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口琴
✍ dations ◷ 2025-05-18 01:18:18 #口琴
口琴(英语:Harmonica),用嘴吹气或吸气,使金属簧片振动发声的多簧片乐器;在乐器分类上属于自由簧的吹奏乐器。由于发声源是长度介于1.5~3.5公分的簧片而非空气柱(如长笛),独奏用口琴体积多在20×6×4厘米(长;宽;高)内,其音域依种类、调性不同而略有差异,大致可归纳成由中央C下1个八度至中央C上3个八度,涵盖约3至4个八度。多簧片的结构,使口琴具有演奏和声的基础。对一般成年人而言,只要排列方向相同(同为吹气发声或吸气发声)且琴格间距在6公分以内的簧片均能同时发声;由于演奏中途无法调整同一把口琴上簧片的相对位置,单一把口琴演奏合声的能力是受限制的。一般而言,由乐器公司量产的口琴仅在八度和声方面较不受限制。其起源众说纷纭,据传笙于18世纪传入欧洲,为乐器设计者提供了自由簧吹奏乐器的理论基础。已知最早为1821年柏林的腓得烈·布希曼(Friedrich Buschmann(英语:Christian Friedrich Ludwig Buschmann))制作了现今口琴的原型。口琴的基本结构为簧片、座板、琴格及盖板。簧片固定在座板上,一般口琴厂生产的口琴均采用铆钉或点焊的方式来固定簧片;为求维修方便,有些人会对座板加工,改造成以螺丝来固定簧片。半音音阶口琴在结构上除了簧片、座板、琴格及盖板外,还有吹嘴、弹簧及按键滑条。其座板上黏有塑制胶片,可有效减少演奏时非发声簧片间隙的空气流通,增加气密度。常见的十孔口琴是不黏贴胶片的,但为满足单簧片压音的演奏技巧所需,也有只在同一气室(琴格位置)的高音簧片上黏贴胶片的设计。这种在十孔口琴上黏贴胶片的设计称为半胶片系统(Half-valving), 由新西兰的口琴演奏者暨改造者布兰登·包华(Brendan Power)提出。在一把口琴上,其簧片的音高组成为全音阶(Diatonic scale)者称为全音阶口琴(Diatonic harmonica)。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十孔口琴及复音口琴在分类上均属于全音阶口琴,它们在中音域部分,簧片组成为完整的全音阶;但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及演奏时的和声考量,高音域及低音域可能会增减若干簧片。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全音阶口琴都有不同的调性(如:12大调、12小调及自然小调)可供选择,以满足演奏者的需求。在欧美国家,全音阶口琴(Diatonic harmonica)指的多为十孔口琴(10-holes)主要用于蓝调、流行乐、民谣和西洋民俗音乐之中,是拥有最多欧美使用者的琴种,归类为首调乐器;其为应用合声和为和弦吹奏而在天生结构上常设计为不完整的音阶排列,但仍可用音升与音降等技巧奏出原结构上缺少的音;故可说是音色变化最具特色的琴种,流行专辑中常听见的多为此种口琴。十孔口琴除了一般的发声方法外,常使用到如压音(bend)与超吹(overbend,overblow/overdraw)等技巧亦为其迷人特色。复音琴孔分为上下两排,一般吹奏时,同一孔中上下两个簧片同时发声。由于两个簧片振动频率有细微差别,同时振动会产生物理上叫做“拍”的现象,表现为声音强弱的周期性变化,也就是所谓的“震音”。国外被称为“Tremolo”。复音口琴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而固定,也不需要复杂的技巧,且复音口琴种类、调性齐全,音色清脆嘹亮,音量大,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适合一些民族等风格。亦可说是技巧使用最为丰富华丽的琴种;多被归类为首调乐器,做半音升降与调性转换时往往会以第二、三把口琴同时/交替拿取使用。口琴里面最新兴而现代的琴种;加上了机械性按键滑条结构,按下会挡换口琴中的风道,可直接升降音而有更完整的音阶能力,故常见大量使用于古典音乐、爵士乐风,甚至有不少十孔乐手会因时使用半音音阶口琴;多被当作固定调乐器使用,亦被美国音乐学会承认为正式乐器,突破大众心中常误口琴为玩具乐器的观念。口琴重奏中担任最低音声部的角色,也是口琴中重量与音色最为厚重扎实的琴种。一般全部为吹音,无吸音。和弦口琴最基本的功能是发出和声,可在口琴重奏中使用。其簧片配置以和弦组成音为单位,每一组和声由4至8片簧片组成。一般由口琴厂生产的和弦口琴可发出的基本和声为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及属七和弦, 依其型号不同,可能增加增三和弦及减三和弦。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和弦口琴无法如吉它或钢琴般自由地进行和弦转位。其他合奏口琴:如铜角口琴(Horn)、中音口琴(Bariton)、重音口琴(Octave)等;能使口琴合奏有更丰富的音色与效果。
相关
- 敲除基因敲除(英语:gene knock-out,缩写为KO)是一种遗传工程技术。是指利用外源的已突变的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替换掉内源的正常同源基因,从而使内源基因失活而表现突变体的性状的
- 根本分裂在佛教史中,根本分裂是指上座部与大众部的教派分裂。在佛教研究中,此前的阶段,通常被称为原始佛教、根本佛教或初期佛教;此后佛教进一步分化进入部派佛教时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传
- 费歇尔投影式费歇尔投影式(Fischer投影式)由赫尔曼·埃米尔·费歇尔于1891年提出,是表示单糖链形结构、氨基酸等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投影式为平面结构,所有键呈竖直或水平排列,
- 宫颈息肉宫颈息肉(英语:cervical polyp)是一种常见的原发型息肉或肿物,通常生长于子宫颈管(英语:Canal of the cervix)表面。并发原因不明,但与宫颈炎相关。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
- 仓成正仓成正(1918年8月31日-1996年7月3日),日本政治人物,自民党籍众议员。曾担任第3次中曾根内阁的外务大臣。第一次田中角荣内阁(模板)第一次改造内阁 - 第二次改造内阁(1972年12月22日
- 埃隆期埃隆期(Aeronian)是志留纪的第二个阶段,年代大约位于440.8–438.5百万年前。
- 岛村抱月岛村抱月(1871年2月28日-1918年11月5日)日本文艺评论家、戏剧导演,是日本新剧运动先驱。曾与其学生、女演员松井须磨子相恋,受到非议而双双被驱出“文艺协会”,1918年因感染西班牙
- 叶绿素d叶绿素 d是叶绿素的其中一种,于1996年被确定。它存在于使用从阳光捕获的能量用于光合作用的海洋红藻和蓝菌中。叶绿素d吸收远红外光,波长710 nm,正好在光学范围之外.。含有叶绿
- 半正多面体半正多面体是泛指所有由超过一种正多边形所组成的多面体,并且要有对称群,根据托罗尔德戈塞特的1900定义半正多面体有下面几种:半正多面体并非只包含阿基米德立体,它包含了所有由
- 组成部门国务院组成部门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的组成部门”,相当于内阁组成单位,是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负责领导和管理某一方面的行政事务,行使特定的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机构。其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