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联盟托管地
✍ dations ◷ 2025-04-02 17:45:43 #国际联盟托管地
国际联盟托管地是指根据1919年6月28日签订的《国际联盟规约》的第22条而成立的一些区域。当这条目在1945年末收纳到联合国宪章之后,所有国联的托管地(除了西南非洲,即今纳米比亚),都转为联合国的托管领地,这之前被雅尔塔会议所同意。除了托管地外,国联本身亦曾直接管治萨尔15年,后来经该地区全民公决回归德国。此外,国联亦于1920年11月15日至1939年9月1日管治但泽自由市(今波兰格但斯克,德文仍称但泽)。由国际联盟(称国联)托管委员会(The Mandates Commission)所负责的所有托管地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的殖民地,主要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必须注意的是,托管地根本上不同于保护国的地方在于托管该地区的强权会对当地原居民和国联作出义务,而保护国则不会。一个托管地的成立包含了两个阶段:所有在托管当局管理范围边界都会直接被一些协约国集团(即‘托管国’)管理,直至托管国认为该地可以有能力自治为止,如英国巴勒斯坦托管地及南非联邦。国联共拥有14个托管地并分配予6个协约国集团国家,它们分别为:英国、法国、比利时、新西兰、澳大利亚及日本。实际上,托管地被协约国集团当作殖民地般看待及被当作为“战争的战利品”。除了伊拉克于1932年获得独立并加入国联外,全部托管地直到二战后为止均未获得独立,它们托管地身份更延至1990年才完结。国联解散后,这些托管地成为联合国托管地(英语:United Nations Trust Territories)。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条约标志着对德国殖民地分配的完成,于1919年5月7日正式分配托管地予各战胜国。而对奥斯曼土耳其的领土要求则在色佛尔条约中首次提出,并最终在1923年的洛桑条约中确立。虽然每个托管地中托管政府的控制皆视乎于每个地区的不同需要,亦都按照国联对每个地区的基准而行事,但是,每一个托管地都有一些共通点:不得建设防御工事,不得在托管地征兵,而且每年要向国联托管委员会提交报告。虽然如此,某程度上每个托管国都已经视托管地为自己殖民帝国的一部分。因为必须注意的是,国联并没有很大的权力去有效地管理各列强。国联根据当时托管地的人口和发展情况而将托管地分成三个不同的等级:第一等(Class A),第二等(Class B)和第三等(Class C)。第一等托管地全部为前奥斯曼所控制的地区,当地人民大部分已自治。定义为:此等托管地皆为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控制的地区。属于第一等托管地的地区为:﹡伊拉克(大英帝国),托管期:1920年8月10日—1932年10月3日。之后成为独立王国。﹡巴勒斯坦(大英帝国),托管期:1920年4月25日—1946年5月25日(在1923年9月29日—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独立期间有效。)必须清楚的是,该地区包括外约旦(哈希姆家族酋长国,后为约旦哈希姆王国)。﹡叙利亚(法国),托管期:1923年9月23日—1944年1月1日。该地区包括黎巴嫩,而哈塔伊省(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县)则在1938-39年脱离,成为法国的保护国,但之后放弃独立而加入土耳其共和国。到1948年,这些托管地全部都被君主政体(伊拉克,约旦)和共和政府(以色列,黎巴嫩,叙利亚)所取代。第二等托管地全都属于在西非和中非次撒哈拉地区的前德意志第二帝国殖民地或保护国。这些地区都被视为需要托管当局提供更大的控制力度。国联禁止托管当局在该托管地建造海陆军基地。国联在《国际联盟盟约》内表示:属于第二等托管地的地区为:﹡卢旺达-乌隆地(比利时王国)以前为两个不同的德国保护国,但国联将两地合并成一个整体托管地,并在1922年7月20日将此交给比利时托管。但是在1926年3月1日—1960年6月30日期间,比利时当局却将此地与比属刚果联合管理。而1946年12月13日后成为联合国托管领地,直至他们在1962年7月1日分开独立。﹡坦噶尼喀(大英帝国)托管地:由1922年7月20日开始,到1946年12月11日转为联合国托管领地。1961年5月1日获得自治权,并在1961年12月9日成为英联邦自治领。1962年12月9日正式独立,成为一个共和国。在1964年与桑给巴尔联合,并改名为坦桑尼亚。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两个地区根据之前军事占领区的划分而被分裂成英国和法国的托管地。﹡喀麦隆在1920年7月20日被重新划分为英属喀麦隆和法属喀麦隆。在1946年12月13日转为联合国托管领地,并继续由大英帝国和法国托管。(法属喀麦隆在1960年1月成为拥有主权的喀麦隆共和国。而英属喀麦隆则一分为二:1961年5月北部加入尼日利亚,同年10月南部加入喀麦隆共和国。)