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满汉文化交流
✍ dations ◷ 2025-08-22 11:58:52 #满汉文化交流
满汉文化指满族文化经过汉族文化冲突与融合之后所产生各具两族特色的清代文化,大部分情况下亦指清朝文化之实体,并且延续影响民国建立之后。三百多前,满族(女真)文化就开始了由原始的萨满文化体系向广泛吸收蒙汉等周遭民族文化。自满族征服中原以后,更加专注吸收汉族文化,并以此原始萨满文化为基础进行自身的整合与创造特殊文化。在17世纪,满族的清朝取代汉族的明朝取得了支配中国地位,清朝统治者在保持满贵族优先前提下,很大程度上采取了汉化政策。但一些研究辽金元清史的日本学者认为,清和辽金元一样属于中国的征服王朝,汉化深度和速度均逊于北魏等渗透王朝;清室只推行对自己有利的汉化措施,并尽可能保留本族文化,并非全盘汉化,而是双向进行的。。清初以来,所有施政文书都以汉文、满文两种文字发布。自康熙起大力推行以儒学为代表的汉文化,汉传统经典成为包括皇帝在内的满族人必修课。乾隆在宫中常穿汉服以作娱乐。到乾隆中期,满人几乎全部以汉语为母语,满文渐渐成为仅用于官方历史记载用的纯书面文字。到19世纪,官方文件中的满文已基本为汉文所取代,如1875年清廷在与秘鲁换约时曾明确谕称:“惟换约事宜,中国总以汉文为凭”。支持儒化说者则认为,清朝皇帝只是有选择尊儒,儒家的一些思想清朝皇帝也没有完全接受,而儒家只是汉文化的内容之一,汉文化不仅仅只包括文字和儒家,还有衣冠、风俗礼仪、各种宗教信仰等 。清代满族开始以汉字取名,如清朝皇室成员都有汉名,且遵从汉族的论字排辈习惯。许多满族文人、官员都有字、号。
清代称呼满人时不说姓氏,而是取其名字的第一个字当作姓氏使用(随名姓)。如荣禄称为“荣大人”,如同对汉人官员称“张大人”、“李大人”。清代满族文人、官员亦积极学习汉族的诗文、字画,产生了许多书画家。汉军旗人曹雪芹等著《红楼梦》为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满族的子弟书大量取材于汉族历史故事和文学作品。满族曲艺八角鼓在清代改以汉语演唱,大量从汉族历史故事、文学作品中取材,并影响了相声中的太平歌词。晚清时,戏曲中的“胡人”角色会穿满族服饰,如《四郎探母》中的契丹人。清朝强令汉人男子按满族习俗改变发式,剃去前额发,把头发编成辫子。当时统治者就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颁令。满族的发型与汉人迥异,满人男性把前颅、两鬓的头发全部剃光,仅后颅留下头发,编成一条长辫垂下。清代汉族被迫放弃明代服饰,改穿与满族服饰相似的服饰,但在女装等方面,满汉服饰仍然有区别。详细请参考剃发易服。清代服饰的样式虽然多以满族服饰为基础,但吸收了汉族服饰的纹样、色彩等特点。清代皇家建筑完全使用汉族建筑样式。
相关
- 礼来公司礼来公司(英语:Eli Lilly and Company)是源自美国的跨国制药公司,总部位于印第安纳波利斯。礼来公司还在波多黎各及17个其他国家设有办公机构,其产品销往约125个国家。1876年由药
- 须腕动物门见内文西伯加虫科(学名:Siboglinidae)是动物界环节动物门多毛纲缨鳃虫目之下的一个科。本科物种包括原来须腕动物门(Pogonophora)及前庭动物门(Vestimentifera)的所有物种合共约100
- 剑桥剑桥(英语:Cambridge,旧译康桥),英国英格兰东区域剑桥郡的城市、自治市镇-非都市区,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城。剑桥建立于康河之上,于伦敦以北约八十公里。
- 健身健身可按不同程度的身体锻炼来介定分类:
- 宝来溪宝来溪,位于台湾南部,属于高屏溪水系,为荖浓溪第二大支流,河长28公里,流域面积133平方公里,分布于高雄市六龟区东北端及桃源区中南部。主流发源于卑南主山北侧,先向北复转西北流,至
-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 multiforme,缩写:GBM),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征和症状最初呈非特异性。患
- 肯尼亚华人,早在15世纪可能有少数定居在肯尼亚,然而,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到肯尼亚的现代移民只能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估计在全国有3000到10000名华人。早期的中国海员与肯
- 英国航空476号班机萨格勒布空难(克罗地亚语:Zrakoplovna nesreća kraj Zagreba 1976)指的是1976年9月10日发生在当年南斯拉夫萨格勒布(今日克罗地亚的首都)附近的弗尔博韦茨市上空,一架英国航空的
- 电阻率电阻率(英语:Resistivity),又称电阻系数、导电率(非电导率),是描述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某种物质的电阻,数值上等于长度为一米,横截面为一
- 大正藏《大正新脩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是大藏经的一个版本。日本大正13年(1924年),高楠顺次郎和渡边海旭组织大正一切经刊行会,小野玄妙等人负责编辑校勘,于1934年印行完成。大正藏是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