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码

✍ dations ◷ 2025-05-17 05:12:20 #计算机科学

交换码是指用于交换文件所使用的编码。

对于计算机而言,不同的系统有可能使用不同的内码。但如果不同系统间要交换文件,则会发生乱码现象。解决方法则为,在交换文件前,文件提供者先将由内码形式储存的文件转换成交换码形式再做交换。在接收文件后,文件接收者再由交换码转成内码。

为了方便起见,许多系统的内码则直接使用交换码,如ASCII广为各种系统所使用。

在台湾,中文资讯交换码(CCCII)为最早提出的交换码,但没有成为官方标准。目前的官方标准为中文标准交换码(CNS 11643),但并未得到民间支持。

对繁体中文而言,中文编码的事实标准为大五码,或国际码(Unicode)。鲜有系统或软件使用中文标准交换码做为内码,甚至在交换文件时也不会转成此交换码。

对统一码系统而言,UTF-8、UTF-16、UTF-32皆可说是交换码。

相关

  • 推拿推拿古称按摩、按
  • 皮肤 (电脑)电脑软件皮肤或界面皮肤,是指一款计算机软件或网站用户界面的外观和样式。软件皮肤是软件个性化的象征之一。人机交互和图形用户界面软件(如Windows操作系统)的诞生,是软件皮肤
  • 莫菲威廉·莫菲(William Parry Murphy,1892年2月6日-1987年10月9日)是一位美国医学家,出生于威斯康辛州。由于关于贫血治疗的研究,而在1934年与乔治·迈诺特(George Richards Minot)及乔
  • 常印佛常印佛(1931年7月6日-),江苏泰兴人,矿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此后作为地质部直属321地质队成员前往安徽铜官山作地质勘查。1
  • 童谣儿歌,又称童谣,是一种以儿童为主要对象的歌曲,曲色旋律多半较为简单,歌词亦简单琅琅上口,使儿童容易记忆(但未必各年龄层都能充分理解)。这类的歌曲可能是民谣(如丢丢铜仔)、模拟儿童
  • 神经束膜神经束膜为神经中保护性结缔组织的第二层,为一光滑透明的薄膜,将神经纤维分隔成束。神经束膜可轻易地与其包覆的神经纤维分离,以管状外鞘的形式独立出来。神经束膜外层为结缔组
  • 原台北刑务所官舍台北刑务所,是台湾在日治时期的一座监狱,位于台北市福住町。监狱建筑建于1904年,战后仍持续使用至1963年至位于桃园龟山的新台北监狱启用。至今留存的部分,只有台北监狱围墙遗迹
  • 捷克历史捷克历史是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家捷克的历史。旧石器时代中、晚期,捷克地域已有人类定居,也曾产生过新石器时代文化和青铜时代文化。从公元前5世纪左右开始,由凯尔特人定居,其
  • 觚(音“孤”)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用于承酒的礼器,盛行于商晚期和西周,材质为青铜。圈足,敞口,长身,口部和底部都呈现为喇叭状,形似尊。有圆胴和方胴、出戟和无出戟等之分。宋和明清时期
  • MIL-STD-1750AMIL-STD-1750A或1750A是16位计算机指令集架构(ISA)的正式定义,包括军用标准文件MIL-STD-1750A(1980)所述的必需组件和可选组件。除了核心ISA,该定义定义了可选指令,如FPU和MMU。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