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A-1

✍ dations ◷ 2025-09-14 05:23:39 #LFA-1
淋巴球功能性抗原1(英文:Lymphocyte function-associated antigen 1, LFA-1)是淋巴球上的细胞黏附分子,属于黏附分子中整合素(integrin)超家族。 LFA-1对淋巴球的迁移很重要,能帮助淋巴球离开血流并进入组织。LFA-1亦能帮忙减缓中性球的流速好让表皮细胞能抓住他们。 此外,LFA-1也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胞杀过程、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的抗体调节胞杀作用。自2007年起,已经发现了LFA-1的6个配体:ICAM-1(英语:ICAM-1)、ICAM-2(英语:ICAM-2)、ICAM-3、ICAM-4、ICAM-5和JAM-A 。最近显示LFA-1与ICAM-1的互动能刺激T细胞分化的传讯途径。LFA-1的结构是两个非共价键结合的次单体组成的异二聚体糖蛋白。LFA-1的两个次单体分别是α次单体与β次单体,α次单体一开始被命名为aL(在1983年时),又名CD11a,β次单体则另称B2或CD18,B2存在于所有整合黏附素中。所以LFA-1又称CD11aCD18。ICAM的结合位在α次单体上的I-蛋白质域。因为I-蛋白质域上有双价阳离子,所以这个特定结合位通常被称作金属离子依赖型黏附区(metal-ion dependent adhesion site, MIDAS)。在非活化状态下,LFA-1呈现弯曲状构型,对ICAM的结合活性也很低,因为弯曲状构型埋藏了MIDAS。 趋化因子会刺激LFA-1的活化过程。LFA-1的活化过程起自胞内G蛋白Rap1的活化。Rap1协助解除LFA-1的α与β次单体间的束缚,导致半延伸状态。这个构型改变会刺激蛋白质聚集并组成一活化复合体,这个活化复合体会再松动α与β次单体。化学趋化因子也会刺激β次单体上的类I蛋白质域,使β次单体上的MIDAS结合到α次单体上的I蛋白质域的谷氨酸。这个结合过程会使β次单体拉下I蛋白质体的7螺旋,暴露出α次单体上的MIDAS,以利结合。这会使LFA-1经历构型改变至完整延伸状态。这种活化LFA-1的过程被称作“inside-out”传讯,能使LFA-1借由构型改变切换结合的亲和力。细胞黏附因子的早期发现包含使用单克隆抗体来抑制细胞黏附的过程,那些会与单克隆抗体结合的抗原被认为是细胞辨识过程中的重要分子。这些实验产生了一个名词:整合黏附素,描述这些蛋白质在细胞黏附过程及细胞外基质(ECM)和细胞骨架的跨模交互作用中的整合角色。LFA-1这种白血球整合黏附素首先由Timothy Springer在1980年代于老鼠中发现。白血球黏附缺乏症(英语:Leukocyte Adhesion Deficiency)(LAD)是一种体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自体免疫疾病,起因于表面重要黏附分子(包含LFA-1)的缺失 。这种缺失会影响到白血球 ,造成无效的白血球迁移与吞噬作用。LAD的患者通常中性球的功能低落。LAD的其中一种亚型,LAD1,是起因于缺乏有β次单体的整合黏附素,包含LFA-1。LAD1的常见症状是反复的细菌感染、伤口愈合失败、化脓和粒细胞增生(granulocytosis)。CD11和CD18的低表现量也是LAD1的成因,CD11位在第16对染色体上而CD18在第21对上。

相关

  • 酮康唑酮康唑(英语:Ketoconazole)又称里素劳、康特、酶康灵、尼唑拉、酮基咪唑等,化学名称为1-乙酰基-4-〔4-〔2-(2,4-二氯苯基)-2(1H-咪唑-1-甲基)-1,3-二氧戊环-4-甲氧基〕苯基〕-哌嗪,CAS
  • 比得哥什比得哥什(波兰语:Bydgoszcz,德语:Bromberg,音译“布龙贝格”,拉丁语:Bydgostia)是波兰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巴达河和维斯瓦河之上,人口369,151人(2004年)。自1999年起该市是库亚维-波美
  • 伊丽莎白·安斯康姆伊丽莎白·安斯康姆(Gertrude Elizabeth Margaret Anscombe 1919年3月18日-2001年1月5日),英国著名分析哲学家,师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功利主义 · 归结主义 · 义务论 
  • CDK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或周期素依赖性激酶(英语: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是一个蛋白质激酶家族,因其在细胞周期中的调控作用而首次被发现,该蛋白家族也涉及转录调控、mRNA加工
  • 海牛海牛目(学名:Sirenia)在海洋哺乳动物中是相当特殊的一群,所属物种均为植食性,以海草与其他水生植物为食。现存共有四种海牛目动物,分为两个科:海牛科(Trichechidae)及儒艮科(Dugongida
  • 埃文斯马丁·约翰·埃文斯爵士(英语:Sir Martin John Evans,1941年1月1日-),英国科学家,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1963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并在1969于伦敦大学学院获得博士学
  • Cusub2/subO氧化亚铜是一价铜的氧化物,分子式为Cu2O,红色至红褐色结晶或粉末。它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但可溶于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铵溶液。溶于浓氨溶液形成无色配合物Cu(NH3)2+,其在空气
  • 释放甲状腺激素(英语:thyroid hormones)是由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的酪氨酸碘化物。主要是四碘甲腺原氨酸(又名甲状腺素,缩写为T4)和三碘甲腺原氨酸(缩写为T3),此外,还有少量逆-三碘甲腺
  • 毒鼠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tetramethylenedisulfotetramine,TETS),俗称毒鼠强,纯品为白色轻质粉末,无嗅,经乙酸重结晶后呈立方晶体状。溶于苯,微溶于二甲基亚砜(DMSO)、乙酸和丙酮,难溶于乙醇,
  • 吴茵吴茵(1909年8月2日-1991年4月10日),女,江苏吴县人,生于天津,中国电影与话剧演员,她一生共演出了45部电影和48个舞台剧。以扮演老年妇女形象著称,被誉为中国影坛“第一老太婆”。吴茵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