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盗龙属(属名:,意为“暹罗的盗贼”)是鲨齿龙类兽脚恐龙已灭绝的一属,生存于早白垩世阿普第期,化石发现于泰国那空叻差是玛府中部的阔瓜组(英语:Khok Kruat Formation),是东南亚已知第一个明确命名的鲨齿龙类。
2007年至2009年期间,日本-泰国恐龙项目在那空叻差是玛府缪昂那空叻差是玛区(英语:Mueang Nakhon Ratchasima District)苏兰拉里分区(英语:Suranaree Subdistrict)的班沙潘欣村进行,这次挖掘所取得的发现包括一种全新的兽脚类骨骼。
2019年,模式种苏氏暹罗盗龙()由端苏达·科塔洛文(Duangsuda Chotchaloemwon)、服部哲(Soki Hattori)、埃莱娜·科斯塔(Elena Cuesta)、普拉图宁·金塔萨库尔(Pratueng Jintasakul)、柴田正十(Masateru Shibata)和东阳一(Yoichi Azuma)等人命名、叙述。属名取自泰国的旧称“暹罗”和拉丁语单词(意为“盗贼”)。种名纪念苏瓦特·利普塔潘洛普(英语:Suwat Liptapanlop),他支持了东北石化木材和矿产资源研究所(Northeastern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ified Wood and Mineral Resources)的科研工作。
正模标本NRRU-F01020008发现于阿普第阶的阔瓜组,由一个包括上隅骨和部分关节的右后下颌组成。其它归类于该属的材料包括至少三具单独遗骸,主要由颅骨和下颌碎片以及一个手爪骨、三个颈椎、两个坐骨(不完整)、一个尾椎、两个背椎椎体、一个神经棘、部分胫骨以及一个(左脚)趾骨组成。
暹罗盗龙的体长估计为26英尺(7.9米)。
描述作者指出了暹罗盗龙的一些显著特征,相对于异特龙超科,这些皆是该属的自衍征,即独特的衍生特征。颧骨下缘笔直,而非凸起或边缘起伏。颧骨前支(front branch)很高,甚至突出于眼眶之下。上隅骨在其骨架(bone shelf)后部有一椭圆形深凹和四个后上隅骨孔,而其他兽脚亚目最多有两个。一个狭长的凹槽沿上隅骨和前关节骨(英语:prearticular bone)之间的骨缝(bonesuture)延伸。关节和前关节之间的骨缝的切口被一个孔(foramina)穿过。前颈椎带有一个额外的气腔,挖空了位于下肋骨(lower rib)接触处的椎体横突(parapophysis)。颈椎和后脊椎骨在神经棘底部有成对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