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再

✍ dations ◷ 2025-09-13 15:11:38 #1875年出生,1945年逝世,学甲人,台湾人物神

李大再(1875年8月2日-1945年2月6日)是台湾台南市学甲区人,为“北门地区”的大地主。他是学甲瓦寮聚落的建立者,死后被瓦寮聚落的人奉为神明,称为“李府元帅”,为永安宫的主神。他所拥有的农地据说有800到1千甲,甚至超过1千甲。

李大再是学甲下社仔李姓家族二房后裔。黄明雅根据李家神主牌,认为李大再的父母为“李是现”、“黄贱”,并有兄长“李吾赛”。

1900年左右,他向族人借钱在现今瓦寮一带买地,筑草寮在该处农耕。除了他自己,李大再也邀其弟(一说堂弟)“李约”、“李杭”以及友人“刘变”前来垦地。当时瓦寮一带为低漥地,李大在垦植有成之后,再用贩卖农作物的收入买下周边的地,逐渐成为小地主。之后他再招徕佃农,并提供土地供其筑草屋定居。而在重复这样的过程之后,李大再最后成为了大地主。他所拥有的土地以瓦寮为中心,东边到下营区大吉里“山寮仔”,西到学甲区新达里的“山寮”,东南到麻豆区真理大学,北到174县道。另外据说李大再在学甲大湾与佳里溪州等地也有大片土地。

李大再虽然将土地几乎都租放给佃农,但实际管理者仍是他,佃农们(大多定居在瓦寮)都遵从其指挥。为了发展其农业,他测量土地,之后开辟农路跟建沟渠。他所修筑的沟渠称为“大再沟”,在“四月早”农作期,他会在盐水“坔头港”修筑拦水坝,将急水溪的水引入大再沟。“大冬”农作期,因为设在“坔头港”的拦水坝会因台风豪雨被冲掉,便改从官田葫芦埤北边的“湖仔港”(大港)引水。此外为了管理产业,他还聘了相当多的员工来处理各项业务,以企业化的方式经营。日治末期肥料由有关当局配给,李大再会全部领回再分配给他底下的佃农。而为了管理广大的农地,他还建有很多管理处,总管理处即他在瓦寮的自宅,而在瓦寮东南方“九股寮”、东北方“倒疯仔”、西北方“十字”、西方“公塭寮”、南方“草坔埤仔”等处设有较大的管理处。

李大再常救济穷人,对于清苦的佃农也会减免其租,歉收时则会免租。此外他也热衷于宗教信仰,经常捐款给学甲慈济宫。李大再去世后,出殡当日据说刚好碰上美军空袭。而他原本葬在学甲第一公墓,1959年时迁葬到瓦寮北边的李家墓园。

后来李家的地在1953年“耕者有其田”政策下,大多放领给佃农。瓦寮居民房屋的建地有些也是在这时放领,或是在这之前向李家买下。而李家后裔在瓦寮一带据说还有十余甲的土地。

瓦寮聚落形成时,有佃农家中供奉一尊虎爷,后来又陆续有人雕刻池府王爷、观音佛祖、城隍爷供奉。这些神明原本是各个佃农家自己奉祀的,后来变成居民共同奉祀,以卜炉主的方式供在炉主家中。1974年瓦寮兴建社区活动中心,该活动中心同时也兼神明公厝。而据说在选址“观四轿”时,有一“李府元帅”降驾,众人原本以为是南鲲鯓代天府的李府千岁,后来才得知祂是李大再。但因“年格”未到,居民在公厝“永安宫”建好后并未雕李府元帅金身,而是安置一只黑令旗,与池府王爷、观音、城隍、虎爷同祀。

后来先后有三位地理师认为公厝地势太低对聚落不好,建议重建或垫高地基。于是居民在1987年在原址扩大重建,并建成正式庙宇。由于要择定镇殿主神,居民乃请学甲慈济宫保生大帝来做主,结果神明指示由李大再“李府元帅”为主神。当时有人认为以神格应由池王爷或观音镇殿,但保生大帝“表示”瓦寮聚落是李大再创建,而且众庄神也已开会一致推举李大再为主神,故最后永安宫主神仍是李府元帅。

