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然事件

✍ dations ◷ 2025-02-23 17:04:45 #刘自然事件
五二四事件,又称刘自然事件,是1957年一起示威事件,发生于前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的台湾台北市中华路。本案为台湾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少有的几次反美事件之一,亦为台湾戒严时期罕见之大规模示威活动。1957年3月20日,中华民国革命实践研究院少校学员刘自然在参加友人婚宴返家途中,于十一点在台北市阳明山美军宿舍群区内驻台美军罗伯特·雷诺公寓(中正路1段6巷B1)外遭枪击。留守警员庄春水接获电话后,急忙向组长韩甲黎报告:“韩组长,美军眷社区B-1发生事情,赶快去。”据媒体报导,刘身中两枪,除正面一枪为近距离射击胸部外,腹部亦有一较远距离射击造成之创口,于离该公寓约50米斜坡处面向公寓呈仰姿身亡,嫌犯驻台美军上士罗伯特·雷诺(Robert G. Reynolds)。当外事警官韩甲黎逮捕雷诺并做完笔录后,欲将雷诺移送士林地检署,美军宪兵称雷诺是美军顾问团成员,具有外交豁免权,阻止移送。之后,美军军事法庭(英语:Courts-martial in the United States)对此案进行审理,雷诺声称有人偷看其妻洗澡,才开了第一枪打中刘自然;雷诺与其妻子声称,在雷诺要其妻告诉女佣通知警察之后,雷诺看到刘自然手持武器向他走近,才开了第二枪,一住在附近的士官也作证,两次枪响之间间隔了35秒到一分钟。但是,台北市警察局称刘自然身处灯光之中,被近距离射击,且尸体并不在罗伯特·雷诺所说的地点。美军军事法庭于两个月后宣布罗伯特·雷诺的故意误杀罪不成立,无罪释放。一时之间,全台舆论哗然。美军军事法庭宣判罗伯特·雷诺无罪后,刘自然的遗孀奥特华于5月24日上午10时身着黑色殇服到美国驻台北大使馆门前抗议,举著一块用中、英文书写的“杀人者无罪吗?我控诉,我抗议”看板。12时,中国广播公司记者至现场采访,奥特华通过广播哭诉,群众前往围观。13时,有人大喊“雷诺已经坐飞机走了”,群众当场义愤填膺。越来越多台北市民在大使馆附近围观。下午1时半左右,聚集民众开始朝大使馆丢掷石头。14时30分左右,民众人数增至六千人,并高喊“杀人偿命”、“打倒帝国主义”,开始以石头、砖块、木棍攻击美国大使馆;随后,有人翻墙进入并砸毁美国大使馆中的汽车、家具,烧毁其中的文件,并殴打使馆人员。大批群众撕下美国国旗,破坏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并包围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甚至对警用车辆纵火,冲入警局。当时是国民党威权统治,台湾戒严,任何游行、示威、抗议均为违法,而且是当局最为忌惮的。然而此次一反常态,事发之后,台北市警局姗姗来迟,使得大使馆陷入混乱之中长达十个小时之久。台北卫戍司令部宣布台北市及阳明山进入戒严状态,晚上实施宵禁,因为台湾早已实施戒严,此时又再次戒严,形成所谓的“双重戒严”。卫戍部队亦将群众驱散;在清场过程中,3人死亡,38人受伤,111人遭逮捕。美国驻华大使蓝钦向中华民国外交部提出抗议,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召见蓝钦并道歉;不久后参谋总长彭孟缉上将、台北卫戍司令黄珍吾中将、宪兵司令刘炜中将、台湾省警务处处长乐干先后遭撤职。蒋总统认为该事件暴露情治侦察系统的混乱,遂将台湾防卫总司令部等单位整合,成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俞鸿钧内阁亦告倒台、但获慰留。被捕的111人中,有71人被宣布无罪释放,有40人被判处6个月到1年的有期徒刑,这起判决,本由蒋总统指定限期宣判,1957年6月24日行政院副院长黄少谷等上签予总统和行政院长,建议轻判。《联合报》影剧记者戴独行入狱5年,1962年出狱。当时基隆《民众日报》编辑林振霆也被以叛乱罪逮捕入狱。此事凸显美军驻台人员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之落差所造成的摩擦怨怼,以及其因享有外交官待遇而不受中华民国法律管辖所衍生的问题。然而,亦有人认为此事与蒋经国有关,因为示威群众中有蒋经国长子与次子就读过的成功高中的学生参与,甚至示威群众更由该校教官带头,且事后该教官并未受到处分;此外,成功中学前任校长正是蒋经国的心腹潘振球。该年9月,来台负责调查该事件的美国总统特别助理李查兹(James P. Richards)对蒋介石表示蒋经国领导救国团在事件中扮演积极角色,蒋介石对此不置可否。后来,蒋介石为缓和台美紧张关系将蒋经国暂时调离情治系统,改为出任退辅会主任;此后,蒋经国带领退伍军人修建中横公路。事件发生后,中华民国与美国双方虽加紧协商先前即已开始的“在华美军地位协定”谈判,但由于在管辖权的议题上意见相左,一直迟迟未有下文。1964年11月4日,中美“天兵六号演习”结束后,由琉球来台参加演习之美军爆发丑闻:三名美国黑人士兵在彰化县埤头乡和丰村一带轮奸并殴伤一当地妇女,使得美军不得不正视其驻军军纪问题。1965年8月31日,正式签订“在华美军地位协定”。

相关

  • 安乐死安乐死(英语:Euthanasia,源自于希腊语:εὐθανασία,“好的死亡”;εὖ为“好的”,θάνατος为“死亡”,此名称与实际作法不断地受到争议)是一种给予患有不治之症的人以无
  • 演化经济学演化经济学研究竞争中变化发展的市场过程,对应于静态均衡的新古典经济学。它以历史的不可逆视角观察经济现象。它研究开放的系统,关注变革、学习、创造。竞争过程是非均衡的,具
  • 柏拉图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合文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巴斯德效应1861年巴斯德发现,相比起足氧的情况,酵母在缺氧的情况下消耗更多的葡萄糖。这就是所谓的巴斯德效应。现在,人们将在厌氧型和需氧型能量代谢之间的转换过程总结为巴斯德效应。这
  • span style=color:#ffffff;人民/span13,0006,500 (2002)希腊人(希腊语: Έλληνες, 国际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 王锡阐王锡阐(1628年-1682年),字晓庵,号余不、天同一生,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天文学家暨数学家。明亡后,终生不仕,一生钻研历法、天象。曾独立发明计算金星凌日、水星凌日的方法,并提出推算日
  • 欧阳予欧阳予(1927年7月26日-),中国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1927年生于四川乐山。1948年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工学院电机系。1957年获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技术科学博士学位。2000年当选
  • 中亚联盟中亚联盟是由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2007年4月26日提出的,为了创建一个类似欧盟的涵盖五个前苏联中亚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
  • 杂交水稻杂交水稻,其主要思想是利用水稻的雄性不育来实现水稻的杂交。1917年日本学者发现了野生水稻雄性不育。美国农学家琼斯于1926年提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理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