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史,记录中国地区水利活动历史。司马迁《河渠书》中记述了上自大禹治水。中国水灾频仍,商朝的五次迁都均为水患所致,其中又以黄河最为暴虐,很早就成了中国水利防治的重点。
《史记·河渠书》中最早的记述:西门豹开漳水十二渠。“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秦王政元年(246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修建,引泾水入洛河,故名郑国渠,可浇灌关中农田四万余顷。
汉朝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致力于治理黄河。有召信臣、王景等水利专家。永平十二年夏四月,王景与王吴率数十万民工,“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改善了汴口水门工程。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所有工程完成,“虽简省役费,然犹以百亿计”。永平十五年,王景随帝东巡,行至无盐(今山东东平东南),汉明帝嘉奖他的治河功绩,拜为河堤谒者。
左内史倪宽曾上书“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元鼎六年(前111年),穿凿六辅渠。
太始二年于郑国渠之南方,穿渠引泾水,名白渠。与郑国渠统称郑白渠。
京杭大运河的全面成型是在隋朝。隋炀帝时陆续开凿四条运河,分别为通济渠、邗沟、永济渠、江南河,全长二千五百多公里。《隋书》载:“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黄鞠修隧道水利工程。
潘季驯四次治理黄河,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他主张综合治理黄河下游。认为黄河运河相通,治理了黄河也就保护了运河,黄河淮河相汇,治淮也就是治黄,既不能离开治黄谈保运,也不能抛开治淮谈治黄。他指出,黄河下游善徙的主要原因,在于水漫沙壅。因此治理上应筑堤束水,借水刷沙。
明末清初,河道年久失修,灾害连年,叠有黄河夺淮之事。康熙年间,奖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使得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在亲政之初,即以“朕自听政以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夙夜廑念。”康熙帝六次南巡,均以巡视河工为首要。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帝敕谕安徽巡抚靳辅总督河道,靳辅“周度形势,博采众论,为八疏同日上之”。靳辅指出:“清口以下不浚筑,则黄淮无归,清口以上不凿引河,则淮河不畅。高堰之决口不尽封塞,则淮分而刷黄不力,黄必内灌,而下流清水潭亦危。且黄河南岸不提,则高堰仍有隐忧,北岸不提,山以东必遭冲溃。故筑堤岸,疏下流,塞决口,但有先后,无缓急。今不为一劳永逸之计,屡筑屡圮,势将何所底止。”并借用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治河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