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 dations ◷ 2025-04-03 17:31:41 #国际公约,环境保护,臭氧,维也纳政治史,1985年奥地利,1985年3月,1988年环境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Vienna Convent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Ozone Layer),通常简称为“维也纳公约”,1985年3月22日在于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保护臭氧层外交大会上得到签订,1988年9月22日生效。

该公约主要内容是:按照《联合国人类环境发展会议宣言》里的规定,针对造成全球暖化的各种原因加以约束,以期进一步发展有关臭氧层及其变化可能引起的不利影响方面的科学知识,决心要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使免受臭氧层变化所引起的不利影响。

本公约的正本以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和西班牙文书写,六种文本同样有效,公约正本由联合国秘书长保存。

相关

  • EDTA乙二胺四乙酸(英语: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常缩写为EDTA,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是一个六齿配体,可以螯著多种金属离子。它的4个酸和2个胺的部分都可作为配体的齿,与锰(II)
  • 查士丁尼大瘟疫查士丁尼大瘟疫是公元541至542年发生在拜占庭帝国的一场大瘟疫。当时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内多地受到影响。关于是次瘟疫的具体疾病,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鼠疫。大瘟疫分为五次
  • 休宁休宁县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安徽、江西、浙江三省交界处。休宁县是古徽州府一府六县之一,被誉为“中国第一状元县”。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建休阳县,距今已有180
  • 工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是研究工业或制造业地域分布情况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经济地理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其研究范围与工业经济学有重叠之处。自然资源、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基础、社会
  • 语言地理学语言地理学(英文:linguistic geography)是人文地理学或是语言学下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语言的地理变异和语言变体的空间分布。广义的语言地理学包括了地理语言学。当研究的目标为
  • 民国十八年年馑民国十八年年馑始于1928年(民国十七年),这场灾荒则导致了中国陕西、河南、甘肃多达数百万人丧生。民国十七年(1928年),甘肃歉收。民国十八年年初的干旱加上年末的暴雪,导致民国十
  • 成宗义皇帝皇父摄政王清朝追尊皇帝多尔.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
  • 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德语:Republik Deutschösterreich oder Deutsch-Österreich)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奥匈帝国解体后,其境内说德语的人所短暂建立的政权。其德语名Deutsch
  • 粟岛粟岛(日语:あわしま)是位于日本新潟县北部日本海中的一个岛屿,全岛属新潟县岩船郡粟岛浦村管辖。面积9.86平方公里。岛屿东侧有两个村庄。粟岛东海岸发现了5处绳文时代的遗迹,显
  • 南卡罗来纳省南卡罗莱纳省(英语:Province of South Carolina),又称南卡罗莱纳殖民地,原为英属美洲的卡罗莱纳省,1663年获得8名大地主(英语:Lords Proprietor)发出特许状。该省后来成为南卡罗莱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