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干依喀湖

✍ dations ◷ 2025-05-17 00:07:39 #坦干依喀湖

坦噶尼喀湖(英语:Lake Tanganyika、法语:Lac Tanganyika)是非洲中部的一个淡水湖,位于3°20′S 29°5′E / 3.333°S 29.083°E / -3.333; 29.083和8°48′S 31°15′E / 8.800°S 31.250°E / -8.800; 31.250之间地图。是世界第二古老的湖,地质学家研究在2000万年前形成,仅次于贝加尔湖的3000万年,最深处1470米,是世界第二深,也仅次于贝加尔湖。面积32,900平方公里,是世界第六大湖。非洲有四个国家都拥有这个湖的一部分,分别是布隆迪、刚果民主共和国(拥有45%)、坦桑尼亚(拥有41%)和赞比亚。

坦干依喀湖第一次有纪录的发现是在1858年,由欧洲探险家理查·波顿和约翰·斯皮克所纪录。当时这两位探险家为了探索尼罗河的源头而来到东非,后来约翰·斯皮克又继续发现并纪录了另一个更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是尼罗河的源头。

坦干依喀湖位于东非大裂谷区的西部的艾伯丁裂谷,周围被山脉环绕,属于断层湖。是非洲最大的裂谷湖(英语:Rift lake),坦干依喀湖的浅水约占世界可用淡水的18%。坦干依喀湖南北长约679公里,宽度平均是50公里,面积为32900平方公里,包括了1828公里的湖岸线,平均深度570米,最深度位于坦干依喀湖的北部,为1470米,水量约有18900立方公里。其表面温度约为25度,pH平均值为8.4。坦干依喀湖提供了非洲热带动物、水生生物干净的水源,因此周边和湖中的生物种类都相当的丰富,生物学家甚至认为世界上80%的鱼类都曾出现在这个湖中。由于坦干依喀湖的深度及其位于热带的地理位置,因此其中的水不容易进行上下层的对流,湖中深度较深的水称为化石水,属于缺氧水。

坦干依喀湖的下游区域约含盖231000平方公里,流入坦干依喀湖的河川中,最大的是 鲁济济河(Ruzizi River),它从湖的北边流入。另一条则是马拉加拉西河,它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第二大河。从东边流入坦干依喀湖,马拉加拉西河是早期流入坦干依喀湖的河系,上游曾是非洲的刚果河,除了这两条河外,还有很多小河也流进湖中。由坦干依喀湖流出的河川则主要是鲁库加河(英语:Lukuga River),这一条河川最后消失在刚果河流域中。

由于坦干依喀湖高海拔、深度深、河水填充的速度慢、位在火山地区,其流量变化的历史相当复杂。坦干依喀湖以往很少有水流可以流到海中,实务上可称为内流盆地,因为需要在坦干依喀湖的水位较高时,才可能流到鲁库加河(英语:Lukuga River),再流进刚果河。

坦干依喀湖位在热带地区,水分很快蒸发,因此需要在基伏湖经由鲁济济河入水的水量较大时,坦干依喀湖的水位才够高,可以流出到其他地区。坦干依喀湖的水道历史不超过一万二千年,而且因为熔岩流的阻塞,将基伏湖以往经由爱德华湖流到尼罗河水域的水量,分流一部分到坦干依喀湖。古海岸线的证据显示坦干依喀湖的高度曾经比现在要高三百米,而且没有水道流进大海。即使在现在,其流到大海的水流也是间歇性的,当欧洲人1858年第一次到这里时,坦干依喀湖可能还没有水流入海。

坦干依喀湖与邻近湿地是尼罗鳄(包括知名巨鳄古斯塔夫)、罗得西亚侧颈龟、锯齿侧颈龟和东非侧颈盒龟(其栖息在邻近的潟湖中,而非坦干依喀湖)的栖息地。

坦干依喀湖中至少有250种以上属慈鲷科鱼类,和75种非慈鲷科的鱼类。多数都生活在湖底。而鱼类最多的地方则是鲁库加河流出的河口,其中鲤形鲷就至少有2到6种。而掠食性的坦干依喀尖吻鲈(和非洲维多利亚湖边的掠食性尼罗尖吻鲈略有不同)就有4种。在坦干依喀湖中的慈鲷有98%都是湖中特有种。

坦干依喀湖中有相当多特有种无脊椎软体动物,如螃蟹、水蛭、桡足类动物(如剑水蚤)等。

坦干依喀湖中有68种淡水螺类(英语:freshwater snail)(其中45种是特有种)及15种双壳纲(其中8种是特有种)其中许多螺类特别之处是以淡水螺类而言特别厚的外壳,以及独特的外壳,这类的特点其实比较类似海水螺类,因此这些螺类称为thallasoid。所有坦干依喀湖中前鳃亚纲的thallasoid都是特有种。最早人们认为他们和海水螺类有关,后来发现其实没有关系。这些螺类的出现是坦干依喀湖物种高度分化,以及因为有许多食螺鱼类及坦湖蟹科(英语:Platythelphusa)等食螺蟹类带来选择压力的的结果。淡水螺类中有十七个科是坦干依喀湖的特有种,例如Lavigeria、Reymondia、Spekia、Tanganyicia及Tiphobia等。坦干依喀湖不属于thallasoid的螺类约有三十种,但其中只有五种是特有种,例如Ferrissia tanganyicensis及Neothauma tanganyicense,后者是坦干依喀湖最大的螺类,其贝壳常为一些鱼类的住处。

坦干依喀湖为湖边的100多万居民提供了25%至40%蛋白质来源,整个湖约有45000的渔场和800个小港口。坦干依喀湖附近有十万人和渔业有关,分布在将近八百个地区。

