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汉语中,辞书是字典、辞典、百科全书等的统称。传统的汉语辞书多达上百种,其中最早的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汉朝。在所有语言中,汉语辞书学的历史是最悠久的。
古汉语中,字和词没有明显的区分。“字书”既解单字亦释复词,是古代解说文字形音义的著作泛称,在南北朝已经通用。“字典”作为解释文字书籍的名称是自《康熙字典》开始,清人所说字典专指这一部书。
到了近代,“词典”(辞典)的名称产生,字典和词典才相对有了界分。但一般所指字典包含词典,因为现在的字典多兼收语词,词典皆以单字为字头,字与词始终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步入现代,“辞书”之称代替了“字书”,其范围不仅包括传统的字典、词典,也涵盖了专科词典及一般的百科全书。
春秋战国时,就有了编制识字课本一类的书籍。周宣王时代的《史籀篇》是史志著录的最早的一部识字课本,其中的籀文因于《说文解字》收录而流传至今;李斯的《苍颉篇》以仓颉的传说命名,用以规范秦篆的书写。他们都只是将字编成便于记诵的形式,没有任何注解。
清代《四库全书总目》将小学类分训诂、字书、韵书三种。
训诂学研究古汉语词义,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最先出现。《尔雅》是古代第一部训诂词典,出现在战国末年到西汉初年,首创按文字内容性质分类解释词义的体例,这也是世界词典编纂史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词典。
以1915年的《中华大字典》、《辞源》两部为现代汉语辞书开端。
以梁实秋、林语堂为现代英汉/汉英辞书开端。
针对古代汉语释义的辞书。
针对方言释义的辞书。
收录成语、谚语、歇后语等惯用语的辞典。
对外来语词转变研究的词典。
对旧有汉文化的赋、诗、词、曲、歌、戏等进行白话文的释义。
提供给外语人士学习汉语的学习型汉英辞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