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 (计算机)

✍ dations ◷ 2025-11-26 17:55:04 #数据 (计算机)

数据(英语:Data)需要解释才能成为信息。要将数据转换为信息,必须考虑几个已知因素。所涉及的因素由数据的创建者和所需信息决定。元数据用于引用有关数据的数据。元数据可以间接、指定或给定。与物理事件或过程相关的数据也将具有时间数据。在几乎所有情况下,这个时间分量是隐含的。当温度记录器等设备从温度传感器接收数据时就是这种情况。当接收到温度时,假设数据具有“现在”的时间参考。所以设备一起记录日期,时间和温度。

数字数据是使用(1)和零(0)的二进制数系统表示的数据,而不是模拟表示。在现代(1960年后)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数据都是数字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计算机中的数据作为并行数据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移动到或来自计算机的数据作为串行数据移动。请参见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来自模拟设备(例如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必须通过“模数转换器”或“ADC”(请参见模拟数字转换器)将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

表示数据的数量,字符,或在其上的操作由执行符号计算机被存储并记录在硬盘(磁、光盘或机械的记录介质),和传输在数字电信号的形式。

程序是一组数据,由一系列编码软件指令组成,用于控制计算机或其他机器的操作。物理计算机存储组件由一个地址和一个字节/字的数据存储组成。数字数据通常存储在有关联数据库中,如表或数据库,通常可以表示为 关键字/值

数据可以组织在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结构中,包括数组、图形和对象。数据结构可以存储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包括数字,字符串甚至其他数据结构。数据通过I/O设备进出计算机。

在另一种使用方法,二进制文件(不是人类可读的)有时被称为与人类可读的“文本”不同的“数据”。2007年数字数据总量估计为2810亿千兆字节(= 281亿字节)。这数据来自三个状态:静止数据,传输中的数据和正在使用的数据。

在特殊的情况下,单个数据是存储在特定位置的值。

从根本上说,计算机遵循一系列以数据形式给出的指令。执行给定任务(或多个任务)的一组指令称为“程序”。在名义情况下,由计算机执行的程序将由二进制机器代码组成。由程序操纵但不是由CPU实际执行的存储元素也是数据。程序指令和程序操作的数据都以完全相同的方式存储。因此,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操纵其过程化数据来操作其他计算机程序。

程序和数据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一个解释器,例如,是一个程序。解释器的输入数据本身就是一个程序,只是不是以本地机器语言表示的。在许多情况下,解释的程序将是一个人类可读的文本文件,它由文本编辑器程序(通常与纯文本数据相关联)进行操作。元编程类似地涉及将其他程序操作为数据的程序。如编译器,链接器,调试器,程序更新程序,病毒扫描程序等程序使用其他程序作为其数据。

要将数据字节存储在文件中,必须以“文件格式”序列化。通常,程序存储在与其他数据不同的特殊文件类型中。可执行文件包含程序;所有其他文件也是数据文件。然而,可执行文件也可能包含内置于程序中的“在线”数据。特别地,一些可执行文件具有数据段,其名义上包含常数和初始值(两个数据)。

例如:用户可能会首先指示操作系统从一个文件加载文字处理程序,然后使用文字处理程序编辑存储在另一个文件中的文档。在此示例中,该文档将被视为数据。如果字处理器还具有拼写检查器,则拼写检查器的字典(单词列表)也将被视为数据。该算法使用的拼写检查建议更正是,要么机器代码的一些解释的数据或文本编程语言。

数据中的键提供值的上下文。无论数据的结构如何,总是存在一个关键组件。数据和数据结构中的数据键对于给数据值赋予意义至关重要。没有一个直接或间接与一个值结合的关键字,或者一个结构中的值的集合,这些值就变得毫无意义,不再是数据。也就是说,必须至少有一个与值组件相关联的关键组件,以便将其视为数据。数据可以以多种方式在计算机中表示,具体如下:

