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典

✍ dations ◷ 2025-11-10 12:54:17 #通典
《通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唐杜佑撰。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编成,历时三十余年。本书记录上起黄虞(黄帝与有虞氏)时代、下迄唐玄宗天宝末年典章制度之沿革,其中于唐代叙述尤详。本书列为“十通”之一,与《通志》、《文献通考》合称“三通”。唐玄宗时,刘秩仿《周官》作《政典》三十五卷。杜佑认为《政典》条目未尽,于是公事之余,参考《开元新礼》和《五经》以及汉魏以来各家文集、奏疏,拾缺补漏,作成《通典》二百卷,附考证一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门,每门之下又分若干子目。《通典》体例仿效正史纪传体中的〈志〉、〈书〉,将断代体改为通史体,专门记载历代政经等制度沿革变迁的典志体史书。杜佑在篇首加上序言,篇中遇有需要进一步解释或申明的地方特标出“说曰”、“议曰”、“评曰”,以自注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华阳国志》载:“猩猩能言,取其血可以染朱罽”;对此,杜佑博考诸书,又遍问胡商,证明无此事。《通典》把《食货典》放在首位,一改过去先礼乐,后食货的次序,明显是受到《管子》一书强调“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的影响,这是以前史书从来没有的。杜佑重视人口滋息,把原属地理志的人口内容收入食货典,单开“历代盛衰户口”子目,如《通典》卷七《食货•历代盛衰产门•丁中》载:“三国鼎立,战争不息。刘备章武元年,有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汉书》以来的正史大都有“五行志”,《通典》却没有跟着迷信,充份说明杜佑的卓识。马端临对《通典》评价极高,他认为此书“纲领宏大,考订该洽,固无以议为也”,“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宝,凡历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通典》也有漏抄或误抄的缺点,例如抄录《隋书》时把“契弊歌楞”的“楞”误抄为“槾”。又《汉书》卷九四下《匈奴传》载:“元帝初即位……郅支单于自以道远,又怨汉拥护呼韩邪,遣使上书求侍子。汉遣谷吉送之,郅支杀吉。汉不知吉音问……明年,汉遣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送呼韩邪单于侍子,求问吉等……其后呼韩邪竟北归庭,人众稍稍归之,国中遂定。”《通典》“边防典”删节为“明年,呼韩邪强盛”,杜佑删略原文又误留“明年”,致文义失当;“明年”是指韩昌等人出使匈奴的时间。又“竟北归庭,人众稍稍归之”,《通典》删为“北庭人众稍稍归之”,亦不妥。《通典》解释“露田”为“不栽树者谓之露田”,此说欠妥,露田为“还受”之田,不能继承、转让、买卖,亦不能种植桑榆枣果。《通典》全书目录,食货典十二卷(卷一至十二)、选举典六卷(卷十三至十八、职官典二十二卷(卷十九至四十)、礼典一百卷(卷四十一至一百四十)、乐典七卷(卷一百四十一至一百四十七)、兵典十五卷(卷一百四十八至一百六十二)、刑法典八卷(卷一百六十三至一百七十)、州郡典十四卷(卷一百七十一至一百八十四)、边防典十六卷(卷一百八十五至二百)。《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以荫补济南参军事,历官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太保,致仕,谥安简。事迹具《唐书》本传。先是,刘秩仿《周官》之法,摭拾百家,分门诠次,作《政典》三十五卷。佑以为未备,因广其所阙,参益新礼,勒为此书。凡分八门:曰《食货》,曰《选举》,曰《职官》,曰《礼》,曰《乐》,曰《兵刑》,曰《州郡》,曰《边防》。每门又各分子目。序谓既富而教,故先《食货》。行教化在设官,任官在审才,审才在精选举,故《选举》、《职官》次焉。人才得而治以理,乃兴礼乐,故次《礼》、次《乐》。教化隳则用刑罚,故次《兵》、次《刑》。设《州郡》分领,故次《州郡》,而终之以《边防》。所载上溯黄、虞,讫于唐之天宝。肃、代以后,间有沿革,亦附载注中。其中如《食货门》之《赋税》,载《周官》贡赋,而太宰所掌九贡之法失载。载北齐租调之法,河清三年令民十八受田输租调,而露田之数失载。钱币不载陈永定元年制四柱钱法,榷酤不载后周榷酒坊法。《选举门》不载齐明帝时制士人品第有九品之科,小人之官复有五等法。《考绩》不载宋、齐间治民之官以三年、六年为小满迁换法。《职官门》如《周礼•地官》有舍人上士二人掌平宫中之政,乃云中书舍人魏置。又《隋书》大业时改内史监为内书监,乃仅云改“内史侍郎”为内书侍郎。又集贤殿书院载梁有文德殿藏书,不知宋已有总明观藏书之所。似此之类,未免间有挂漏。《兵门》所列诸子目,如分《引退取之》、《引退佯败取之》为二门,分《出其不意》、《击其不备》、《攻其不整》为三门,未免稍涉繁冗。而火兽、火鸟之类,尤近於戏剧。《州郡门》分九州以叙沿革,而信都郡冀州当属兖,而误属冀。又极诋《水经》及郦道元《水经注》为僻书,诡诞不经,未免过当。《边防门》所载多数万里外重译乃通之国,亦有仅传其名不通朝贡者。既不临边,亦无事于防,题曰《边防》,名实亦舛。然其博取五经群史,及汉魏六朝人文集、奏疏之有裨得失者,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可比。考唐以前之掌故者,兹编其渊海矣。至其各门征引《尚书》、《周官》诸条,多存旧诂。如《食货门》引《尚书》“下土坟垆”注,谓“垆,疏也”。与孔疏所引《说文》“黑刚土也”互异。又“瑶琨筱簜”注,筱,竹箭;簜、大竹。亦传疏所未备。《职官门》引《周官》太宰之属有司会,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注云:“逆谓受也,受而钩考之,可知得失多少。”较贾公彦疏颇为明晰。似此之类,尤颇有补于经训。宋郑樵作《通志》,与马端临作《文献通考》,悉以是书为蓝本。然郑多泛杂无归,马或详略失当,均不及是书之精核也。”杜佑著《通典》确立了典制体政书的体例,对后代政书的编撰影响极大,接下来的“三通”、“续三通”、“清三通”,乃至于“十通”完全仿照了《通典》的体例;而且专论制度史的“会要体”,也是受了《通典》的影响,苏冕之《会要》成于德宗贞元十九年,仅晚《通典》两年,北宋王溥又据苏冕《会要》撰成《唐会要》、《五代会要》,此后各代都有“会要”。《四库全书提要》称《通典》:“每事以类相从,凡历代沿革,悉为记载,详而不烦,简而有要,元元本本,皆为有用之实学,非徒资记问者之可比。”一般将《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相提并论,合称“三通”、“前三通”。

