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霜王卑路斯一世

✍ dations ◷ 2025-05-07 20:43:25 #贵霜王卑路斯一世

君主头像,四周刻有巴列维文字:“崇拜马兹达的大贵霜君主卑路斯”。

贵霜王卑路斯一世(巴克特里亚语:)是贵霜-萨珊王国(英语:Kushano-Sasanian Kingdom)的贵霜王(英语:Kushanshah)(245-275年),为贵霜王阿尔达希尔一世(英语:Ardashir I Kushanshah)的继任者。他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统治者,曾于巴尔赫、赫拉特及健驮逻三地铸造钱币。在他的统治下,贵霜-萨珊王国的版图进一步向西伸延,并将衰弱的贵霜帝国推往北印度的马图拉。

贵霜王卑路斯一世的王位于275年,由贵霜王霍尔木兹一世(英语:Hormizd I Kushanshah)所继任。

“卑路斯”是一个中古波斯语名字,解作“胜利的”。值得注意的是,贵霜王卑路斯一世是萨珊家族(英语:Sasanian dynasty)中首名使用此名字的统治者。数世纪后,这个名字又被萨珊王朝的皇室家族所使用——卑路斯一世(r. 459–484年)正为第一人。

“贵霜-萨珊”(Kushano-Sasanian)是现代学者使用的一个历史学用语,指于巴克特里亚地区(最终亦包括喀布里斯坦和健驮逻)取代贵霜帝国的君主朝代。据历史学家戈达德·雷扎哈尼(英语:Khodadad Rezakhani)指出,该朝代看似是萨珊家族的一个年轻分支,且可能是其中一名萨珊王中之王的后代之一。它是由贵霜王阿尔达希尔一世(英语:Ardashir I Kushanshah)(r. 230–245年)于接受首任萨珊王中之王阿尔达希尔一世后所创立的。贵霜-萨珊人在使用“贵霜王(英语:Kushanshah)”()一词时,采用一种与贵霜人相同的方式,从中展现了与祖先的一脉相承。卑路斯于245年成为贵霜王。

卑路斯与其前任者贵霜王阿尔达希尔一世一样,在其钱币上称呼自己为“伟大的贵霜君主”(Great Kushan King)和“祆教神”(Mazdean lord)。在卑路斯一些较为稀有、于赫拉特()铸造的钱币(“授予问题”)中,正面以巴列维语刻着“”(解作“崇拜马兹达的大贵霜君主卑路斯”)字样。在钱币背面,可看到卑路斯站在左边,面对着从宝座上站起来的阿娜希塔(英语:Anahita)。卑路斯在祭坛上手持授勋花环,并举起左手,做出祝福的手势。阿娜希塔手上亦拿着一个授勋花环和一支节杖。

卑路斯的统治象征着贵霜-萨珊币的转变,它变得与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非常相似。他是首位基于贵霜模型(Kushan model)发行钱币的贵霜-萨珊王国统治者。卑路斯的金币往往倾向于呈杯状(英语:Scyphate),并模仿贵霜统治者韦苏提婆一世(英语:Vasudeva I)的设计。这些钱币通常于兴都库什山脉以北巴克特里亚的巴尔赫铸造。

这种新的钱币类型在视觉上虽然与贵霜币几近一模一样,但作出了一些特殊的调整。卑路斯钱币的正面刻画了他身穿贵霜盔甲,站在祭坛上做祭品;与此同时,他右手握着一支矛(雷扎哈尼将盔甲的风格形容为萨珊式服装(英语:Sasanian dress))。钱币中亦包含数种符号:祭坛上的三叉戟(通常被解读成君主身后的南迪帕达(英语:Nandipada)标志)和于双腿之间的卍字。统治者的右旁、近地面的位置亦刻有一个婆罗米文字母。钱币正面四周刻有巴克特里亚语文字(由下午2时正开始):(“大贵霜君主卑路斯”)在这一点上,卑路斯与其前任者阿尔达希尔一世一样,称呼自己为“大贵霜君主”。

钱币反面饰有具贵霜风格的贵霜神厄修(英语:Oesho)(在相应的贵霜钱币上则为巴克特里亚语“Οηϸο”),利用印度神灵湿婆的特性,站在公牛南迪前面,并手持三叉戟和王冠(diadem)。这种新的反面取代了过往于贵霜-萨珊钱币上所刻画的祆教神灵密特拉(英语:Mithra)或阿娜希塔。在卑路斯的贵霜式钱币中,虽然神的刻画方式在目测上与贵霜币上的甚为相似,但钱币上的刻字并不再是贵霜语“厄修”(Οηϸο),而是以巴克特里亚语刻字“ορςοανδο ιαςοδο”或“BΟPZAΟANΔΟ IAZAΔΟ”(“崇高的神”)所取代。

