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滕·布鲁根卡特

✍ dations ◷ 2025-07-20 19:27:11 #1901年出生,1961年逝世,普莱苏尔区人,德国天文学家

保罗·滕·布鲁根卡特(Paul ten Bruggencate)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暨天体物理学家。

滕·布鲁根卡特1901年2月24日出生在瑞士阿罗萨,曾在瑞士、荷兰和德国等多所学校上过学,后来在哥廷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攻读天文学,1924年在雨果·汉斯·里特·冯·泽利格的指导下开始了博士生研究。但不久由于健康原因,泽利格将指导博士生的工作转交给了汉斯·金勒教授(Hans Kienle)。

1924年滕·布鲁根卡特从慕尼黑大学毕业后,与汉斯·金勒一道到了哥廷根天文台,在那里担任哥廷根大学助教一直到1926年离开远赴爪哇岛。到达印尼后,他与荷兰天文学家琼·沃特(Joan Voûte)在伦邦附近的博斯查天文台开始了对造父变星的研究。在博斯查天文台的两年中,他曾造访过威尔逊山天文台和哈佛大学天文台。1929年,他又转至德国北部的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1935年完成了有关造父变星特许任教资格认证,该项研究大部分是根据他在伦邦所作的观察。

1935年,滕·布鲁根卡特成为了波茨坦天文台首席天文学家,当时波茨坦天文台最昂贵的设备是爱因斯坦塔上的太阳望远镜。从那时起,滕·布鲁根克特的研究就主要集中在太阳上。在二战中的1941年,他出任哥廷根大学天文台台长。为满足对太阳的研究,他渴望能得到一架新的太阳望远镜。而位于哥廷根东南的海恩堡天文台是该地区最佳的太阳观察点,当时军方对太阳对短波无线通讯的干扰也逐惭重视,这就使得在战争期间改建该天文台成为了可能。军方的赞助,加上滕·布鲁根卡特对太阳望远镜的渊博知识很快帮助波茨坦天文台建造起了一架新的望远镜。

滕·布鲁根卡特与也曾在哥廷根大学天文台工作过一段时间的卡尔-奥托·基彭豪伊尔(Karl-Otto Kiepenheuer)的私人恩怨,使得德国出现了二组太阳研究团队。基彭豪伊尔组建了弗劳恩霍夫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不是现今的弗劳恩霍夫协会)并负责协调欧洲数座太阳观测台,而滕·布鲁根卡特也建立了自己的天文台,这二组研究团队都得到军方的支持,以帮助预报短波通讯环境。

战后,哥廷根天文台继续运转,而滕·布鲁根卡特也着手在瑞士建立第二太阳观察台-洛迦诺天文台(Locarno Observatory ),那里的气象条件较多云的德国更有利。该天文台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设计动工,在他死后不久开始全面投入运行,后在1984年关闭,其设备被转送至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泰德天文台(Teide Observatory),泰德天文台也拥有基彭霍伊尔太阳物理研究所(即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望远镜。

1958年至1961年间滕·布鲁根卡特曾当选哥廷根科学院主席,直止1961年9月14日去世前,他一直担任哥廷根大学天文台台长一职

月球上的滕·布鲁根卡特环形山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相关

  • III被子植物APG III分类法是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继1998年APG I及2003年APG II之后,花了6年半修订的被子植物分类法,于2009年10月正式在林奈学会植物学报发表。于2016年被APG
  • 手柄游戏手柄(Gamepad)是一种手持式的游戏控制器,以电子信号作为其输入。大部分的游戏手柄设计,左边是方向键,右边则为动作键。在红白机发行的电子游戏第三世代里,游戏手柄取代了摇杆
  • 加布里埃尔·巴蒂斯图塔加布里埃尔·奥马尔·巴蒂斯图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69年2月1日-)生于阿根廷圣菲省的雷孔基斯塔,阿根廷著名足球运动员,已退役。阿根廷足球传奇巨星之一。曾长时间效力于意
  • 银杏属Salisburia Sm.银杏属是银杏科下唯一现存的一个属,主要产于中国和日本。银杏属下仅存银杏(Ginkgo biloba)一个种和数个变种。因为曾经发现2.7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的化石中的植物
  • 詹姆斯·B·萨姆纳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年11月19日 - 1955年8月12日),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1902年:费歇尔 |1903年:阿伦尼乌斯 |1904年:
  • 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梵语:Abhidharma Mahāvibhāṣā Śāstra),又称《阿毘达磨发智大毘婆沙论》、《大毗婆沙论》、《鞞婆沙论》,佛教论书。佛教学者认为它约在公元150年前
  • 何西亚何西阿,天主教译为欧瑟亚 (Hosea) 是《圣经‧旧约全书》里何西阿书一卷的作者,他是公元前8世纪的一位先知,父亲备利(Belee)亦是当时的一位先知。他依照上帝的说话,娶了歌蔑为妻,
  • 决策场理论决策场理论(en: Decision Field Theory)是一种分析人类在做决定时的动态认知的理论。这个理论是一个描述人做出决定的过程的认知模型,而不是一个用来判定人应该或者必须将如何
  • 马丁·布策马丁·布塞尔(德语:Martin Butzer,英语:Martin Bucer,又译马丁·比塞、马丁·布策,1491年-1551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新教神学家和改革家。马丁·布塞尔出生于阿尔萨斯的塞勒斯塔,当时
  • 锂衰竭界限锂衰竭界限(lithium depletion boundary,LDB)是一种建立在锂丰度测量的基础上,被提出来测量疏散星团中的恒星能发生氢燃烧的质量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