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材料

✍ dations ◷ 2025-10-28 15:52:20 #建筑工程,物理化学,可持续建筑

相变材料(英语:phase change material,缩写为:PCM)是指在相变时放出或吸收大量热,以达到加热或降温作用的物质。通常情况下,该物质将在液态和固态间进行转变,但也可以在非传统状态间进行转变,例如从一种结晶态转变为能量更高或更低的另一种结晶态。

相变材料物质状态改变时所需的熔化热通常远大于其显热(英语:sensible heat),相变温度(PCT)附近融化和凝固时,相变材料可以储存和释放巨大的能量。例如,冰融化成水的熔化热为333.55 J/g,即一克冰需要吸收333.55 J热量才能融化成水。然而一克水吸收4.18 J热量温度升高1度。因此水/冰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相变材料,自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人们就用它在冬天释放热量,在夏天给房子降温。

相变材料可按组成物质种类进行分类。有机相变材料通常从石油、植物或动物上提取,水合盐相变材料通常由海水或矿物中提取。还有一类是固体转变为固体的相变材料。他们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加热垫、电话配电箱冷却和服饰制造等都可以看到相变材料的身影。

液体→固体、固体→液体、固体→气体和液体→气体的变化过程均可储存潜热,但只有液体→固体和固体→液体变化过程较为现实。尽管液体→气体过程中转换的热量更多,但是气态体积较大,存储需要高压,不易于使用。固态→固态的转变速度十分缓慢,转换的热量相对较少。

固态-液态相变材料在达到相变温度前,其特性与显热(英语:sensible heat)储存材料相似,吸收热量的同时温度逐渐上升。但是当到达相变温度(熔点)时,开始大量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材料完全融化后,温度继续上升。当液态材料所处环境温度下降时便开始凝固,释放其所储存的潜热。各种相变材料可供选择,−5到190 °C之间任意相变温度均有对应。而在20-30 °C人体舒适温度范围内,有些材料潜热吸收十分高效,可以达到200 kJ/kg,与之对应的石料的热容一般为1 kJ/kg.°C,因此保持相同温度时每千克材料吸收的热量是石料的200倍。水的比热容为4.21 kJ/kg.°C,该材料存储密度为水的12.5倍至50倍之间。

碳氢化合物,主要是石蜡(CH2+2)和脂质类物质,也有一种是糖醇。

水合盐 (MNH2O)

应用领域包括并不局限于:

热导管

Zafer URE M.Sc., C.Eng. MASHRAE HVAC Applications

Zafer URE M.Sc., C.Eng. MASHRAE Passive Cooling Application

相关

  • 甘油醛甘油醛(glyceraldehyde (glyceral))是一个丙糖,化学式为C3H6O3,是最简单的醛糖。它是有甜味的无色晶体,作为糖类代谢的中间产物,同时也在D-/L-标记中作为标准物。甘油醛与二羟基丙
  • 泻湖潟湖是一种因为海湾被沙洲所封闭而演变成的湖泊,所以一般都在海边。这些湖本来都是海湾,后来在海湾的出海口处由于泥沙沉积,使出海口形成了沙洲,继而将海湾与海洋分隔,因而成为湖
  • 柴郡柴郡(英语:Cheshire),旧称切斯特郡(County of Chester),英国英格兰西北部的郡。柴郡的西半部(埃尔斯米尔港-内斯顿、切斯特两区)位于威勒尔半岛上,北边对岸是著名城市利物浦。切斯特是
  • 朱国祯朱国祯(1557年-1632年),字文宁,号平极,斋号虬庵、涌幢亭。浙江乌程(今湖州)人。明朝内阁首辅。生于湖州乌程县南浔镇居马家港河东,万历十六年(1588年)举人,为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
  • 马莫雷省马莫雷省是玻利维亚的省份,位于该国东北部,属于贝尼省的一部分,首府设于圣乔昆,面积18,706平方公里,2006年人口13,69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0.73人。坐标:13°10′01″S 64°40′01″
  • 蛔虫总科蛔虫总科(学名:Ascaridoidea)是蛔目之下的一个总科,由5个科组成,包括有:在Levin(1968)关于人畜寄生线虫的分类系统,当时的蛔目仍未包括今日小杆目的物种。当时的蛔总科由下列三个科组
  • 西蒙·德·蒙福尔西蒙·德蒙福尔(法语:Simon de Montfort)可以指以下法国裔贵族:
  • 20世纪现代美学19世纪中叶是从古典到现代的哲学转折,分别形成了人本主义(反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实证主义)两种思潮都宣称取消了物质与意识的对立,标榜超越了唯心与唯物,继承发展了主观唯心主义
  • 卢本伟外挂纷争卢本伟外挂纷争,是对网络主播卢本伟在《绝地求生》游戏中有无使用游戏外挂的问题上产生的一系列纠纷。2018年1月,斗鱼网针对卢本伟在外挂纷争中的辱骂和诱导粉丝攻击他人事件,
  • 理查德·罗蒂理查德·麦凯·罗蒂 (Richard McKay Rorty,1931年10月4日-2007年6月8日)是一位美国哲学家。他在大学的哲学、人文和文学系拥有漫长且多样的执教生涯。复杂的学术背景使他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