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中间期

✍ dations ◷ 2025-10-18 01:29:42 #第三中间期
第八第十第三中间时期,即古埃及自法老拉美西斯十一世于公元前1070年代死后,至普萨美提克一世于前664年驱逐第二十五王朝的努比亚统治者、创立第二十六王朝之前的一段时期。这段时期的特色是王权崩解分离。即使拉美西斯十一世在位时,第二十王朝正逐渐失去对底比斯的控制,当地祭司的权力则逐渐坐大。拉美西斯十一世死后,继承人斯门代斯一世从塔尼斯统治埃及,而底比斯的阿蒙大祭司则在第二十一王朝时统治埃及南部。事实上,这种分裂的意义大于其表面情况所示,因为两方的祭司与法老都是来自同一个家族的。舍顺克一世于前945年(一说前943年)把埃及重新统一,建立第二十二王朝,舍顺克一世的祖先是来自美什维什(Meshwesh,原本来自古利比亚)的移民。埃及因此享有超过一个世纪的稳定,但特别在奥索尔孔二世(Osorkon II)统治时期过后,国家实际上分裂成两部分,第二十二王朝的舍顺克三世(Sheshonk III)在前818年控制了下埃及,而塔克洛特二世(Takelot II)及其子奥索尔孔(即后来的奥索尔孔三世(Osorkon III))则统治中部和上埃及。在底比斯,两方势力爆发内战,分别是宣称自己是法老的皮杜巴斯特一世(Pedubast I)与塔克洛斯二世/奥索尔孔B的现有宗族。两股势力持续互斗,冲突要直到奥索尔孔B在舍顺克三世在位第39年完全击倒对手后方告平息。奥索尔孔着手建立上埃及利比亚王朝,该王朝的统治者按时序为奥索尔孔三世、塔克洛特三世(Takelot III)、鲁德阿蒙(Radamun),但这王朝很快就随鲁德阿蒙之死以及当地城邦由各城统治者(如赫拉克利奥坡里斯的帕夫乔阿维巴斯太特(Peftjaubast)、赫尔摩坡里斯的尼姆罗特(Nimlot)以及底比斯的伊尼)起义而崩离瓦解。南方的努比亚乘此分裂及政治乱局而占尽优势。皮耶于在位第二十年时发军埃及,上任努比亚统治者卡施塔(Kashta)在强迫塔克洛特三世之妹、祭师“阿蒙神的崇拜者”舍频维帕特(Shepenupet I)收养他的女儿阿曼尼尔迪斯一世(Amenirdis I)为其继承者的时候,已将努比亚王朝的影响力扩延至底比斯。二十年后,继任的法老皮耶约在前732年挥军北上,击败了数股当地埃及统治者的联合军队,这些统治者包括帕夫乔阿维巴斯太特(Peftjaubast)、塔尼斯的奥索尔孔四世(Osorkon IV)、莱翁特坡里斯(Leontopolis)的伊乌普特二世(Iuput II)及塞易斯的特弗纳赫特(Tefnakht)。皮耶创立第二十五王朝,并委任被打败的统治者为各省总督。皮耶死后由其弟沙巴卡继位,之后再分别由皮耶的两个儿子沙巴塔卡及塔哈尔卡继位。第二十五王朝时重新统一的埃及版图重回新王国时期般大。一些法老,如塔哈尔卡沿尼罗河河谷(包括孟斐斯、卡纳克、卡瓦(Kawa)、 博尔戈尔山等地)兴建或重修神庙及纪念碑。第二十五王朝以其统治者撤回至他们的精神故乡那帕达(Napata)为终结。那里(埃尔-库鲁(El-Kurru)及努里(Nuri))的努比亚金字塔是首批在尼罗河河谷的金字塔,兴建时期达数个世纪,埋葬了第二十五王朝的所有法老。那帕达王朝之后是库施王朝,后者于那帕达及麦罗埃(Meroë)发展蓬勃,起码直至公元2世纪为止。埃及的国际威望在此时已大幅下跌。盟友已经牢牢地纳入了亚述的势力范围之内,约自前700年起,问题已经变成“何时”(而不是假如)两方会爆发战争。撇除埃及的版图及财力不论,亚述有较多木材供应,而埃及在这方面则长期匮乏,导致亚述能够生产较多所需木炭作炼铁之用,从而令亚述获得更多铁兵器。亚述于前670年入侵埃及,这成了两国的关键分野。结果,塔哈尔卡及继承人,其侄坦沃塔玛尼不时与亚述发生冲突。公元前664年,亚述施予最后一击,洗劫了底比斯及孟斐斯。取而代之,埃及自前664年,即坦沃塔玛尼死前的整整八年,进入第二十六王朝,亚述扶植的附庸法老于在位时期带领埃及政治独立。普萨美提克一世是第一个被视为统一整个埃及的皇帝,他定都塞易斯,在位五十四年间为国家带来稳定。其后四位的塞易斯统治者,自前610年至前525年间继续为埃及带来和平繁荣的局面。可惜在近东地区,波斯这股新势力正在壮大。普萨美提克三世继承父亲阿摩西斯二世仅六个月,就必须在培琉喜阿姆(Pelusium)面对波斯帝国的大军。波斯人已经取得巴比伦,而埃及根本就不是对手。普萨美提克三世被打败,然后匆匆逃至孟斐斯,但终难逃被俘虏入狱的命运,之后他在波斯首都苏萨被处死,波斯国王冈比西斯二世继承了法老的正式称衔。史家对于这段时期评价之所以各有分歧,原因众多。首先,对于把埃及悠长而复杂的历史编年定名,效用如何莫衷一是。第三中间时期既有长期稳定,亦有长期动荡的局面:其名称本身颇为模糊了这一事实。其次,在上溯时代的若干范围时亦出现重大问题:首先,在常用的所有古埃及历史年表中为此阶段确定年代相当困难,在结合同样充满争议的年份鉴定的圣经考古学时,问题就变得复杂。最后,一些埃及学家和圣经学者(例如肯尼斯·基勤(Kenneth Kitchen)或大卫·罗哈(David Rohl))对组成此段时期王朝的家族关系提出崭新或具争议的理论。