卑路斯除了于贵霜-萨珊王国的主要基地巴克特里亚铸造钱币外,亦曾于健驮逻及巴格拉姆(且很可能于白沙瓦)铸造钱币。贵霜-萨珊人正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将贵霜人逐出健驮逻,将他们推向北印度的马图拉(正为他们的权力从国王贬至地方王子之地)。故此,卑路斯为首位于兴都库什山脉以南铸造钱币的萨珊统治者,并因数度叠印萨珊统治者迦腻色伽二世(英语:Kanishka II)的钱币而为人所知。

在卑路斯统治时期(约262年),萨珊王中之王沙普尔一世(r. 240–270年)刻下了祆教天房铭文(英语:Shapur I's inscription at the Ka'ba-ye Zartosht)(Ka'ba-ye Zartosht inscription)。在铭文中,沙普尔一世宣称自己是数个地区(包括贵霜-萨珊地区)的宗主:

⋯崇拜马兹达的主,沙普尔,伊朗和安-伊朗(An-Iran)的王中之王⋯(我)是伊朗(Ērānšahr)领地的主人,拥有帕尔斯、帕提亚⋯印度斯坦(Hindestan),贵霜王朝的领地乃至白沙瓦的界限,以及卡什(Kash)、粟特和查希斯坦。

然而,据雷扎哈尼指出,贵霜-萨珊人似乎太强大,不可能单纯是萨珊人的首长,而他们的存在“很可能反映了萨珊人早期对安息帝国的帝国环境之延续,作为萨珊王室的一个盟友,但又是自治的干将分支(cadet branch)”。据历史学家理查德·佩恩(Richard Payne)所说,“贵霜-萨珊子王国乃由代表萨珊王中之王的巴尔赫所统治”。275年,卑路斯的王位由王中之王(r. 271–274年)的儿子贵霜王霍尔木兹一世(英语:Hormizd I Kushanshah)所继任。

相关

  • 脂多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是一大型分子油脂和多糖由共价键相连组成的。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提供并保持细菌结构的完整性,保护细菌的细胞膜抵抗某些化学
  • 希尔德里克三世希尔德里克三世(法语:Childeric III,714年-754年),743年2月15日—751年11月22日在位,法兰克国王,可能是希尔佩里克二世或提乌德里克四世之子。他是墨洛温王朝的最后一个国王,被创建加
  • 小发夹RNA小发夹RNA(英语:short hairpin RNA,缩写shRNA)是一种形成急转弯(hairpin turn)结构的RNA序列,可以经由RNA干扰(RNAi)使基因表现沉默化。shRNA可利用载体导入细胞当中,并借由U6启动子来
  • 红果薄柱草红果薄柱草(学名:)为茜草科薄柱草属下的一个种。
  • 夜莺 (童话)《夜莺》(丹麦语:Nattergalen,英语:The Nightingale)是安徒生童话中的著名童话,1843年发表于《New Fairy Tales》。普遍认为这个故事受作者对歌剧歌手珍妮·林德(有“瑞典夜莺”之
  • 朱马特·哈吉·亚当朱马特·哈吉·亚当(Jumaat Haji Adam,1956年-)是专业于猪笼草属食虫植物的植物学家和分类学家。亚当已描述了大量的猪笼草类群,大多数是与C·C·威尔科克合作进行的,其中的物种包
  • 奥古斯特·库别兹克奥古斯特·库别兹克(德语:August Kubizek,1888年8月3日-1956年10月23日)是希特勒青年时期的好友和室友。1955年他出版了一本《我认识的青年希特勒》( The Young Hitler I knew)的书
  • 常遇春常遇春像,取自清代上官周《晚笑堂画传》常遇春(1330年-1369年8月9日),字伯仁,号燕衡。祖籍南直隶怀远(今属安徽),和阳(和州,今安徽和县)人,明朝开国军事大将。本封鄂国公,追封开平王,谥忠武
  • 身段身段为中国戏曲中,演员透过象征性的姿态及动作,交代剧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时空的改变及剧情的发展。以粤剧或京剧为例子,基本身段包括:站相、台步、七星步、指掌、云掌、亮相、
  • 拿度拿度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