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3T3细胞
✍ dations ◷ 2025-05-17 15:13:37 #3T3细胞
NIH 3T3,亦称3T3,是一个由纽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乔治·托达洛(George Todaro)以及哈沃德·格林(Howard Green)两名研究人员于1962年构建的永生化细胞系。NIH 3T3细胞的来源是NIH瑞士小鼠(NIH Swiss mice)的胚胎成纤维细胞。其名称中的3T3指该细胞在建系过程中每3天传代(transfer)一次,每次接种3 x 105个细胞。在传代20-30次后,两名成功人员成功建立了今天的NIH 3T3细胞系。3T3细胞由纽约大学医学院病理学系的两名学者乔治·托达洛(George Todaro)以及哈沃德·格林(Howard Green)于1962年构建。该细胞的来源是NIH瑞士小鼠(NIH Swiss mice)的胚胎成纤维细胞。他们构建细胞系时,在原代培养后,每3天传代(transfer)一次,并以3 x 105个细胞每20cm2的密度将细胞铺到新的组织培养皿中。在传代20-30次后,他们发现一部分成纤维细胞的生长速度开始加快,随后,即使再经过多次传代,这些细胞还是能继续生长分裂(即这些细胞已经跨越了海弗里克极限,进入了永生化状态)。他们在1963年报告了这一成果。随后,该细胞的名称前面加上了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名字,称为NIH 3T3。NIH 3T3细胞通常于添加10%胎牛血清(FBS)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根据情况可以向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预防细菌污染。该细胞的细胞周期大约为18小时。传代时使用胰蛋白酶消化即可。NIH细胞为贴壁生长,有接触抑制现象。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培养皿的NIH细胞呈梭形。NIH 3T3细胞的转染效率较高,细胞生物学研究者常常将其选作研究模型。对NIH 3T3的基因组分析表明,NIH 3T3细胞为非整倍体,研究表明,NIH 3T3细胞的染色体数范围大致在52条到82条之间,大部分(超过70%)NIH 3T3细胞中含有70到78条染色体(正常二倍体小鼠的染色体数为40) 。
相关
- 库蚊库蚊(Culex), 别称库蚊, 是蚊科的一个属,种类包括了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致倦库蚊(Culex quinquefasciatus) 、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三斑库蚊、环状库蚊
- 开颅手术开颅手术,亦称穿颅术,是颅骨外科手术的一种,指通过机械设备打开患者颅骨,从而进行一些非常规治疗,由于开颅手术的高风险性,例如医生的失误操作导致患者脑损伤,这个手术本身也备受争
- 钱百敦钱百敦(英语:Britton Chance,1913年7月24日-2010年11月16日),本名布立顿·强斯,美国科学家,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物理化学与辐射物理学荣休教授,埃尔德里奇·里夫斯·约翰逊(Eldridge
- 复数N ⊆ Z ⊆ Q ⊆ R ⊆
- 保罗·狄拉克保罗·阿德里安·莫里斯·狄拉克,OM,FRS(英语:Paul Adrien Maurice Dirac,1902年8月8日-1984年10月20日),又译狄喇克,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奠基者之一,曾经主持剑桥大学的卢卡斯
- 木犀榄属Enaimon Raf.木犀榄属(学名:Olea)是唇形目木犀科下的一个属,包含约40种植物,原产于暖温带和南欧、非洲、南亚、澳大拉西亚的热带地区。木犀榄属植物均为常绿乔木和灌木;叶较小,对生
- Vitamin D维他命D也称抗佝偻病维他命,是一类脂溶性维他命,属类固醇化合物。在人类所需的维他命中,维他命D非常特殊,是一种激素的前体,而且人一天只要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人体自身即可合成足
- 提乌德里克一世提乌德里克一世(法语:Thierry Ier,485年-534年),511年11月27日—534年在位为梅斯国王。他是克洛维一世的长子,在511年克洛维去世后,克洛维的领地被分给了他和他的三个兄弟。其中希尔
- 双重子态双重子态(Dibaryon)是一种假想粒子,属于奇异介子中的六夸克态,它们有六颗价夸克,而一般的重子则只有三颗夸克。它被预测为较稳定的粒子。当中H双重子早于1977年时已被提出,它具有
- 海狮科海狮科(拉丁语学名:Otariidae)是食肉目动物中的一个科,是长有外耳的鳍足动物,总共有14种。而那些长有内耳的鳍足动物则被称为真海豹,即海豹科(Phocidae)。海狮科包括体形比较大的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