相关

  • 格哈德·多马克格哈德·多马克(Gerhard Johannes Paul Domagk,1895年10月30日-1964年4月24日)是一位德国病理学家与细菌学家。出生于德国勃兰登堡邦。多马克由于发现了能有效对抗细菌感染的药
  • 脑炎脑炎(英语:encephalitis),一种急性脑部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造成。病患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意识混乱、疲倦、嗜睡和畏光。 严重的症状包括癫痫、颤抖(tremors)、幻觉、记忆
  • 782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 数理逻辑数理逻辑(英:Mathematical logic)是数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对象是对证明和计算这两个直观概念进行符号化以后的形式系统。数理逻辑是数学基础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数理
  • 16S 核糖体RNA16S核糖体RNA(16S ribosomal RNA),简称16S rRNA,是原核生物的核糖体中30S亚基的组成部分。16S rRNA的长度约为1,542 nt。卡尔·乌斯和乔治·福克斯是率先在系统发育中使用的16S
  • 一部,是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个(一划的则为第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一部归于一划部首。一部只以上方、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
  •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语:U.S. News & World Report)是一本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以每年对美国大学的调查报告及排名而广为人知。其编辑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 夏特雷剧院沙特雷剧院(法语:Théâtre du Châtelet)是位于法国首都巴黎第1区的一个剧院,有2500个座位。沙特雷剧院开始建设于1860年,在1862年竣工。
  • 增井祯夫增井祯夫(日语:増井 禎夫/ますい よしお Masui Yoshio,1931年1月1日-),日本裔加拿大细胞生物学家,推动1980年代细胞周期研究大发展的关键人物。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拉斯克基础医学
  • 増井祯夫增井祯夫(日语:増井 禎夫/ますい よしお Masui Yoshio,1931年1月1日-),日本裔加拿大细胞生物学家,推动1980年代细胞周期研究大发展的关键人物。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拉斯克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