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藏书楼

✍ dations ◷ 2025-09-09 17:04:42 #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耶稣会中华省,徐家汇,上海的图书馆,原徐家汇上海天主教教务中心机构,上海近代建筑,上海图书馆,徐汇区建筑物,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楼(拉丁语:Bibliotheca Zi-ka-wei),又称天主教藏书楼、汇堂石室,是一座位于上海徐家汇的历史建筑,现在已被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其为天主教耶稣会在上海开办的一所图书馆,创建于1847年。目前共藏书56万余册,其中包括2,000多册1800年以前出版的珍贵西文古籍。

现存的徐家汇藏书楼包括两幢建筑:“南楼”又称“神父楼”始建于1867年,是原徐家汇耶稣会总院的一幢楼,为4层西式建筑;与之相连的另一幢2层西式建筑则是当时的藏书楼,现称“藏经楼”,也称“北楼”。1897年建成保留至今的这座2层藏书楼,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这是上海现代图书馆的雏形,1949年以前,这里在上海众多的图书馆中,以其丰富的中外藏书、设备和建筑占有突出地位。楼下是中文书库,仿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澜阁;二楼是西文书库,仿梵蒂冈藏书楼的风格。1955年以前,这里为神学院专用。1956年,藏书楼被政府征用,成为上海图书馆的一个部分,专门收藏1949年以前出版的外文书籍,其中包括前亚洲文会图书馆、尚贤堂藏书、海光西方思想图书馆、上海租界工部局公共图书馆以及西侨青年会等处的藏书和沪上各所大学院校图书馆转调此处的外文书。

藏书楼长期以来不对外开放,读者需凭单位介绍信才能进入查阅资料;因几十年来管理维护不善,曾出现地下室进水、地基下陷等严重建筑问题,1990年代徐家汇地区建设地铁站,市政府曾考虑拆除该楼,后经巴金等知名知识分子联名呼吁才得以保留,并进行大力修缮。现在藏书楼作为徐家汇源景区的一部分对所有公众开放,可在周一至周六的上午9点到11点和下午的14点到16点半进行参观,参观范围为建筑外观和1楼门厅。

坐标:31°11′31.5″N 121°26′15.4″E / 31.192083°N 121.437611°E / 31.192083; 121.437611

相关

  • 大稻埕戏苑台北市艺文推广处,是台北市政府文化局的附属机构。
  • 竹笋笋或竹笋是指幼竹茎秆的幼嫩生长部分。还没有完全从地底下长出来时,以及刚刚出土仍未木质化的部分可作为蔬菜食用。春季笋生长破土成为竹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竹笋实际可采集的
  • 政治议程政治议程是以企图影响当下及近期内将会出现的政治新闻或政治讨论为目的,而由政府行政机构或内阁制定的一系列事项及政策。政治议程是由政府制定,但亦会受到党内基层活跃分子通
  • 潮汐发电潮汐发电是种水力发电的形式,利用潮汐水流的移动,或是潮汐海面的升降,自其中取得能量。虽然尚未被广泛使用,潮汐发电对于未来的电力供应有很好的潜力。此外它比风能、太阳能都更
  • 2011年屈塔希亚地震 除特别注明外,本文所有时间均以中时区时间(UTC±0)为准。5.8 Mw(USGS) 5.7 Mw(ERDTDMA)2011年屈塔希亚地震(土耳其语:Kütahya depremi)发生于2011年5月19日20时15分24秒左右,震中位
  • 锺杰臣锺杰臣(?-?),中国政治人物,中国致公党党员,曾任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他是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邓坚的表舅父。
  • 伊波利托·凯菲伊波利托·凯菲(1809年-1866年),19世纪初意大利艺术家,生于贝卢诺,后移居罗马。他擅长透视与罗马建筑类作画,其作品也多为以建筑物为主题的海景和城市景观画(英语:veduta)。
  • 蜡烛的历史蜡烛在历史上是由多个国家独立开发制作。蜡烛最早大约在5世纪的时候由罗马人以牛脂制成;中国最早的鲸脂证据可以追溯到秦朝;在印度,煮沸的肉桂被用于寺庙蜡烛。
  • 硒化镉硒化镉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dSe。它在高温下可以挥发,所以可以借此来提纯硒化镉。将硒溶于亚硫酸钠溶液,得到Na2SeSO3,加入至硝酸镉的碱性溶液(溶剂 水:乙二醇=1:4),回流后得
  • 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英语:-class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可用于两栖作战、反潜战支援或执行救灾任务的船坞登陆舰。首舰于1985年5月27日动工建造,1987年2月25日下水,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