相关

  • 奥托·迪尔斯奥托·保罗·赫尔曼·迪尔斯(德语:Otto Paul Hermann Diels,1876年1月23日-1954年3月7日),德国化学家,他最显著的成就是和库尔特·阿尔德共同研究的狄尔斯–阿尔德反应(二烯合成的
  • 温泉郡 (日本)温泉郡(日语:温泉郡〔溫泉郡〕/おんせんぐん  */?)为过去位于日本爱媛县的郡,已于2005年1月1日因辖区全数并入松山市后而消失。过去的辖区包括现在的松山市全部地区和东温市大
  • 尼古拉·马尔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马尔(俄语:Никола́й Я́ковлевич Марр,格鲁吉亚语:ნიკოლოზ იაკობის ძე მარი,1865年1月6日-1934年12月20日)是一
  • 可读性测试可读性测试,或可读性公式、可读性计量,即运用公式对文本的可读性加以评估,其间一般需要计算音节、字词和句子的数量。可读性测试经常用于替代对待测文本实施自然人读者的实际统
  • 帝皇密令《帝皇密令:信徒受难曲》(拉丁语:)是一套2001年的波兰电影,由杰兹·卡汶勒洛维兹(英语:Jerzy Kawalerowicz)执导,耗资高达1800万美元,是截至现时为止波兰历史上制作最庞大的电影。电影
  • 高邕高邕(1850年-1921年),字邕之,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近代书画家。寓居上海,官至江苏县丞。工书法,服膺李邕,以藏锋取妍,历代碑版无不窥精探奥,自署苦李。符铸评:“有一种孤介之致,流露楮墨,方之
  • 佩德罗尼拉佩德罗尼拉(1136年6月29日/8月11日-1173年10月15日),亦可称为Petronila或 Petronella ( or , and 加泰罗尼亚语:Peronella),亚拉冈女王和巴塞罗那伯爵夫人(1137年/1157年-1164年)。佩德罗尼拉是拉米罗二世与王后阿基坦的阿格尼丝(英语:Agnes of Aquitaine, Queen of Aragon)的唯一子女。父亲拉米罗二世本是候任任主教,他的兄长阿方索一世于1134年逝世后无嗣,拉米罗二世被选为亚拉冈国王。为了诞下继承人,即位后于
  • 安德鲁·巴席雅格安德鲁·巴席雅格(英语:Andrew D. Basiago,1961年9月18日-)是一名美国律师,自称曾参与过政府的秘密实验。曾在2016年竞选美国总统。曾就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80年至1984年)和剑桥大学。后在华盛顿州从事律师行业。自2004年起,巴席雅格一再地宣称自己早年曾参与过政府的秘密计划,并于2008年发布论文〈发现火星生命〉。他声称自己在7岁到12岁间加入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底下的“飞马计划”,参与过时光旅行实验(巴席雅格称其技术基于尼古拉·特斯拉的发明),包括穿梭到1863年林肯盖兹
  • 赫梯学赫梯学(英语:Hittitology;德语:Hethitologie)是对赫梯人的研究,赫梯人是一个古老的安纳托利亚民族,公元前2世纪在哈图萨周围建立了赫梯帝国。该学科结合了赫梯文明的考古学、历史、语言学和艺术史的各个方面。赫梯(Hittite)是当代学界对于安纳托利亚高原历史上曾经存在的一个古代文明的称谓。赫梯学就是研究赫梯历史、赫梯语言文字和赫梯文明的学问。“赫梯”一词,出自《圣经》,特指生活在青铜时代末期以后的一支迦南人,后来学者用它借指青铜时代统治安纳托利亚高原的王国,称赫梯王国。1915年,捷克
  • 冰岛语语言纯化主义冰岛语中的语言纯化主义是指一些人为阻止冰岛语引入新的外来语借词而用旧冰岛语和旧北欧语(古诺斯语)的词根创造新的词汇。19世纪初开始,就有人在鼓吹冰岛语语言纯化主义,要将冰岛语中来自丹麦语的借词剔除。现在又扩大至英语借词。冰岛政府则设立冰岛研究所(英语:Árni Magnússon Institute for Icelandic Studies)、冰岛语言委员会、冰岛语言基金支持此类意识形态和主张。高地冰岛语是一种人工语言,由比利时人Jozef Braekmans创建,目的在于从现代冰岛语中将外来词语驱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