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记

✍ dations ◷ 2025-11-26 07:08:33 #中国历史学,史书体裁

时政记,一作时政纪,是一种史书体裁,武周时的宰相姚璹所创,乃是由宰相纪录与皇帝之间的讨论事项,交付史馆,作为编纂日历、实录等史书的依据。

唐初贞观年间,皇帝照例在退朝后与宰相讨论军国大事,起居郎从旁记事。高宗永徽后,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掌权,经常妄奏议论,深怕自身荒唐言行被史官如实记录,于是屏退史官,君相之议遂不为外人所知,从此成为惯例。

武则天长寿二年(693年),宰相姚璹认为皇帝之言为世人典范,不可缺漏无记,于是提议每当君相议事时(如延英召对),可挑选一名宰相(或政事堂当日的知印宰相)记录讨论经过,以保存重要的史实与决策过程,这份纪录便称之为“时政记”。编修完毕的时政记,必须每隔一段时间交付史馆,或每月、或每季、或每年一次,各朝情况略有不同。

时政记虽在唐朝初期便已创立,但历任宰相并没有很积极地执行这项工作。主要因为君相之间的议论,其中尚未公开者多属国家机密,不可轻易交付史官,而已公开发布诏令者,史官也能自行抄录,故在姚璹之后,这项编修工作便遭到荒置了。导致有唐一代,着录于艺文志的唯有姚璹所修之《时政记》四十卷。

历来虽屡有宰相提议恢复编修时政记,例如德宗朝的贾耽、赵憬;宪宗朝的庾敬休等人,此外穆宗、文宗、武宗各朝亦发布诏令,但多半无疾而终。

宣宗大中年间,宰相裴休认为时政记交由一人撰写有失公允,遂提议所有宰相各写一份,再统一交由史官整合。

穆宗长庆年间曾下诏编修“圣政纪”,就其内容与性质而言,与时政记如出一辙。

宋承唐制,修史风气大盛,亦积极编修时政记。初例以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负责,但宋代以中书门下及枢密院(并称二府)分掌文、武大权,二府职掌不同,事务亦少有交集,况枢密院内不乏军事机密,理当有独立修纂的权限,因此梁周翰遂于淳化五年(994年)建议应该让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分别编修,月底再一同交付史馆,这是编修工作的一大革新。但一般而言,二府的首长或次长──以中书门下为例,即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参知政事──虽是名义上的编修官,实际编修工作则多由幕僚负责。

宋代编修工作的另一特点,乃是时政记交付史馆之前,须先让皇帝过目,反观唐代诸帝多半不清楚时政记内容,只因这是中国历代修史传统。

到了北宋中期,时政记性质已发生变化。基于史官失职等因素,时政记从原本的记载君相议事内容演变为单纯条列例行公事,欧阳脩即对此提出谴责,特于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撰《论史馆日历状》一文阐述积弊,并提出改进方法,这篇奏议对往后朝鲜王朝确立编修时政记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洪迈曾倡议编修《祥曦记注》,主要记载“经筵侍臣出处、封章进对、宴会赐予”等场合的皇帝言行,其性质与时政记有若干相似处,但两者侧重角度不同,可说有互补作用。

宋代以降,元、明诸朝仍持续时政记的编修工作。

受中国文化影响,朝鲜王朝自太宗朝修纂《太祖实录》起,历代君王均十分重视编纂史书,从时政记、承政院日记(简称政院日记)等基本史料的累积直到编成“实录”,有一套极为严谨的制度,《朝鲜王朝实录》中所保存的时政记相关记载,较中国史书所记载的更为详备。依国情与政治制度的不同,两国时政记之性质有些许不同,朝鲜王朝的时政记比较接近中国的日历,逐日记载各政府部门重要文书及大臣的奏论谏议,每篇记事之后并附有史官评论,已具传统史书的雏形,其重要程度仅次于实录。

世宗十四年(1432年),郑麟趾依据欧阳脩之奏议,认为应仿照宋朝,建立编修时政记的制度,以确保日后纂修实录时史料来源充足,世宗采纳此案,命春秋馆撰拟相关制度,两年后完成。

