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特文学

✍ dations ◷ 2025-02-23 14:14:52 #哥特文学
哥特小说(英语:Gothic fiction或Gothic horror),十八世纪开始的英语文学流派。一般认为哥特小说的滥觞是霍勒斯·渥波尔所写的《奥托兰多城堡》。哥特小说可以说是西方人恐怖电影的鼻祖,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今天习惯地将哥特式(Gothic)与黑暗、恐怖联系在一起。随着哥德与万圣节等的持续发展,现在显著的流行哥特小说元素包括恐怖的形象、吸血鬼、狼人、神秘、超自然力量、厄运、死亡、颓废、住着幽灵的闹鬼洋楼、癫狂、家族诅咒、猫、有意志的树等混合在一起。“哥特”被用于文学流派主要因为这种流派的主题探讨这种极端感情及一些黑色话题,并且哥特小说的背景通常是哥特式的:废弃的摇摇欲坠的城堡,修道院。他们关注哥特式的相关建筑、艺术、诗歌(见墓园诗人),甚至园艺。瓦尔波尔的小说产生于他对中世纪的迷恋。小说中再也不是他始称的伪造建筑而是真正的中世纪传奇故事。《奥托兰多城堡》起初名为传奇故事,有教养的阶层认为传奇故事是庸俗的文学样式,甚至因为其中迷信的元素而认为不适合儿童阅读,但华尔波尔更新了其中的元素,使中世纪的传奇故事有了新的形式。基本的情节是其它哥特小说中的必要元素,一个威胁性的秘密,一个古老的诅咒,以及无数的困扰:隐藏的走廊,经常昏倒的女主角。真正确立哥特式小说标准样式的是安·雷德克利夫(Ann Radcliffe)。安·雷德克利夫使挥之不去的哥特式恶人进入文学领域,这一角色后来发展成了拜伦式英雄。与华尔波尔的小说不同,她的小说是英国脍炙人口的畅销书。安·雷德克利夫掀起了一阵热潮,身后模仿者如云;她的影响在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也可见。书中一个人物由于阅读了哥特式小说,夜半微小的声音也带给她无限的恐惧。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是哥特式小说在其经典时代的巅峰。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这主要是由于廉价作者的过饱和(他们的作品后来以一便士恐怖形式的廉价恐怖小说形式存在)以及在世纪之交时像《僧侣(英语:The Monk)》这些暴露过份的性、暴力(至少在当时人们认为已接近色情文学)的作品的问世大大降低了哥特小说的地位。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掀起了维多利亚时代短篇鬼故事的热潮,并且使艾伦·坡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故事得以出现。狄更斯少年时代就阅读哥特式小说并将其中阴郁的气氛、戏剧的张力融入了他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变换到了他自己的时代。哥特小说的阴郁对崇尚哀悼仪式、铭记永生及长生不老的维多利亚时代人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它对文学有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到1880年,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复兴的时间到来了。这时期的作者有罗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亚瑟·玛臣及奥斯卡·王尔德,1897年哥特式最著名的恶人在布拉姆·斯托克的《德古拉》中诞生。虽然评论家用哥特来代称所有的相关流派,哥特式小说已开始认真考虑让位给现代恐怖小说。恐怖小说作家有些继承了哥特式的情感如安妮·莱斯(Anne Rice)有些如斯蒂芬·金则没有。哥特式也将自己的领域扩展到电影,音乐,甚至以互联网这一新形式为载体。

相关

  • 巴斯德研究所巴斯德研究院(法语:Institut Pasteur)总部位于巴黎,是法国的一个私立的非营利研究中心,致力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疾病和疫苗的相关研究,其创建者路易·巴斯德于1885年研发出第一剂
  • 湮灭湮灭(英语:annihilation)是指当物质和它的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完全的物质-能量转换,转为能量(如以光子的形式)的过程,又称互毁、相消、对消灭。其遵守爱因斯坦的质能关系式E=mc2。其
  • 梅尔文·卡尔文梅尔文·埃利斯·卡尔文(英语:Melvin Ellis Calvin,1911年4月8日-1997年1月8日),美国化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卡尔文出因与安德鲁·本
  • 4d1 5s22, 8, 18, 9, 2蒸气压第一:600 kJ·mol−1 第二:1180 kJ·mol−1 第三:1980 kJ·mol主条目:钇的同位素钇(英语:Yttrium)是化学元素,符号为Y,原子序为39,是银白色过渡金属,化
  • 稀有金属稀有元素是自然界中储量、分布稀少(一般地壳丰度为100ppm以下)且人类应用较少的元素总称。稀有元素常用来制造特种金属材料,如特种钢、合金等,在飞机、火箭、原子能等工业领域属
  • 增生 (地质学)增生在地质学中是指物质增加到板块或陆地的过程。这些物质可以是沉积物、火山弧、海山、海洋地壳或其他火成成分。增生楔(英语:accretionary wedge),也称增生柱(英语:accretion pr
  • 严可均严可均(1762年-1843年),字景文,号铁桥,浙江乌程(现浙江湖州)人,清代学者。嘉庆五年(1800年)以宛平籍举人,曾替姚文田、孙星衍校书,辑校《平津馆金石萃编》。道光二年(1822年)官建德县教谕,“
  • 微电极微电极(microelectrode)是一种非常小的电极,被使用在电生理学中来记录神经信号或是神经组织的电刺激(英语:Functional_electrical_stimulation)。起初是使用玻璃吸量管微电极,后来
  • 1341年
  • 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英语:Hamlet)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悲剧作品,是他最负盛名和被人引用最多的剧本。习惯上将本剧与《麦克白》、《李尔王》和《奥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