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暄

✍ dations ◷ 2025-10-22 12:27:35 #1908年出生,1975年逝世,河内人,越南历史学家,第二届越南国会代表,第三届越南国会代表,第四届越南国会代表,第五届越南国会代表,第六届越南国会代表,第七届

阮文暄(越南语:Nguyễn Văn Huyên,1908年11月16日-1975年10月19日),又译阮文喧、阮文萱,越南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自1946年至1975年去世,担任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家教育部部长长达29年。

阮文暄祖籍河东省怀德府金钟社(今属河内市怀德县),1908年11月16日在河内出生。他的父亲是殖民政府里的一个职员,在他8岁时去世,母亲是家庭妇女,他的姐姐阮氏卯是越南第一名新式学校女教师,后嫁与潘继遂。

1926年,阮文暄和弟弟阮文响在姐姐的支持下留学法国索邦大学。1929年,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931年,获得法律学学士学位。随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专攻东方语言学。1934年,他凭借两篇论文获得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名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的越南人。

1935年回国后,阮文暄拒绝做官,而是在保护中学执教历史和地理。1938年,阮文暄加入国语字传播会,正式入职远东博古学院并担任常任委员,成为远东学院唯一一位拥有正式职位的越南人,他同时在河内法律大学开设越南文明史的课程。1941年,阮文暄成为印度支那科学研究会委员。

1945年八月革命时,阮文暄与魏如崑嵩(越南语:Ngụy Như Kontum)、阮蒇(越南语:Nguyễn Xiển)和胡有祥(越南语:Hồ Hữu Tường)等河内知识分子联合发表署名电报,呼吁保大帝退位,将政权交给人民支持的革命政府。

1946年11月3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抗战联合政府任命阮文暄为国家教育部部长,他以越南社会党党员的身份担任教育部长一职长达29年,直到去世。同时也是越南国会第二、三、四、五届代表,越南历史科学会副主席。

1975年10月19日,阮文暄在河内去世。

阮文暄著有《越南文明》一书,广受赞誉。2000年,他的作品集结成《阮文暄全集》,由教育出版社出版。

1936年,阮文暄和总督韦文琔的女儿韦金玉结婚,两人育有3女1子。

相关

  •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
  • 规范化数据库规范化,又称正规化、标准化,是数据库设计的一系列原理和技术,以减少数据库中数据冗余,增进数据的一致性。关系模型的发明者埃德加·科德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并于1970年代初定
  • 波美拉尼亚波罗的海 – 黑海 – 北极 – (跳马 – PQ-17船团 – 仙境)1941年巴巴罗萨 – (比亚韦斯托克及明斯克 – 斯摩棱斯克 – 乌曼 – 列宁格勒 – 第一次基辅 – 塞瓦斯托波尔围
  • 莱克莱克县(Lake County)又译湖县是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县。莱克县亦位于旧金山湾区北方。面积3,44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58,309人。县治拉克波特
  • 出生顺序和男性性倾向关系兄弟出生顺序和男性的性取向有关,是美国性学专家雷·布兰查德(Ray Blanchard)所发表的一个理论,也可称之为兄弟出生顺序效应。雷的研究结果称男性的同母兄长越多,他是同性恋的可
  • 格利泽667格利泽667(英语:Gliese 667,又称HR 6426或MLO 4)是天蝎座的一个三恒星系统,离地球大约6.97秒差距(22.7光年)。除了三个相互有引力约束的恒星系统外,它还包括第四个光学密近成员(视星
  • 詹姆士·卡特利吉詹姆士·卡特利吉(James Cartlidge,1974年4月30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自2015年开始,他担任南萨福克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在从政之前他是一位商人。
  • ANU (组合)ANU是中国大陆的一对流行歌曲男子组合,成立于2016年,由巴雅、宫巴两位来自青海囊谦的藏族男歌手组成。 “ANU”实际发音为“A'Nu(阿怒)”,是由藏语音译而来,其在藏语的意思是“少
  • 三峙仔三峙仔,是中国南海诸岛西沙群岛宣德群岛宣德环礁七连屿的一部分,是一座位于中岛和南岛之间、靠近南岛的岛屿。地理坐标为北纬16°57.0'N(16°57'00"N),东经112°19.8'E(112°19'48
  • 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豆瓣电影年度榜单(英文:Douban Film Annual Awards)是中国书影音评价网站“豆瓣”电影频道在每年年底基于千万豆瓣电影用户的评分、收藏、访问数据生成的年度评价排行,首届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