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盘俗称拼盘,有盖的攒盘又称攒盒,为汉字文化圈用于盛放组合式菜或各类果品糕点的传统器具。又由于“攒”与“全”同音,常写作全盒,有了“十全十美”的意思,于是也常用于喜庆场合。
攒盘前身是圆形多子槅,早于东晋出现 。而以多个器具组合而成的攒盘则出现于明代晚期,盛行于清代康熙年间,多施三彩或五彩。后来传至朝鲜、越南、琉球、日本等地,朝鲜称为攒盒(朝鲜语:찬합/攢盒)或折坂((朝鲜语:절판/折坂),越南称为部�đựng(越南语:Bộ khay đựng/部�đựng)、部�đựng(越南语:Bộ đĩa đựng/部�đựng)、部盒đựng(越南语:Bộ hộp đựng/盒đựng)。现仍广泛使用,并流传至世界各地。初期的攒盘由形状不同、数目不等的瓷制小盘拼凑而成(小盘少则五个,多则二十几个),形状有圆形、四方、六方、八方形,乃至梅花形、莲花形、葵花形、菱花形、牡丹花形和叶形等。其中一个小盘在中央,其余围绕中央小盘。
后来有些攒盘又回到多子槅形式,各小盘不能拆开。传统的攒盘除瓷器外,还有纸张胎、木胎的漆器,金属器,珐琅器等,现代的有些是塑胶、玻璃制造。
按照习俗,每家人在新春期间都会准备一个全盒。有人拜年到访时用作款客之用。中国南方人、越南人、琉球人会在里面放各式糖果或糕点,多数还放有一封利市及一个大桔,意思是大吉大利。中国北方人、朝鲜人会放五辛在周围的格,中间放粉皮,称为五辛盘,后来演变成春饼和春卷。
中国四川传统食品九色攒盒、朝鲜半岛的传统食品九节坂,琉球传统食品东道盆(日语:東道盆)都以攒盒为盛器。
现代塑胶制中式攒盒,放上新春糖果,常被称为全盒
以韩国漆器攒盘为容器的九节坂
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时期的双层螺钿漆器春盛攒盒
现代西方陶瓷攒盘
现代玻璃攒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