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Ⅰ)。五个月后苏联解体,前苏联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克兰和美国依然信守 START Ⅰ。该条约于2009年12月5日完成阶段任务,到期失效。

1993年1月3日,美国总统老布希和俄罗斯总统叶尔钦签订“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II),可惜双方国会依然迟于批准。基于多种原因,2002年6月14日,美国退出反弹道导弹条约,翌日俄方也扬弃START II。该条约功败垂成,所以START II之外,美俄也持续尝试建立其他裁军协议,如下。

1997年继续展开谈判“第三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START Ⅲ),预定将两国拥有的核子弹头进一步削减到2000至2500枚之间,不过谈判夜长梦多。

2002年5月24日在莫斯科,美国总统小布希和俄罗斯总统普丁签订战略攻击武器裁减条约(Strategic Offensive Reductions, SORT),并过得双方国会批准生效。该条约有效期限至2012年12月31日。

2010年4月8日,美俄成功改签“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该条约规定,美俄需将核子弹头数量各限制在1,550枚以下,比2002年旧约的上限减少约30%;并将导弹发射架和轰炸机数量减少到800架,将导弹发射器裁减一半,并建立新的裁武监督机构。

相关

  • 原肠原肠(archenteron、digestive tube)是在囊胚时期经由原肠形成所完成。最后会形成动物的消化道。有些细胞向囊胚腔内折形成的过程称为内凹。这些细胞重新排列直到宽又浅的凹陷
  • 帕博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中文商品名为可瑞达、吉舒达)是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
  • Zr锆(原子量:91.224(2))共有39个同位素,其中有3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
  • 氧化磷酸化作用氧化磷酸化(英语: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缩写作 OXPHOS)是细胞的一种代谢途径,该过程在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内膜或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发生,使用其中的酶及氧化各类营养素所释放的
  • 新西兰骑士队新西兰骑士足球俱乐部(New Zealand Knights)是新西兰一支已解散的职业足球队。解散前球队曾于澳洲的现代甲级联赛中作赛;他们在联赛中的席位已被同样来自新西兰的惠灵顿凤凰队
  • 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英语:Argininosuccinate lyase,简称ASL),或称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是一种将精氨基琥珀酸分裂成精氨酸及延胡索酸的酶(EC4.3.2.1)。它负责尿素循环中的第4个步骤。
  • 王大成 (分子生物物理学家)王大成(1949年1月-),四川成都人,中国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生于四川成都。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系。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亚历山大·多·纳西门托亚历山大·多·纳西门托(葡萄牙语:Alexandre do Nascimento;1925年3月1日-)是天主教安哥拉籍司铎级枢机及罗安达总教区荣休总主教。亚历山大于1925年3月1日在葡属西非安哥拉北部
  • 戴国安戴国安(法语:Richard Descoings,1958年6月23日-2012年4月3日),法国著名学者,曾任巴黎政治大学校长以及国务委员会委员。2012年4月3日,他被发现全身赤裸陈尸于下榻的纽约市曼哈顿米开
  • 马克斯·贡特尔马克斯·贡特尔(德语:Max Günthör;1985年8月9日-)是一位德国排球运动员。他是德国国家排球队的一员,代表德国参加了2009年欧锦赛并获得了金牌,在2014年世锦赛获得铜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