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自然事件

✍ dations ◷ 2025-08-07 08:02:05 #刘自然事件
五二四事件,又称刘自然事件,是1957年一起示威事件,发生于前美国驻华大使馆所在的台湾台北市中华路。本案为台湾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少有的几次反美事件之一,亦为台湾戒严时期罕见之大规模示威活动。1957年3月20日,中华民国革命实践研究院少校学员刘自然在参加友人婚宴返家途中,于十一点在台北市阳明山美军宿舍群区内驻台美军罗伯特·雷诺公寓(中正路1段6巷B1)外遭枪击。留守警员庄春水接获电话后,急忙向组长韩甲黎报告:“韩组长,美军眷社区B-1发生事情,赶快去。”据媒体报导,刘身中两枪,除正面一枪为近距离射击胸部外,腹部亦有一较远距离射击造成之创口,于离该公寓约50米斜坡处面向公寓呈仰姿身亡,嫌犯驻台美军上士罗伯特·雷诺(Robert G. Reynolds)。当外事警官韩甲黎逮捕雷诺并做完笔录后,欲将雷诺移送士林地检署,美军宪兵称雷诺是美军顾问团成员,具有外交豁免权,阻止移送。之后,美军军事法庭(英语:Courts-martial in the United States)对此案进行审理,雷诺声称有人偷看其妻洗澡,才开了第一枪打中刘自然;雷诺与其妻子声称,在雷诺要其妻告诉女佣通知警察之后,雷诺看到刘自然手持武器向他走近,才开了第二枪,一住在附近的士官也作证,两次枪响之间间隔了35秒到一分钟。但是,台北市警察局称刘自然身处灯光之中,被近距离射击,且尸体并不在罗伯特·雷诺所说的地点。美军军事法庭于两个月后宣布罗伯特·雷诺的故意误杀罪不成立,无罪释放。一时之间,全台舆论哗然。美军军事法庭宣判罗伯特·雷诺无罪后,刘自然的遗孀奥特华于5月24日上午10时身着黑色殇服到美国驻台北大使馆门前抗议,举著一块用中、英文书写的“杀人者无罪吗?我控诉,我抗议”看板。12时,中国广播公司记者至现场采访,奥特华通过广播哭诉,群众前往围观。13时,有人大喊“雷诺已经坐飞机走了”,群众当场义愤填膺。越来越多台北市民在大使馆附近围观。下午1时半左右,聚集民众开始朝大使馆丢掷石头。14时30分左右,民众人数增至六千人,并高喊“杀人偿命”、“打倒帝国主义”,开始以石头、砖块、木棍攻击美国大使馆;随后,有人翻墙进入并砸毁美国大使馆中的汽车、家具,烧毁其中的文件,并殴打使馆人员。大批群众撕下美国国旗,破坏美国大使馆新闻处,并包围美军协防台湾司令部,甚至对警用车辆纵火,冲入警局。当时是国民党威权统治,台湾戒严,任何游行、示威、抗议均为违法,而且是当局最为忌惮的。然而此次一反常态,事发之后,台北市警局姗姗来迟,使得大使馆陷入混乱之中长达十个小时之久。台北卫戍司令部宣布台北市及阳明山进入戒严状态,晚上实施宵禁,因为台湾早已实施戒严,此时又再次戒严,形成所谓的“双重戒严”。卫戍部队亦将群众驱散;在清场过程中,3人死亡,38人受伤,111人遭逮捕。美国驻华大使蓝钦向中华民国外交部提出抗议,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中正召见蓝钦并道歉;不久后参谋总长彭孟缉上将、台北卫戍司令黄珍吾中将、宪兵司令刘炜中将、台湾省警务处处长乐干先后遭撤职。蒋总统认为该事件暴露情治侦察系统的混乱,遂将台湾防卫总司令部等单位整合,成立台湾警备总司令部。俞鸿钧内阁亦告倒台、但获慰留。被捕的111人中,有71人被宣布无罪释放,有40人被判处6个月到1年的有期徒刑,这起判决,本由蒋总统指定限期宣判,1957年6月24日行政院副院长黄少谷等上签予总统和行政院长,建议轻判。《联合报》影剧记者戴独行入狱5年,1962年出狱。当时基隆《民众日报》编辑林振霆也被以叛乱罪逮捕入狱。此事凸显美军驻台人员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之落差所造成的摩擦怨怼,以及其因享有外交官待遇而不受中华民国法律管辖所衍生的问题。然而,亦有人认为此事与蒋经国有关,因为示威群众中有蒋经国长子与次子就读过的成功高中的学生参与,甚至示威群众更由该校教官带头,且事后该教官并未受到处分;此外,成功中学前任校长正是蒋经国的心腹潘振球。该年9月,来台负责调查该事件的美国总统特别助理李查兹(James P. Richards)对蒋介石表示蒋经国领导救国团在事件中扮演积极角色,蒋介石对此不置可否。后来,蒋介石为缓和台美紧张关系将蒋经国暂时调离情治系统,改为出任退辅会主任;此后,蒋经国带领退伍军人修建中横公路。事件发生后,中华民国与美国双方虽加紧协商先前即已开始的“在华美军地位协定”谈判,但由于在管辖权的议题上意见相左,一直迟迟未有下文。1964年11月4日,中美“天兵六号演习”结束后,由琉球来台参加演习之美军爆发丑闻:三名美国黑人士兵在彰化县埤头乡和丰村一带轮奸并殴伤一当地妇女,使得美军不得不正视其驻军军纪问题。1965年8月31日,正式签订“在华美军地位协定”。

相关

  • 分子量分子量,又称“相对分子质量”,指组成分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量的总和,分子量的符号为Mr。定义为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12C质量的1/12之比值。由于是相对值,所以为无量纲
  • 碱基核碱基(英语:Nucleobase)是指一类含氮碱基(nitrogenous base),在生物学上通常简单地称之碱基(base)。是在DNA和RNA中,起配对作用的部分。核碱基都是杂环化合物,其氮原子位于环上或取代
  • 血脑屏障脑血管障壁(英语:blood–brain barrier ,BBB),也称为血脑屏障或血脑障壁,指在血管和脑之间有一种选择性地阻止某些物质由血液进入大脑的“屏障”。19世纪末,保罗·埃尔利希在一个实
  • 维A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临床实践指南医学指南(medical guidelines)也称为临床指南(clinical guideline)或是临床实践指南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是目的在提供医疗决策及准则指南的文件,会针对医疗保健特定领
  • 经期忧郁症经期忧郁症,或称经前不悦症,是严重的经前综合症。有月经的妇女中,有3%至8%受此症影响。 该症出现于月经周期的黄体期。经期忧郁症在2013年列入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目前
  • 三相点三相点是指在热力学里,使一种物质三相(气相、液相、固相)达到热力学平衡共存时的一组温度和压强数值。比如,水的固-液-气-三相点是0.01℃(273.16K)及611.73Pa (约等于标准大气压101
  • 爱沙尼亚语爱沙尼亚语(eesti keel),中文也称爱沙尼亚文,是爱沙尼亚的国语,2012年约有120万人日常使用,属于乌拉尔语系的芬兰-乌戈尔语族,最接近芬兰语,这两种语言近似到可以相通的地步——至少
  • 建筑间距建筑间距简而言之就是指建筑之间的距离,其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因地而异。在中国大陆,建筑间距可分为日照(正向)间距、侧向间距和消防间距。城市规划特别是在详细规划中对建筑间距有
  • 速不台速不台(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