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传习所

✍ dations ◷ 2025-08-09 03:36:34 #国语传习所
国语传习所是1896年到1898年,台湾日治时期的台湾总督府于台湾实施的基础教育学制与场所。此学制或场所的制定或设立,确定日本统治者对台湾在“放任驱逐”与“同化”两教育政策中,选择了后者。国语传习所也成为台湾首个西式教育的学校,更成为后来公学校的前身。因当时台湾已属日本领土,国语传习所一词中的“国语”即为日本语。1895年日本接收台湾后,积极就台湾教育制度研拟未来发展方向。在设立芝山岩学务部学堂受阻与六氏先生事件后,台湾总督府并没有放弃普及日语的施政重点。根据台湾总督府第一任学务部长伊泽修二发表的《台湾教育意见书》表示,日本统治台湾之后,最重要工作正是普及日语,因此,所有对台湾总督府的教育制度研拟,也继续以此为目标。1896年6月22日,台湾总督府依据1896年3月31日公布的“台湾总督府直辖诸学校官制”(敕令第94号)发布“国语传习所规则”(府令第15号),确定在全台各地教导日语的学习场所。其学制基本上仿照西式教育,教授国语,唱游,数理。1896年9月总督府公布《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规则》。传习所设立之初,台人参加者并不踊跃。不过总督府以免学费为号召,加上台湾人民生活的日语需求越来越多,所以参与的台籍学童越来越多。1898年,台湾总督府将实施颇有成效的国语传习所改制为公学校。国语传习所分成甲乙两科,其差异如下:11:1896年头一年共设立14间国语传习所,分别为:次年1897年增设2间国语传习所,分别为:

相关

  • 科学分类法生物分类法(英语:Taxonomy),åˆç§°ç§‘学分类法,是用生物分类å­
  • 本雅病毒科沙状病毒科 汉他病毒科 内罗毕病毒科(英语:Nairoviridae) 番茄斑萎病病毒科(英语:Tospoviridae) Phenuiviridae(英语:Phenuiviridae)本雅病毒目(Bunyavirales),又译为布尼亚病毒目,属于有
  • 干部,为汉字索引里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五十一个(在三划部首中列为第二十二个)。干部通常是从下、左、右方及中间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干部。1
  • GNAGNA全名Glycerol nucleic acid,中文直译甘油核酸。是一种与DNA或RNA相似的化学物质,但组成物有所不同。并不存在任何目前已知的自然界生物体内。GNA的骨架是由许多重复的甘油(D
  • 五边石墨烯五边石墨烯是一种假设的碳的同素异形体。其分子结构以五边形组成,形似开罗五边形镶嵌。这种形态建基于分析和模拟,在2014年被提出。进一步的计算显示纯粹以此形态存在的碳是不
  • 伪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伪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属于另一种单层柱状上皮的变异,细胞皆具有纤毛,又可以称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所以称做伪复层是因为其在切片下看起来细胞好像多于一层所造成的错误观念
  • 北虏南倭北虏南倭是明朝嘉靖帝年间,中国南北边疆的两大外患。北虏指的是北部的蒙古,南倭指的是东南沿海的倭寇。终嘉靖之世,举国上下都为之困扰,面对外患的过程中也暴露了很多明朝积存的
  • 首字母缩略字首字母缩略字(英语:Acronym)是将相关词句的第一个字母缩写而组合成一个新字。 “首字母缩略字”又称为“头字语”。 而这个新字的发音则是依据这个新字书写的方式。例如“英语:l
  • 十法界十界(梵语:दस धातवः,转写:dasa-dhātavaḥ),又名十法界或十界为果,佛教术语,将众生分为十种界。分别是指:佛界、菩萨界、缘觉界、声闻界、天界、人界、阿修罗界、畜牲界、饿鬼
  • 缩聚物缩合聚合物泛指所有经缩合反应生成的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有小分子如水、甲醛及氯等物质离开聚合物链。与其相对的则为由不饱和烃透过没有单体损失的加成反应生成的加成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