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动物群

✍ dations ◷ 2025-07-11 14:14:59 #化石,台湾考古学,台湾海峡,更新世动物,古生物学,古生物群,澎湖县

澎湖动物群是1975年在澎湖水道的海底捞起被发现,这些动物的化石包括了古菱齿象、古虾夷鹿、日本古鹿、梅氏四不像、普氏野马、德氏水牛、长须山羊、野猪、老虎、斑鬣狗、海豚、长须鲸、长江鳄、龟鳖等比较北方型的温带草原动物,其中尤以体型较大的古菱齿象、水牛头骨和肢骨占绝大多数。古动物群的命名在生物地层学上以最接近的地名为原则,所以在水道所捞获的动物化石称之为“澎湖动物群”。

在年代鉴定上,澎湖动物群距今约4万年至1万年前,属于更新世晚期;此时正值冰河期,台湾海峡的海面下降了50米以上,因此台湾滩浮出了海面而成为一片温带的大草原。从淡水鳄鱼和龟鳖的发现可以证明,陆地哺乳动物都仅限于左岸,海洋哺乳动物不包括在动物群里面。除了哺乳动物化石之外,也发现少量的智人股骨及具有明显人工砍痕的四不像鹿角,暗示当时的左岸可能已有人类活动,对于中国旧石器时代晚期智人采食对象及方法,以及两岸史前人类迁移的模式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

相关

  • CAV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又称柯萨奇病毒,分类上属于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的成员之一,依感染新生幼鼠之临床症状与组织病理特性分成A
  • 土壤力学土壤力学是应用土壤物理学(英语:Soil physics)和工程力学方法来研究土的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土壤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和土体,包括人工土体和自然土体,以及与
  • 哈德克努特哈德克努特(Hardeknud,意为强壮的克努特;1018年-1042年6月8日),也被后世称为丹麦的克努特三世(Knud 3.)和英格兰的克努特二世(Canute II),1035年至1042年间为丹麦国王,1040至1042年间为
  • 南亚运动会南亚运动会(英文:South Asian Games),是南亚地区综合性运动会,两年一度。首届南亚运动会于1984年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举行。南亚运动会参赛国家和地区均为南亚体育理事会(South Asi
  • ATCvet代码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1143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连昭慈连昭慈(1982年7月27日-),台湾节目主持人。出生于台北,现任华视新闻主播、《华视新闻杂志》主持人,采访制作的专题报导获得许多奖项。高中曾参加校内歌唱比赛,获第三名。
  • 藏狼藏狼(学名:Canis lupus chanco)也称中国狼,是狼的一个亚种,分布于中亚、蒙古、中国北部、朝鲜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地区等地。曾经与蒙古狼被认定为同一种。体长1.5~1.7米,高68~76厘米
  • 二氨基庚二酸二氨基庚二酸(DAP)是一种α-氨基酸。它是赖氨酸的ε-羧基衍生物。二氨基庚二酸是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在构成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的肽聚糖链上常常可以发现它的
  • 联合国会旗联合国会旗,亦称联合国旗,启用于1946年12月7日,以蓝色为底,中央的白色标志同时为联合国标志。标志主题为采用方位等距投影(英语:Azimuthal equidistant projection)绘制、从北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