另外在林彩玉(李大再孙子李愈哲的妻子)于李大再瓦厝设置的“法明圣殿”中,李大再则被奉为“西方护法无意施菩萨”。

李大再有两名妻子,大妻子叫洪姜,二妻子叫蔡挽。洪姜有生女儿,但未生儿子,所以领养一男命名“李甲乙”,为李大再的“长子”。蔡挽则先生一女,再生两子(李耀干、李耀星),最后再生一女。李甲乙自李大再分得上百甲土地,而李大再去世后,其土地大多由李耀干管理。

李耀干(1912年─1950年)娶“林英”(1915年─1995年)为妻,生有五子,分别是愈哲、愈聪、愈彦、愈汉、愈明。二二八事件时被认为有资助“叛乱份子”而遭波及,事件平息后才重回原本生活,但不久因肝癌去世。李耀干曾在自宅旁边建有碾米厂,将辗成的糙米转卖给台湾省粮食局。后来又打算设立番薯粉工厂,但据说因为政府怕他将来会买走附近所有番薯垄断市场,所以不让他动工,导致买设备的投资全泡了汤。李耀干也曾打算建农业学校,但也未成。

李耀星是企业家,曾在台南开设罐头工厂,日后也到澎湖、宜兰设厂。他有两个儿子分别名叫奕世、奕民,长子奕世为国泰蔡家的女婿。

相关

  • 头部外伤头部受伤是指头部的创伤。这可能包含或不包含对大脑的伤害。不过,术语创伤性脑损伤与头部受伤在医学文献中通常是可以互换使用的。头部受伤的发生率(新发病例数)是每年每10万个
  • 磷酸单酯水解酶类磷酸单酯水解酶(英语:Phosphoric monoester hydrolases或 phosphomonoesterases)是一种催化O-P键水解的酶,利用半胱氨酸残基或金属离子攻击磷原子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这类酶的E
  • 榆属榆树,是榆科下榆属植物的统称,主要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生长。一般高约25米,树皮粗糙。具高度实用、药用及食用价值。榆树的叶呈椭圆形或椭圆状波针形,叶长2-8厘米、宽1.5-2.5厘米
  • 劳伦斯·雷席格劳伦斯·莱斯格(Lawrence Lessig,1961年6月3日-)昵称赖瑞(Larry),是一位美国学者暨学术与政治的行动主义者,以提倡减少版权、商标、射频频谱上,特别是在科技应用方面的法律限制而出名
  • 陈云飞 (民运人物)​​陈云飞,四川维权人士,9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是八九民运参与者。2007年六四18周年当天,因在《成都晚报》上刊登“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的广告遭到当局的打压,被警
  • 扎肉扎肉可以指:
  • 阮春莹阮春莹(越南语:Nguyễn Xuân Oánh;1921年-2003年8月29日)是越南政治人物、经济学家。就读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系,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回国
  • 陈仲民陈仲民爵士、大酋长,GCL,GCMG,KBE(英文:Sir Julius Chan(朱利叶斯·陈),1939年8月29日-),原籍中国广东台山,巴布亚新几内亚前总理 (1980-1982年,1994-1997年),2007年当选巴布亚新几内亚国会
  • 吴伯禄吴伯禄(Bishop Augustin Olbert, S.V.D.,1895年11月16日-1964年11月18日),罗马天主教主教,圣言会会士。1895年11月16日,吴伯禄出生于德国多森海姆(Dossenheim)。1926年(30岁)毕业于奥地
  • 刘敏 (明朝)刘敏(?-1409年),肃宁(今属河北省沧州市)人。明朝初期官员。洪武三年(1370年),因孝廉而被推荐为中书省吏,其性情廉洁,瓷瓦器等赠与都不予接受。之后担任楚相府录事,当时中书以没官家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