坦干依喀湖的鱼也透过东非出口到世界各国,1950年代就已经发展了商业化的捕鱼业,1995年估计渔获量约有180000吨。然而这并非最兴旺的时期,过去渔获量最大的时期是1980年代,后来因为远洋鱼业的进口,坦干依喀湖周边的渔业量就渐渐减少了。

坦干依喀湖第一次有纪录的发现是在1858年,由欧洲探险家理查·波顿和约翰·斯皮克所纪录。后来大卫·李文斯顿也曾经过湖边,他注意到坦干依喀湖南部的名称Liemba,可能来自Fipa语(英语:Fipa language),在1927年将一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德国船只Graf von Götzen命名为Liemba,也就是MV Liemba,现在还在坦干依喀湖航行。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干依喀湖战役(英语:Battle for Lake Tanganyika)就是发生在坦干依喀湖。

德国的Graf von Götzen号得名自德属东非的总督古斯塔夫·阿道夫·冯·格岑(英语:Gustav Adolf von Götzen),因为这艘船,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完全控制了坦干依喀湖,德国利用Graf von Götzen载送人员及物资过湖,并且以此为基地,可以向协约国的军队发动奇袭。

后来对协约国军队而言,很重要的是夺取坦干依喀湖的控制权。在英国海军少校杰弗里·斯派塞-西蒙森(英语:Geoffrey Spicer-Simson)的指挥下,协约国军队将HMS Mimi及HMS Toutou两艘汽艇由英国带到坦干依喀湖,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间经过铁路、公路及河流,最后到达坦干依喀湖西岸的Albertville(后来在1971年改名为卡莱米)。这两艘汽艇在1915年的12月发动了对德军的奇袭,掳获了炮舰Kingani,魏斯曼号(英语:Hedwig von Wissmann (steamship))在1916年二月沉没,因此Graf von Götzen号成为德军唯一可以控制坦干依喀湖的船只。

2010年5月16日法国科学家表示,坦干依喀湖目前温度达1500年以来最高温,数百万人糊口的渔业受到威胁。探钻沉积层可以看到数世纪以来的气候变迁,从核心取得的证据显示,坦干依喀湖的湖面温度达摄氏26度,研究报告指出,这是自公元5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高温。水温变暖会降低湖内生物多样性。因水面温度越高,来自湖底的冰冷水流越难将之冷却,无法把养分带给食物链第一个环节,最终影响商业鱼种。估计在布隆迪、坦桑尼亚、赞比亚与刚果民主共和国,共有1000万靠坦干依喀湖作为饮用水与捕鱼之人皆将受到影响。

有两艘载人及载客的渡轮在航行在坦干依喀湖东岸,MV Liemba号(英语:MV Liemba)是在基戈马和姆普隆古之间,而MV Mwongozo号(英语:MV Mwongozo)是在基戈马和布琼布拉之间。

2014年12月12日,渡轮MV Mutambala号在坦干依喀湖沉没,死亡人数超过120人。

相关

  • 杨梅区杨梅区(台湾客家语四县腔:iongˇ moiˇ kiˊ;海陆腔:rhong moi kiˋ;饶平腔:rhiong moi kiˇ)位于中华民国桃园市南部,现今最大住民族群为客家族群。可分为杨梅、埔心、富冈、高山顶
  • 熏鲑鱼熏鲑鱼,亦称 烟三文鱼, 为西餐常见的一种餐点,烹调方式为将生鲑鱼肉用以生火烟薰至半熟。常见之配料有橄榄、 洋葱、柠檬等。以约37 °C的生烟慢熏。
  • 蜘蛛猴蜘蛛猴属(学名:Ateles),统称为蜘蛛猴或蜘蛛猿,蜘蛛猴科的一属,生活于墨西哥以南到巴西的南部到巴西的中南美洲广大地区的热带雨林中。与绒毛蛛猴属是近亲。是一种很难捕捉的小型动
  • 水口浦站水口浦站(韩语:수구포역)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咸镜北道稳城郡的一个铁路车站,属于咸北线。咸北线
  • 欧仁·奥古斯丁·洛斯特欧仁·奥古斯丁·洛斯特(法语:Eugène Augustin Lauste,1857年1月17日-1935年6月27日),法国发明家,曾在爱迪生实验室担任威廉·肯尼迪·迪克森的助手并参与了活动电影放映机的发明
  • EAU DE VIXX《EAU DE VIXX》是韩国的男子组合VIXX第三张韩语正规专辑,于2018年4月17日发行,主打歌曲为《香》(향)。2018年3月12日,Jellyfish娱乐透露VIXX将在4月发表正规专辑,到3月30日官方公
  • 林宏司林宏司(Hayashi Kōji),日本电视剧的编剧。毕业于关西学院大学。曾在出版社工作过,2000年以‘涙をふいて’一作作为编剧出道。擅长描写专业领域的故事。
  • 艾元征艾元征(1624年-1676年),字长人,号允洽,山东济阳县人。清初政治人物。艾元征于顺治三年(1646年)中式丙戌科三甲第二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弘文院检讨。顺治十五年,升任礼部右侍郎。顺
  • 裴德盛裴德盛(丹麦语:Friis Arne Petersen,直译弗里斯·阿尔内·彼得森,1952年-),丹麦外交官,历任丹麦王国驻美国大使、驻华大使。裴德盛1952年生于丹麦北部城镇斯卡恩。1978年6月毕业于哥
  • 里斯托·吕蒂里斯托·海基·吕蒂(芬兰语:Risto Heikki Ryti,1889年2月3日胡伊蒂宁 - 1956年10月25日赫尔辛基),芬兰政治家,芬兰民族进步党成员,曾任芬兰总理和芬兰总统。1941年6月25日带领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