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

✍ dations ◷ 2025-10-30 05:41:27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triakis truncated tetrahedral honeycomb)是位于三维空间的一种密铺结构或堆砌体,由三角化截角四面体独立堆积填满三维欧几里得空间而成。这种几何结构由路德维希·福普尔(Ludwig Föppl)于1914年发现。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有两种顶点,一种为4个三角化截角四面体的公共顶点,位于三角化截角四面体之三角化结构的顶角上,顶点图为正四面体;另一种为6个三角化截角四面体的公共顶点,位于三角化结构的底角上,顶点图为三方偏方面体。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由三角化截角四面体独立堆砌而成,因此其组成胞为三角化截角四面体。这种立体可以透过在截角四面体的每个三角形面上各叠上三角锥构成。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为碳原子在钻石之分子结构的沃罗诺伊镶嵌,其三角化截角四面体胞坐落于钻石立方晶格结构上。

由于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完全由三角化截角四面体构成,因此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具备胞可递的特性。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可以视为将过截角交错立方体堆砌(英语:Quarter cubic honeycomb)的正四面体胞以其几何中心分割成四个小三角锥并分别与邻近的截角四面体组合成三角化截角四面体来构成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

三角化截角四面体堆砌的对偶堆砌体为双四面体堆砌(Bitetrahedral honeycomb),其顶点图为三角化截角四面体的对偶多面体——截三阶角三角化四面体。其可以从四面体-八面体堆砌(英语:tetrahedral-octahedral honeycomb)衍生而来:可以透过在四面体-八面体堆砌的八面体胞中放置四面体使其对称性加倍,而八面体的完全对称性将被破坏——八面体变成了同心、半对称排列之相同边长的四面体,而先前的第二个四面体则被其中心所取代,并成为新四面体的顶点。剩余的三角形面平行于四面体面与面之间,形成矮的三角反棱柱,将新四面体与原始四面体相互连接起来。

移除了三角反棱柱的双四面体堆砌。红色为原始位于四面体-八面体堆砌中的四面体、黄色为八面体与邻近4个四面体几何中心形成的新四面体。空隙处正好可以放入三角反棱柱,每个四面体都与4个三角反棱柱相邻

在双四面体堆砌中,三角反棱柱(绿色)与两种四面体堆砌时的情况

相关

  • 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又名社会焦虑症、人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患者对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别人仔细观察的社交或表演场合,有一种显著且
  • 约瑟夫·诺曼·洛克耶约瑟夫·诺曼·洛克耶(英语:Joseph Norman Lockyer 1836年5月17日-1920年8月16日)英国科学家、天文学家,与法国科学家皮埃尔·让森一同发现了氦气。科学期刊《自然》创始人和首
  • 阿斯利康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英语:AstraZeneca plc.),是一家由瑞典阿斯特拉公司(Astra AB)和英国捷利康公司(Zeneca Group PLC)于1999年4月6日合并而成的大型英瑞合资制药企业。英国捷利康
  • 白苞猩猩草白苞猩猩草(学名:)为大戟科大戟属的植物。分布在台湾岛、北美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四川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柳叶大戟(云南植物研究),台湾大戟(台湾彩色植物图鉴)
  • 戴冕 (巴县人)戴冕(?-?),字惟端,四川巴县(今重庆)人,是一名明朝政治人物。景泰元年庚午科四川乡试举人出身。戴冕曾于1467年接替石玫任华亭县知县一职,1474年由宋端接任。
  • 第二代格洛斯特和爱丁堡公爵威廉亲王威廉·弗雷德里克亲王(Prince William Frederick,1776年1月15日-1834年11月30日),格洛斯特和爱丁堡公爵(Duke of Gloucester and Edinburgh),英国王室成员,英王乔治二世的曾孙。威廉
  • 超级电容车超级电容车是一种使用超级电容器来储存电能的车辆。常见于公交车。早期应用于公交车领域的超级电容车储电性能不佳、续航里程较短,中途需要多次充电。而现今公交车领域的超级
  • 世界公路隧道列表本条目列出世界上长度超过8,000米(4.97英里)用于公路交通的隧道。截至2020年 (2020-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是位于挪威的洛达尔隧道,全长24,510米(15.23英里)。计划于2017年开始建设的罗加兰隧道也同样位于挪威,穿越博肯峡湾的海底,全长27千米(17英里),最深处为海平面以下392米(1,286英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公路隧道,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底公路隧道。
  • 普伦茨劳战役普伦茨劳战役(英语:Battle of Prenzlau)又称普伦茨劳之降,是第四次反法同盟战役的一部分,在此役中,由若阿尚·缪拉元帅率领的两个法军骑兵师和一些步兵拦截了由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亲王弗雷德里克·路德维希率领的正在向后方撤退的普鲁士军团。霍恩洛厄-英格尔芬根亲王的部队在与法军进行交火和谈判后,最终全军向缪拉元帅投降。普伦茨劳位于柏林以北约90公里的勃兰登堡。在10月14日的耶拿-奥尔施泰特战役中的惨败后,普鲁士军队向北逃往易北河,法皇拿破仑一世率领的法军紧追不舍。普军在马格德堡附近越过易北河,
  • 克鲁格克鲁格(Kluge, Kruger, Krüger)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