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哲皇贵妃(1856年7月2日-1932年2月5日)宜拜系赫舍里氏。满洲正蓝旗人。广东雷州府知府崇龄之女,道光壬辰进士、原任陕甘总督、伊犁将军舒兴阿之孙女,杭州将军成明之曾孙女。同治帝之皇贵妃,自号懒梦山人。
咸丰六年六月初一日出生,本家在安定门板厂胡同,有一位亲妹妹是恭忠亲王奕䜣第二子贝勒载滢的夫人。家族在清初期被派往西安作为驻防八旗,直至她的祖父舒兴阿在道光朝考中文进士,被调进京城成为京旗,后来甚至担任伊犁将军、陕甘总督等职务。虽然她的家族属于刚跻身世家的新贵,但与高等宗室的联姻尤为密切。
同治十二年二月初三日,在外八旗选秀中被指定为瑜嫔,因有才干而深受慈禧太后喜爱。根据内务府档案的记载,“瑜”字的满文意思为“鲜亮的”或“有光彩的”。九月十三日卯刻,瑜嫔由神武门进宫,景仁宫进彩亭伺候丹陛乐,与珣嫔同居景仁宫;同年十月十九日,瑜嫔和珣嫔接册时,分别至钟粹宫、长春宫给东佛爷、西佛爷行礼。随后至养心殿给同治帝行礼,再到储秀宫、永和宫给皇后阿鲁特氏、慧妃富察氏行礼。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十五日,她为替病重的同治帝祈福而被晋封为瑜妃。
光绪十三年七月十七日 ,敬事房为传知寿头所瑜妃下官女子镶黄旗原苏拉锡泰之女大妞因病自尽将伊每日所食口分即日止退事。
光绪二十年正月初一日,慈禧皇太后因本年为自己六旬寿辰,以内庭妃嫔平日里侍奉自己十分谨慎为由,特颁谕内阁要晋封瑜妃为瑜贵妃。光绪二十一年五月初六日,瑜贵妃在寿西宫受册。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八国联军攻入京师;七月二十一日,慈禧皇太后携光绪帝、皇后和瑾妃等人逃离京城。此时,寿康宫一区还居住着咸丰帝的祺贵妃佟佳氏和吉妃王氏,以及同治帝的敦宜荣庆皇贵妃富察氏、瑜贵妃赫舍里氏、珣贵妃阿鲁特氏和瑨妃西林觉罗氏。慈禧皇太后西逃并没有带走她们。因此,瑜贵妃代替个性懦弱的敦宜荣庆皇贵妃总摄宫中事务和尽力稳定宫中人心,并且与在京大臣商议对策。联军统帅曾见过瑜贵妃并“犹致敬礼”。内务府大臣世续及平文廉进宫照料差务,并就当时的内廷用度情况询问总管太监时,发现居住在寿康宫一区的敦宜荣庆皇贵妃等主位日常所需的食物等物品,皆是由其本人使用分例银两差遣太监出宫购买。后来,光绪帝命人把敦宜荣庆皇贵妃等位的年例银皆减半发放,宫女的例银则照例发放。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新登极的宣统皇帝尊封她为瑜皇贵妃。公元1913年3月12日(农历二月初五日),清逊帝溥仪又尊封她为敬懿皇贵妃。
隆裕太后驾崩后,瑜皇贵妃便接着抚养年幼的溥仪,便曾借此谋求皇太后的名位。同治帝四位遗孀中,受慈禧太后钟爱的淑慎皇贵妃已于光绪三十年逝世,而健在的瑜、珣、瑨三妃中,性格强势的瑜皇贵妃为最年长者,因而三人中以瑜皇贵妃居主导地位,加之在隆裕太后死后是由瑜皇贵妃抚养年幼的溥仪,瑜皇贵妃因此曾企图以溥仪养母的身份谋求皇太后的名位,但因袁世凯的指令而没有如愿。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以大婚故,称为敬懿皇贵太妃。公元1924年11月21日,在溥仪被赶出皇宫后,瑜皇贵妃和瑨妃亦随之迁出。
公元1932年2月5日(阴历辛未年除夕)敬懿皇贵妃在原荣寿固伦公主府病死,享年七十七岁,同年2月23日举行奉移礼。场面空前隆重,也是出现在北京人面前的最后一次皇家葬礼,在北平街头大有万人空巷之势。一时车马塞途,路边摊贩一律停业。警察局、保安队、宪兵及卫戍部队都来参与维持秩序。葬礼过后,棺椁暂存柏林寺。满洲国朝廷谥为献哲皇贵妃。
公元1935年3月14日寅时,敬懿皇贵妃和敦惠皇贵妃起灵,入葬于河北遵化的双山峪惠陵妃园寝。
根据《清稗类钞》的记载,有一次后宫众人前往拜谒慈禧太后之陵时,礼毕后的瑜贵妃坚持不肯回宫,言称要跟随慈禧太后到地下。摄政王载沣便亲自前往迎驾,瑜妃称:“皇上(指溥仪)暨承德宗之统,亦兼祧穆宗,穆宗诸妃我为之长,何以隆裕称圣母,而我屈居于隆裕之下?”,二人僵持不下,珣妃和瑨妃亦在旁附和。摄政王载沣遂与庆王商定,将瑜妃晋封皇太妃。而且面对隆裕太后时不用再自称奴才,同时并增加瑜妃、珣妃及瑨妃等三人的月例银子。根据溥杰先生等旧宫廷人员的回忆,献哲皇贵妃有相当的知识,并且由其注重规矩和礼法,眼里不揉沙子,认为她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很像已故的孝钦显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