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意见书

✍ dations ◷ 2025-08-23 22:53:27 #主要意见书

法律意见书

主要意见书(英语:Majority opinion),法律术语,源自英美习惯法。它是法律意见书的一种,当法庭中过半数的成员,同意某种法律意见时,所书写的法律文书,法庭将会根据此主要意见书来形成判决;这个主要意见书也会成为未来的判例。 但并不是每次的判决都会出现主要意见书,有时,法官把票投给主要判决(例如确认或推翻下级法院的判决),但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原因,而不同意同一套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数个协同意见书,而其中每个都不代表法庭多数成员的意见。因此,参加人数最多的协同意见被称作多数意见书。

通常,上诉法院(或受理机构)都配有奇数个法官以避免同票。有时当司法职位空缺或法官申请自我回避的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被同票所套牢,在这种情况下下级法院的判决将在没有解释的情况下,不被推翻。

使用普通法制度的国家中的主要意见书将成为判例法正文的一部分。

在某些法院,像是美国最高法院中,主要意见可能被以数字或字母分成几部分。这使得撰写“部分协同”意见或“部分不同”意见的法官可以容易地看出他们加入了那些主要意见,那些不加入。

美国和英国及其他使用普通法的国家在文体的方面上有着关键的差异。在美国,主要意见书上的上诉处分草案通常以现在式撰写,使得该处分本身就是一种行事性语句(英语:performative utterance)。这也就是说,美国法庭通常会说“我们承认(或推翻)下级法院的判决”或“下级法院的判决特此承认(或推翻)”。

在英国和其他普通法国家,主要意见书的处分将会以未来式作为措辞。例如,英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在主要意见的结尾时会说“我将驳回上诉”或“我将允许上诉”,而澳洲高等法院在主要意见书的结尾也会说“上诉应当被驳回”或“上诉应当被允许”。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美国法官将以国家主权(人民)的名义直接立即采取行动,但英国和其他普通法国家,法官只是代替真正的主权(女王),所以他们的意见必须是对主权“建议”的措辞。

美国的不同和协同意见有时会部分以未来式做为措辞,因为他们是对于实际上不会发生的假设情况所说,相对于主要意见是实际上的意见。然而,就算不同意见书也可能以现在式行事性语句结尾,通常会在字词上做变化如“我恭敬地提出异议(I respectfully dissent.)”。

相关

  • 志愿役志愿兵役制或称志愿役(又称为募兵制)是指符合条件之人民志愿投入军队,以军人作为职业。人民自愿加入军队的原因众多,可以是基于爱国、宗教意识或兴趣,如义勇兵;或是纯粹为报酬而参
  • 超级代表超级代表(英语:superdelegate)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术语,指在美国总统初选期间无需选举即自动当选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约占15%),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投票,无需理会初选时
  • 威尔与格蕾丝《威尔与格蕾丝》(Will & Grace)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根据《威廉·杜鲁门与格蕾丝·阿德勒之间的关系》改编,故事被设定发生在纽约市。该剧自1998年9月21日起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 ISO/IEC 8859-4ISO 8859-4,正式编号为ISO/IEC 8859-4:1998,又称Latin-4或“北欧语言”,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内ISO/IEC 8859的一个8位字符集。曾推出过 ISO 8859-4:1988 版。它设计来表示爱沙尼
  • 脉冲激光器激光器可以在连续或脉冲模式工作。当光脉冲的速率小于激光器的空腔寿命时,称作脉冲激光器。一些工作介质不能承受连续的泵浦,所以只能以脉冲方式工作。当激光器以脉冲方式工作
  • 权杖权杖是一种长型棍杖,可以是装饰性的或是宗教仪式的道具,是西方贵族或掌权者用来表示自身权力及地位的物品。时至今日,权杖亦不时会在巡行队伍或啦啦队中出现,但形式已大大不同。
  • 陈贞慧 (明末)陈贞慧(1604年-1656年),字定生,中国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散文家。长子陈维崧为清代文人,四子陈宗石为侯方域女婿。父陈于廷是东林党人。陈贞慧是复社成员,文章风采,著名于时,与冒襄、侯
  • 西尔维奥·罗德里格斯西尔维奥·罗德里格斯(西班牙语:Silvio Rodríguez Domínguez;1946年10月29日-)他是古巴歌手,吉他手和诗人,通过古巴革命而崛起,并且是古巴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1975年:天与花 (Día
  • 葛汝葆葛汝葆,甘肃省秦州直隶州人,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十六年(1890年),参加光绪庚寅科殿试,登进士三甲67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
  • 佐佐木祯子佐佐木祯子(1943年1月7日-1955年10月25日)是日本广岛市遭原爆时的被爆者之一,在广岛和平纪念公园里设有她的雕像原爆之子。除此之外,在美国西雅图的和平公园亦有她的铜像。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