相关

  • 序数原子序数(英语:Atomic Number)是一个原子核内质子的数量,因此也称质子数,也等于原子电中性时的核外电子数。拥有同一原子序的原子属于同一化学元素。原子序数的符号是Z。通常原子
  • 连写体合字、连字、连结字或合体字(英语:Ligature),在西方字体排印学中一般表示将多于一个字母的合成一个字形。如印刷品中常常将拉丁字母两个字母fi的i上一点常与f的一钩合并,而德语字
  • Web 2.0Web 2.0(也称为参与式网络或社交网络),指以最终用户为目标,强调用户生成内容、易用性、参与文化和互操作性(如:与其它产品、系统和设备兼容)的网站。Web 2.0这个词由达西·迪纽西在
  • 百老汇百老汇大道(英语:Broadway)为美国纽约市重要的南北向道路,南起炮台公园,由南向北纵贯曼哈顿岛。纽约地铁百老汇线(、、、)及纽约地铁第七大道线(、、)均通过此路底下。由于此路两旁分
  • eIF3eIF3(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3,真核起始因子3)是最大的真核起始因子,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其分子量超过了600KDa。eIF3是真核翻译起始进程中起着核心作用。例如,eIF3可以使eIF
  • 虚构科技虚构科技是不存在的科技。它可以是一个思想或者是尚未开发的科技,它亦可以是一个在小说中使用的虚构元素。为了在行业中领先,因而逐步发展的创新科技。即使它尚未可能被制造,确
  • 毕达哥拉斯学派毕达哥拉斯主义是一个用于描述毕达哥拉斯和他的追随者所持的秘教和形而上学的思想学说的术语。他们都深受数学所影响。毕达哥拉斯主义起源于公元前5世纪,对柏拉图主义有重要
  • 同源异型域结构 / ECOD同源(异形)框(英语:Homeobox),或称“同源匣”是某些影响动物、真菌及植物发育的基因所拥有的一段DNA序列,拥有同源框的基因称作同源异形基因,统称同源异形基因家族。这段
  • 效用效用(英语:Utility),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之一。一般而言,效用是指对于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或投资的相对满意度的度量。对于投资而言,是指投资者从不同的投资组合
  • 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或人造雨(英语:rainmaking或cloud seeding),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况下,通过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通过降低云层中的温度,使云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从而实现降雨。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