史官以翰林为主,另有少数由艺文馆官员兼职(后扩增为八员专责修史),且不得以政事官兼任。人员区分为上、下两番,下番供职于承政院,专门誊写承政院日记,然后交给春秋馆中的上番,上番再以之与各政府部门的文书;礼乐、刑政、文物制度资料;大臣的上书和谏言;以及诸道的资料等核对,最后撰为时政记。并任命“堂上官”(通常一或二人,主要从弘文馆的官员中选出)监修。编修完毕的时政记以一年为一个单位,保存于春秋馆中,并另外抄录一副本,每届曝晒年份时,存放于忠州史库。因时政记均出自翰林之手,故又称之为“翰林时政记”或简称“翰林政记”。

历来对于时政记皆有严格要求,作为当代史书,藏于春秋馆中的时政记不得轻易出馆,偶有特殊因素须参考或修改以前的纪录,亦须至少三名史官在场,方得开库。事实上,时政记主要以承政院日记为底本,所以若非有绝对必要,一般只要参考承政院日记便足够。

历代国君相当重视时政记,除了务必以楷体正字撰写外,要求史官一定要秉笔直书,不可有公私偏颇或惧祸畏书等情事,否则会遭到严惩。怠忽职守者,轻则不许升官或下狱,重则处死。另外,若史官因故带罪,其所撰述之史草一概不得使用。

作为编修实录的主要材料之一,在实录修纂完毕后,时政记须连同其他史草,经由名为“洗草”(用流水漂洗,以还原成纸浆)的程序来销毁,借此完全抹杀实录的制作过程。但时政记究竟是否该洗草,历来经常引发热烈的讨论。

燕山君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多次利用时政记作为迫害大臣的工具。燕山君查考过去的时政记,找出曾经发表忤逆言论的大臣,然后加以定罪,此举造成史官及朝臣的恐慌。并干预时政记的内容,又下令五年编修一次,导致编修工作遭到空前的挫折,几乎完全停摆,有鉴于此,中宗继位后便倡议恢复编修。

明宗元年(1576年)发生乙巳士祸,执掌政权的小尹派为让自身地位合法化,遂矫诏篡改时政记内容,企图诋毁失势的大尹派。

仁祖二年(1624年)爆发李适之乱,叛军攻陷汉城,大批时政记与承政院日记来不及运往江华岛,毁于战火之中,日后仁祖下令设立类似实录厅的临时机构来重修时政记。

相关

  • 约翰·洛克约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8月29日-1704年10月28日)是英国的哲学家。在知识论上,洛克与乔治·贝克莱、大卫·休谟三人被列为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但他也在社会契约理论上做
  • 微型游戏机微型游戏机是电子游戏机的一类。许多被称为微型游戏机设备使用专门设计的廉价安卓系统,这些系统为连接电视机以及从Google Play等应用商店下载电子游戏而设计。2010年,云游戏
  • 中科院微生物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应用真菌研究所和北京微生物研究室合并成立,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中国科学院奥运村园区。以微生物
  • 相切若直线与曲线交于两点,且这两点无限相近,趋于重合时,该直线就是该曲线在该点的切线。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圆的半径且过圆的半径的外端,称这条直线与圆相切。
  • 雅拉国家公园雅拉国家公园位于斯里兰卡南部,地跨南部省及乌沃省,是斯里兰卡参观人数最多及第二大的国家公园。雅拉国家公园分为5个区域,其中两个现向公众开放,每区又有各自独立的名称,例如第
  • Yandex.DiskYandex.Disk(俄语:Яндекс.Диск)是Yandex创建的一项云服务,它使用户可以将文件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并与其他人在线共享。该服务基于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同步。Yandex.D
  • 诺基亚1100诺基亚 1100(以及同系列的 诺基亚 1101)是一款入门级移动电话,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给只需要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而不需其他高级功能的客户。诺基亚 1100全球销量高达 2亿5000
  • 中库尔德语中库尔德语(کوردیی ناوەندی‎; kurdîy nawendî‎),又称索拉尼语(سۆرانی‎; Soranî‎),是库尔德语在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和伊朗库尔德斯坦省等地的一个分支。标
  • 水间百合子水间百合子(日语:水間 百合子/みずま ゆりこ ,1970年7月22日-),前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出生于山形县。在1990年9月9日,她代表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赛,在对战韩国
  • 法属多哥兰法属多哥兰(法语:Togoland français)是法国接受国际联盟的委托,在西非的一块国际联盟托管地。其范围是原来德国所殖民之多哥兰的东半部;西半部则由英国管理。1960年4月27日,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