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泡沫
✍ dations ◷ 2025-09-29 13:20:21 #泡沫
泡沫是气体分散在液体或固体中的一种分散体系。啤酒开瓶时的泡沫、肥皂泡沫都是气体在液体中的泡沫;泡沫塑料和泡沫玻璃中的气泡则是气体在固体中的气泡,固体泡沫为轻质多孔海绵状物质或轻质多孔刚性物质。对于气/液分散体系来说,当气泡为较厚的液膜所隔开,且为球状时,这种泡沫称为球体泡沫,就像内相是气体的乳状液。但通常情况下,作为分散相的气体的体积分数非常高,气体被网状的液体薄膜分隔开,各个被液膜包围的气泡为了保持压力平衡而变形为多面体,这种泡沫称为多面体泡沫。多面体泡沫是通常所指的气/液体系中的泡沫,可由球体泡沫经充分排液而自发生成。其为了保持力学上的稳定,总是按一定方式相交,例如三个气泡相交时互成120°时最为稳定。泡沫是大量流动性强及密度低的气体被液体隔开的分散体系,有大的气-液界面,是热力学不稳定的体系,因此会自动破坏。泡沫发生自动破坏的原因主要有液膜的排液、膜的破裂以及气体的扩散。仅靠一种纯液体要形成稳定的泡沫是很困难的,通常需加入第三种物质,一般是表面活性物质,才能形成泡沫,这些具有较好起泡性能的物质称为发泡剂,烷基硫酸钠和烷基苯磺酸钠都是很常用的发泡剂。有时还需要加入稳泡剂使已形成的泡沫更加稳定,月桂酰二乙醇胺即是一例。相反,许多工业中常因为泡沫的产生而带来不便,这时就需要加入消泡剂改变体系表面的状态,破坏或抑制泡沫。它通常是表面张力低,溶解度较小的物质,如 C5~C6 的醇类或醚类、磷酸三丁酯、有机硅等。消泡剂的表面张力低于气泡液膜的表面张力,容易在气泡液膜表面顶走原来的发泡剂,而自身链短不能形成坚固的吸附膜,故产生裂口,泡内气体外泄,导致泡沫破裂,起到消泡的作用。
相关
- 盖伦克劳狄乌斯·盖伦(129年-200年)是一位古罗马的医学家及哲学家。他的见解和理论在他身后的一千多年里是欧洲起支配性的医学理论。出生于别迦摩,逝世于罗马。盖伦出生于一个建筑师
- 葡萄球菌黄素葡萄球菌黄素(英语:Staphyloxanthin)是一种由一些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制造的类胡萝卜素。这种色素给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颜色。葡萄球菌黄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中扮演了重
- 皮层脊髓束皮层脊髓束(英语:Corticospinal tract,又称皮质脊髓路径、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径),又称锥状束(pyramidal tract),为一种大脑皮质及脊髓间大量聚集之轴突集结。皮质脊髓束大部分由运
- 豆科植物豆科(学名:Fabaceae,保留名:Leguminosae)植物属于真双子叶植物豆目,约有800属19,325种。为被子植物中相当庞大的一科,占了已知开花植物物种的7%。部分物种在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该科
- 影片影片可能指:
- 天照大神日神(日语:日神/ひ の かみ Hi no kami〔Pi no kami〕),一般称作天照大神(日语:天照大神/あまてらす おおかみ〔あまてらす おほかみ〕 Amaterasu-ōkami〔Amatelatsu-opokami〕),或
- 尼亚加拉尼亚加拉瀑布城(英语、法语:Niagara Falls),当地华人旧译尼加伙,是一座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南部金马蹄地区尼亚加拉区的城市,坐落尼亚加拉河西岸的尼亚加拉半岛,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
- 临时台湾户口调查临时台湾户口调查(日语:臨時台湾戸口調査/りんじたいわんとぐちちょうさ)为台湾日治时期在台湾所进行的人口动态调查。1905年(明治38年)完成第一回户口调查,1915年(大正4年)完成第二
- 伊蒂丝·罗斯福伊蒂丝·克米特·卡劳·罗斯福(英语:Edith Kermit Carow Roosevelt,1861年8月6日-1948年9月30日),生于美国康乃狄克州诺威奇,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第二任妻子,在1901年至1909年
- 朱以海明义宗朱以海(1618年7月6日-1662年12月23日),字巨川,号恒山,别号常石子。朱以海是明太祖第十子鲁荒王朱檀的九世孙(明思宗的叔父辈),鲁肃王朱寿镛第五子,“鲁王”朱以派之弟,藩封在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