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舍佛(梵语:Tiṣya Buddha;巴利语:Tissa Buddha),名号“Tiṣya”为星宿名,也译作底沙、提沙、帝须、帝沙、底砂等,可表示“圆满”、“明”;是佛陀名号,此名号既有过去古佛同名者,也有贤劫未来佛同名者。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中,列出过去二十五佛,原始七佛往前的佛陀为弗沙佛、提舍佛等。
在《佛种姓经》中,提舍佛的出生地是太平王城(巴利语:Khema-nāgara),父王是阇那珊都(Janasando),母后是莲花(Paduma),出家后在頞珊那(assana)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提舍佛为过去佛,在多部经典中有记载。
《大悲经》中记载,提舍佛和弗沙佛同为原始七佛之前的古佛,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时曾以赤旃檀末涂散彼佛。《华严经·昇须弥顶品》中也提到提舍佛和弗沙佛是位于毗婆 尸佛之前的古佛。
汉传佛教有观点认为帝沙星(提舍星)即弗沙星(Puṣya),提舍佛也就是弗沙佛的异名。故弗沙佛世时发生的“释迦菩萨七日七夜偈赞佛”之事亦即在提舍佛世之时。但若如此,《大悲经》中记载“七日七夜目不暂瞬,以无量偈赞彼世尊”为弗沙佛,此前也就不必别立帝沙佛。
《华严经》中提到,贤劫千佛中,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后的第六尊、第七尊为提舍如来、弗沙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