﹡曾为德国殖民地的多哥兰在1922年7月20日亦被重新划分为英属多哥兰和法属多哥兰。两地在1946年12月13日转为联合国托管领地,继续由大英帝国和法国托管。(法属多哥兰在1956年8月30日成为拥有自治权的多哥共和国,并于1960年4月27日独立。而英属多哥兰在1956年12月13日变成加纳的一部分而停止存在。)凡在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和南太平洋诸岛的托管地则成为第三等托管地,托管国获授权全面管治。第三等托管地:属于第三等托管地的地区大多为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领地:德属新几内亚(澳洲),托管期:1920年12月17日第一任军事行政官上任,之后于1946年12月8日以东北新几内亚名义转为联合国托管领地(澳洲,作为一行政单位)。但后来逐渐跟巴布亚新几内亚融合。瑙鲁(大英帝国,新西兰和澳洲;澳洲为实际管辖国。)以前隶属于德属新几内亚,托管期:1920年12月17日,并于1947年11月1日转为联合国托管领地,之后在1968年1月31日获得独立。前德属萨摩亚(新西兰),托管期:1920年12月17日,并更名为西萨摩亚(与美属萨摩亚相区分。),于1947年1月25日转为联合国托管领地,并在1962年1月1日独立。南太平洋托管地(日本)托管期:1920年-1945年西南非洲(南非),托管期:1922年-1990年。1915年,德属西南非被英国和南非军队入侵。在战争结束后被南非联邦接管,1922年10月1日起前德属西南非领土在国际联盟的授权管理,指定为南非的托管地,在1990年3月21日独立。
相关
- RNA干扰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缩写为RNAi)是指一种分子生物学上由双链RNA诱发的基因沉默现象,其机制是通过阻碍特定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来抑制基因表达。当细胞中导入与内源性mRNA编码
- 咖啡因咖啡因(英语:caffeine)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里,而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
- Sr5s22,8,18,8,2蒸气压第一:549.5 kJ·mol−1 第二:1064.2 kJ·mol−1 第三:4138 kJ·mol主条目:锶的同位素锶(Strontium,旧译作鎴)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r,它的原子序数是38,
- 质粒体色素体(英语:plastid),又称质粒体或质体,是植物、藻类、光合营性(英语:pototroph)细菌中所含有的一种囊泡,与光合作用有关。囊泡中含有菌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在紫细菌中,如紫螺菌(英语:Rh
-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国际藻类、真菌、植物命名法规》(英语: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for algae, fungi, and plants;ICN)是一部关于植物命名的规则与建议,其中确立每一个分类单元(或分类
- 古菌域古菌(拉丁语:Archaea,来自古希腊语:ἀρχαῖα,意为“古代的东西”)又称古细菌、古生菌或太古生物、古核生物,是单细胞微生物,构成生物分类的一个域,或一个界。这些微生物1970年前
-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 PAMP)是与病原体相关的小分子序列。它们可被Toll样受体和其它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 PRR)识
- 硅烯硅烯(英语:Silicene)是一种类似于石墨烯的硅单质。尽管理论研究者推测存在这种物质并猜测了它的性质,研究者在十多年之后的2010年才观测到了具有这种结构的硅单质。
- span class=fn org label埃及/span历史埃及的历史悠远绵长,古埃及是人类文明摇篮之一。埃及历史以1798年拿破仑入侵为标志,大体可分为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两大阶段。埃及的历史悠久传承。古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赞美
- 拉尔夫·本奇拉尔夫·约翰逊·本奇(Ralph Johnson Bunche,1903年8月7日-1971年12月9日),美国政治学家、外交家,由于1940年代后期在巴勒斯坦的调停工作而获得1950年诺贝尔和平奖。他是第一位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