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策奖

✍ dations ◷ 2025-02-23 16:29:01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Pulitzer Prize),是美国奖励报纸、杂志、数位新闻报导和文学、音乐创作有杰出表现所设的奖项。于1917年,根据报业巨头、匈牙利裔美国人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由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统筹。每年颁发21个类别,20个类别的每位得奖者可获得一份证书和15,000美元的奖金;公共服务奖的获奖者则领取一枚金牌。一百多年来,已经发展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在每年的春季,由哥伦比亚大学的普利策奖评选委员会的十四名会员评定,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正式颁发。普利策奖由最初的“为公众服务优异奖”一项新闻奖发展至现在的十四项新闻界奖和七项创作界奖。新闻界的获奖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是获奖条目必须在美国周报(或日报)中发表的;创作界获得者必须是美国公民,唯一例外是历史奖:只要是关于美国历史的书都可获奖,作者不必是美国人。1981年,《华盛顿邮报》的年轻记者珍妮特·库克(Janet Cooke)以一篇特稿《未来的世界》(Jimmy's World,1980年9月28日发表)获得普利策奖。其中讲述一个8岁的黑人孩子吉米因母亲男友吸毒而致使吉米吸毒的故事。但后来调查结果显示,这是一篇杜撰新闻,随后库克的奖励被取消,《华盛顿邮报》向公众道歉并开除库克。

相关

  • 双眼眼(亦称眼睛、目、目睭)是视觉的器官,可以感知光线,转换为神经中电化学的脉冲。比较复杂的眼睛是一个光学系统,可以收集周遭环境的光线,借由虹膜调整进入眼睛的强度,利用可调整的晶
  • 文化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语气语气(modus,英语:mood, mode)或语式,是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说明动作或过程的进行方式,也就是说话者对行为或动作的态度。一般有陈述语气、祈使语气、虚拟语气、条件语气等。尽管
  • 光纤光导纤维(英语:Optical fiber),简称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利用光在这些纤维中以全内反射原理传输的光传导工具。微细的光纤封装在塑料护套中,使得它能够弯曲而不至于
  • 进贡朝贡(拉丁语:tributum),又称进贡、上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
  • 阿赫迈底亚阿赫迈底亚(阿拉伯语:أحمدية;乌尔都语:احمدیہ),是一个发源于英属印度的伊斯兰教运动,由米尔扎·古拉姆·艾哈迈德(1835–1908)于1887年在旁遮普创立。米尔扎·古拉姆
  • 二巯丙醇二巯基丙醇(INN:Dimercaprol)也称二巯丙醇、抗路易士药剂、BAL、双硫代甘油,是一种解毒药。最早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牛津大学的生化学家们研制出,当时是作为生化武器路易
  • 台22线台22线 楠梓-高树,别称旗楠公路,是台湾的一条东西向省道,起于高雄市楠梓区,终至屏东县高树乡,全长为34.500km 。本路线原为 县道188号左营-高树线,全长49.149公里。1993年台湾公路第
  • 维生素B9叶酸(Folate、folic acid)也称为维生素B9、维生素M、维生素Bc,属于维生素B。叶酸可用于治疗由叶酸缺乏症引起的贫血。叶酸也是孕妇的营养补充品。在新生儿的神经管缺损(英语:Neur
  • 黑白无常黑白无常,源于印度神话、佛家所言的无常鬼,负责接引人死后之鬼魂入于阴曹,为死神之一,一黑一白象征一日一夜,也象征一阳一阴。“无常”原是佛教用语,为变化之意,因此表示非永恒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