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文暄

✍ dations ◷ 2025-07-10 11:15:33 #1908年出生,1975年逝世,河内人,越南历史学家,第二届越南国会代表,第三届越南国会代表,第四届越南国会代表,第五届越南国会代表,第六届越南国会代表,第七届

阮文暄(越南语:Nguyễn Văn Huyên,1908年11月16日-1975年10月19日),又译阮文喧、阮文萱,越南历史学家、民族学家、教育家。自1946年至1975年去世,担任越南民主共和国国家教育部部长长达29年。

阮文暄祖籍河东省怀德府金钟社(今属河内市怀德县),1908年11月16日在河内出生。他的父亲是殖民政府里的一个职员,在他8岁时去世,母亲是家庭妇女,他的姐姐阮氏卯是越南第一名新式学校女教师,后嫁与潘继遂。

1926年,阮文暄和弟弟阮文响在姐姐的支持下留学法国索邦大学。1929年,获得文科学士学位;1931年,获得法律学学士学位。随后又攻读博士学位,专攻东方语言学。1934年,他凭借两篇论文获得索邦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第一名在法国获得博士学位的越南人。

1935年回国后,阮文暄拒绝做官,而是在保护中学执教历史和地理。1938年,阮文暄加入国语字传播会,正式入职远东博古学院并担任常任委员,成为远东学院唯一一位拥有正式职位的越南人,他同时在河内法律大学开设越南文明史的课程。1941年,阮文暄成为印度支那科学研究会委员。

1945年八月革命时,阮文暄与魏如崑嵩(越南语:Ngụy Như Kontum)、阮蒇(越南语:Nguyễn Xiển)和胡有祥(越南语:Hồ Hữu Tường)等河内知识分子联合发表署名电报,呼吁保大帝退位,将政权交给人民支持的革命政府。

1946年11月3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抗战联合政府任命阮文暄为国家教育部部长,他以越南社会党党员的身份担任教育部长一职长达29年,直到去世。同时也是越南国会第二、三、四、五届代表,越南历史科学会副主席。

1975年10月19日,阮文暄在河内去世。

阮文暄著有《越南文明》一书,广受赞誉。2000年,他的作品集结成《阮文暄全集》,由教育出版社出版。

1936年,阮文暄和总督韦文琔的女儿韦金玉结婚,两人育有3女1子。

相关

  • 杀人杀人也称为他杀是杀害另一个人的行为,即故意以任何方法结束他人生命。杀人通常是谋杀,但有时也会是误杀或自卫杀人等。刑事杀人是不法行为,恶意行为。所有法律制度都有刑事杀人
  • 超硬材料超硬材料(Superhard Material)是指硬度特别高的材料,可分为天然以及人造两种,前者主要包括天然的钻石(金刚石)、黑钻石,后者则包括聚合钻石纳米棒(ADNR)、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CVDD)
  • 戴立信戴立信(1924年11月13日-),出生于北京,祖籍江苏句容,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戴立信于1942年考入沪江大学化学系。次年因战争影响而辍学。后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就读,1947年毕业。
  • 芳香味化合物芳香味化合物(英语:Aroma compound),同时也被称为气味分子,芳香,香味,或香气,是具有味道或气味的化学化合物。当一个化学化合物有足够的挥发性,就会被送至鼻子上部的嗅觉系统。代表这
  • 50街车站50街车站(英语:50th Street station)可以指:
  • 克若克若(印地语:करोड़,转写:karoṛ;英语:Crore),现为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独特的货币计量单位、数量词,一克若等于一千万(10,000,000);在古代称为俱胝(梵语:koṭi,巴利语:koṭi),是佛教常用的
  • 希玛·马连尼希玛·马连尼(英语:Hema Malini,1948年10月16日-)是一名印度政治家及电影女演员。马连尼的丈夫是印度知名男星达曼德拉(Dharmendra),女儿伊莎·狄尔亦是宝莱坞演员。在成为政治家之
  • 约翰·休斯顿约翰·休斯顿(英语:John Huston,1906年8月5日-1987年8月28日)是一位美国电影编剧、导演及演员,以1948年的《碧血金沙》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此外还获得两座金球奖
  • 古灵古灵(4月27日-),是台湾的流行小说作家,以写言情小说为主。作品风格轻松诙谐。她小时候学古典钢琴,高中改习爵士钢琴,后考上食品营养科。职业从梦想的钢琴老师、饭店琴师、营养师突
  • 华金·加西亚华金·“杰克”·加西亚(Joaquín "Jack" García,1952年出生)是一位已退休的古巴裔美国(英语:Cuban Americans)联邦调查局(FBI)探员,他最出名是渗透纽约市的甘比诺犯罪家族(英语:Gam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