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溪

✍ dations ◷ 2025-10-22 08:50:05 #曾文溪
曾文溪位于台湾南部,是全台湾第四长的河流,属于中央管河川。曾文溪发源于嘉义县阿里山乡的东水山。流经台南市楠西区、玉井区、大内区、山上区、善化区、官田区、麻豆区、安定区、西港区、七股区、最后在安南区和七股区之间,流入台湾海峡,全长138.5公里,流域面积1,176.7平方公里,源头海拔高2,440米,其主要支流有塔乃库溪、普亚女溪、草兰溪、后堀溪、菜寮溪、官田溪等。历史上曾文溪频频改道,被居民戏称是“青瞑蛇”。昭和十三年(1938年)堤防竣工之后,河道趋于固定。台南市常以曾文溪为分界,划分溪北、溪南地区。溪南地区似近都会区型态,以原台南省辖市为中心;溪北则较近农村,中心聚落为原台南县政府所在地-新营,在生活圈及文化上与嘉义都会区关系密切。曾文溪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全台湾最大的水库曾文水库,即在曾文溪上游,此外,在曾文溪的支流上,尚有南化水库及乌山头水库等,除了供水发电之外,也都成为重要的观光景点。此外,由于曾文溪挟带砂石与生物碎屑在出海口沉积,提供了大量养分,因而蕴育了河口地区丰富的底栖生物与浮游生物,也吸引了大批水鸟在此处栖息。著名的珍贵鸟类黑面琵鹭即栖息在曾文溪河口北岸,因此设有七股黑面琵鹭保护区。台湾第八座国家公园台江国家公园范围也包括曾文溪口。在荷兰时期,曾文溪在欧洲古地图上记为“River Soulang”(萧垅溪),另外也有称为“Zant River”(砂河):128。而根据《诸罗县志》记载,当时的曾文溪在上游到石仔濑(在大内区)这段称为“湾里溪”,往西到萧垅渡这段叫“加拔溪”,再往西到入海这段称为“欧汪溪”:128、129。至于“曾文”之名的由来,在连横《雅堂文集》中有记载相传是荷兰时期有一个名叫“曾文”在此开垦,并设置渡口,该溪因此得名:129、130。《大台南的河川》一书则认为是道光三年(1823年)曾文溪改道后,溪上出现了重要渡口“罾门渡”,湾里溪因而改称罾门溪:131。之后因发音相似,又有记做“层门”,后来再变成“曾文溪”:131。早期的曾文溪改道频仍,没有固定的流路而迫使下游附近村落迁居,1930年的日治时期才开始有系统的治理,自纵贯铁路桥以下至河口之间的两岸筑堤以约束水流,才有今日曾文溪的面貌。治水计划整体于1939年大功告成,目前在台19线西港大桥下游北岸尚立有“曾文溪治水工事纪念碑”,叙明完成两岸堤防长达39公里。以下由下游至源头列出水系主要河川,其中粗体字为主流河道: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

相关

  • 骨折骨折(英语:Bone fracture)是指骨骼的连续性有部分或全部断裂的医学状况。情况严重时,骨骼可能碎成数块。骨折可以是强力的撞击或压力导致;在某些骨骼弱化的医学状况下(如骨质疏松
  • 贝萨里翁贝萨里翁(Βασίλειος Βησσαρίων,Basilios Bessarion,1403年1月2日-1472年11月18日)文艺复兴时拜占廷人文主义学者,天主教会君士坦丁堡宗主教(1459年-1472年)。有时
  • 逻辑学家逻辑学家是学术研究主题为逻辑学的哲学家,数学家或其他人。下面按姓氏的英语的字母顺序列出著名的逻辑学家。
  • 发芽发芽(英语:Germination,亦称为萌发)是指植物从种子中发出及真菌从孢子中发出的过程,之后它们开始生长。发芽最常见例子就是对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的种子进行催芽而形成幼苗。然而,
  • 六角状在几何学中,六边形是指有六条边和六个顶点的多边形,其内角和为720度。六边形有很多种,其中对称性最高的是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是一种可以使用尺规作图的六边形,也可以拼满平面,因
  • 革命德意志1848-1849年革命(德语:Deutsche Revolution 1848/1849),其最初阶段亦被称作三月革命(德语:Märzrevolution),原本是在1848年于诸多欧洲国家爆发的大规模革命的一部分。它们是
  • 开曼群岛2019冠状病毒病开曼群岛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开曼群岛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12日,开曼群岛宣布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为意大利游客,2月29日由于严重心脏问
  • 蓓尔美尔蓓尔美尔(Pall Mall)是伦敦西敏市的一条街道,与林荫路平行。它西起于圣詹姆士街(英语:St James's Street)(St. James's Street),途径滑铁卢坊(Waterloo Place),东止于干草市场街。此后延
  • 复活节岛复活节岛(西班牙语:Isla de Pascua、拉帕努伊语:Rapa Nui),另有依照英语音译为伊斯特岛(Easter Island),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位于智利以西外海约3600到3700千米处,坐标为27°09′S
  • 斩首斩首,亦称砍头、杀头或开刀问斩,是死刑的一种,即将人的头部砍去。斩首的历史相当长,古代多国均有斩首的刑罚,与绞刑一类有相当长历史的刑罚一样。常用的斩首工具有:斧、剑、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