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齐王朝

✍ dations ◷ 2025-11-12 14:05:07 #亚齐王朝
亚齐苏丹国(Sultanate of Aceh)是16至17世纪在今天印尼苏门答腊亚齐的强权,首都哥打拉贾(Kutaraja,今日之班达亚齐)。亚齐人的族源为占族,在占城被越南灭亡后部分占族逃离到东南亚各地,亚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地点。亚齐苏丹国在其最盛之时,成为马来半岛上的柔佛苏丹国与葡属马六甲的强敌,三者间持续地抢夺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以及胡椒与锡的出口。除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外,亚齐苏丹国的宫廷也曾为伊斯兰学术与贸易的重要中心。1873年3月26日荷兰殖民政府与亚齐苏丹国宣战,至1904年亚齐全境为荷兰所控制,成为最后一个被打败的苏丹国。19世纪以来,英、荷殖民势力为控制马六甲海峡在亚齐角逐。1871年英、荷双方签约,荷兰承认英国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有平等贸易的权利,英国声明认可荷兰有权在苏门达腊“自由行动”。1873年3月,荷兰派战舰入侵亚齐,挑起亚齐战争。翌年1月,荷军占领首都大亚齐和王宫,亚齐苏丹马赫迈德·沙被迫撤往山区,不久病故。1874年初,荷兰宣布兼并亚齐。亚齐地方封建主拥立新的苏丹,领导亚齐人民继续开展抗荷斗争。1881年,荷兰殖民政府宣布亚齐战争已经结束,但实际上荷兰军队仅控制交通干线,亚齐战争处于相持阶段,荷兰殖民者已耗费上亿盾的军费。80年代后,亚齐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杜固·乌玛和杜固·蒂罗等,先后以保卫伊斯兰教,赶出入侵的异教徒为号召,领导亚齐人民掀起抗荷斗争的新高潮,发动大规模的抗荷“圣战”,采取游击战术,给荷兰殖民军以沉重打击。1894年后,荷兰殖民者在政治上拉拢世俗的封建王公贵族,宣布保留他们的继承权和原有称号,以孤立及打击伊斯兰教领袖。在军事上采取固守防线,调集重兵,全面讨伐,抗荷起义军的力量遭到很大削弱。1899年杜固·乌玛在战斗中牺牲,反抗斗争转入低潮。1903年,亚齐苏丹被捕,被迫接受荷兰的统治,一些抗荷首领也陆续投降,亚齐人民大规模的抗荷斗争停止,荷兰殖民政府再次宣布亚齐主权归属荷兰。1904年,亚齐人民抗荷游击战争再度兴起,分散的游击战争一直坚持到1912年。

相关

  • DNA单链DNA分子以两条反向平行的单链DNA通过碱基对之间的氢键相连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存在。单链DNA可以由DNA分子经过热处理或碱处理而产生的。单链DNA在分子流体力学性质、吸收光谱
  • 科比尔卡布莱恩·科比尔卡(英语:Brian Kobilka,1955年5月30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分子和细胞生理学教授和博士。他也是ConfometRx,一家专注于G-蛋白偶联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共同创办人
  •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简称西共体;Economic Community of West African States,缩写:ECOWAS;Communauté économique des États de l'Afrique de l'Ouest,缩写:CEDEAO)是西非的一个
  • 阿蒙霍特普四世阿蒙霍特普四世(按不同的时间体系估计,去世于前1351年-前1334年之间),后改名埃赫那吞(Akhenaten,亦译做埃赫那顿),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蒙霍特普四世是第十八王朝全盛时期的法老
  • 八元神八元神,也翻译做 八神会。在埃及神话中,“赫麦努”(希腊文“Ogdoad”,意为“八”)是第三至第六王朝的古王国时期,即公元前2686年公元前2134年,在赫尔莫波斯城(Hermopolis)供奉的八位
  • 玉林通琇玉林通琇(1614年-1675年),字玉林、玉琳,世称玉琳国师。江苏江阴人,清朝佛教临济宗高僧。玉林通琇早年投磬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传临济宗。曾住浙江武康报恩寺,后奉召入京举扬大法,受大
  • 士农工商四民是古代中国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指士(学者)、农、工、商,但其次序历代有所不同。《春秋穀梁传·成公元年》按“士商工农”划分:“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夫甲
  • 南番顺南番顺,又名三邑。即南海县(包括今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广州市荔湾区小部)、番禺县(包括今广州市越秀区、荔湾区大部、海珠区、天河区、黄埔区、白云区、番禺区及南沙区大部)以
  • 圆规圆规在数学和制图里,是用来绘制圆或弧的工具,常用于尺规作图。圆规通常是由金属制成,包括两部分,由一个铰链连接着,其中可作调整,其中一边尖锐是用作圆心,另一边通常可装上笔。圆规
  • 魏特琳明妮·魏特琳(或译沃特林,中文名华群,Wilhelmina "Minnie" Vautrin,1886年9月27日-1941年5月14日)女,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塞科尔,美国基督会在华传教士。南京大屠杀见证者。魏特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