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蛾科

✍ dations ◷ 2025-11-14 11:04:02 #夜蛾科,鳞翅目

见内文

夜蛾科(学名:Noctuidae)是一科非常强壮的蛾,该科包括超过4,200属,35,000个物种,已知数量可能达到100,000种,是鳞翅目下最大的一科。

夜蛾科分布于全世界,其中欧洲约1450种。

前翅为土褐色,有些后翅颜色鲜艳。两性之间的差异通常很少。绝大多数夜蛾在夜间飞行,总是强烈地被光吸引。很多物种喜欢富含糖和花蜜的花朵。

一些物种被蝙蝠捕食。然而,许多夜蛾科物种耳朵里面有响应蝙蝠回声定位的小器官,使它们翅膀肌肉发生痉挛,能不稳定地快速移动,这有助于飞蛾在逃避蝙蝠。

夜蛾科的物种大致可以分为下列33个亚科:

相关

  • 法式咸派法式咸派(法语:quiche)又称洛林乡村咸派、洛林咸派或简译作蛋批,是以鸡蛋揉合牛奶或鲜奶油制成的糕点,为法国传统炉烤佳肴。它的派皮通常先经盲烤,再加入其他食材。熟煮的碎肉、蔬
  • 台湾人在越台湾人为在越南工作之台湾商业人士(简称:台商)及其家属所组成的团体。根据驻胡志明市中华民国对外贸易发展协会2002年的统计资料,在越南的台湾人有20,000人。
  • 营造亩营造亩为面积单位1营造亩=614.40平方米=6.1440公亩=0.06144公顷=0.000614平方公里=0.9216市亩=185.856日坪=6.19520日亩=0.06238台湾甲=0.15203英亩=0.15182美亩
  • 鸟颈类主龙鸟颈类主龙(Ornithodira)又称鸟颈总目,是一个庞大的主龙类演化支。鸟颈类主龙的特征是挺立的步态与S状曲线的脖子,所以命名为鸟颈类主龙。鸟颈类主龙包括两个主要的次演化支:恐龙
  • 均田制均田制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产生于北魏,北魏分裂出来的东魏西魏及继之后的北齐、北周以及隋唐都承袭了这一制度。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
  • 集会集会可以指
  • 鲻鱼鲻鱼,又称乌鱼、青头仔(幼鱼)、奇目仔(成鱼)、信鱼、正乌、九棍、乌头,为鲻属的一种鱼,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的咸淡水域中。本鱼体圆而长,头部略扁而尾部稍侧扁。成鱼之脂性
  • 舌根音舌根音是按发音部位分类的一类辅音。汉语中,“舌根音”往往指“舌面后音”(软腭音)。但在一般语音学家的术语里,“舌根”位于“舌面后部”的后下方,与“咽壁”等被动发音部位相对
  • 三氧化二钐三氧化二钐(化学式:Sm2O3 ),又称氧化钐(Ⅲ),是钐的氧化物。三氧化二钐可借由直接加热钐至150℃时制得:4 Sm + 3 O2 → 2 Sm2O3三氧化二钐也可借由加热碳酸钐、硝酸钐、草酸钐后制得
  • 瓜园则湾乡瓜园则湾乡是中国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下辖的一个乡。瓜园则湾乡下辖以下行政区:瓜园则湾村、吴家山村、火石沟村、西沟村、桑坪村、艾家畔村、草湾村、蒋兴庄村、陈家沟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