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马歇尔

✍ dations ◷ 2025-10-22 12:22:14 #1846年出生,1928年逝世,普利茅斯弟兄会

亚历山大·马歇尔(Alexander Marshall,1846年12月13日-1928年8月9日)是一位普利茅斯弟兄会的著名传道人。

1846年12月13日,马歇尔出生于苏格兰威格敦郡的斯特兰拉尔,在敬虔的基督徒家庭中成长。父亲约翰·马歇尔是位虔诚的布商,也是教会长老,被称为“圣洁的马歇尔”(Holy Marshall)。

马歇尔在18岁时离开家乡, 到格拉斯哥的布店工作,由于弟兄会传道人戈登·福隆(Gordon Forlong, 1819-1908)的街头热切传讲,加入奉主名聚会的基督徒召会。1876年, 格拉斯哥希望堂(Hope Hall)聚会推荐马歇尔为全时间事奉主的传福音者,此后他走遍苏格兰和英格兰各地,传扬福音。

1879年,马歇尔前往加拿大拓荒,在加拿大带领多人悔改归主。1882年与泰特小姐结婚。马歇尔在婚后全力投入福音工作,是著名的福音大使,他一生中曾36次横渡大西洋到加拿大和美国宣道。1897年,他前往冰岛,他还前往埃及、中美洲、墨西哥和新西兰传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71岁高龄的马歇尔冒险前往法国,向军人传讲福音。俄国革命期间,他又冒险前往俄罗斯和爱沙尼亚,帮助那里的受难者。

马歇尔最初参加“所需的真理之召会”(Needed Truth Brethren)的聚会,但因关于擘饼聚会(breaking of bread meeting)的分歧而离开。麦歇等人认为,只要两三个信徒就可以擘饼纪念主。他们有时被认为是福音堂基督徒聚会处(Gospel Hall Brethren)的开始。

马歇尔曾敦促基督徒公开抗议,反对自由主义神学。然而,马歇尔自己也被指控为异端。

1903年,马歇尔从海外回到苏格兰的普雷斯特威克居住。1928年8月9日,马歇尔去世,享年81岁。他在普雷斯特威克坟场的墓碑上仍然刻着福音信息。他的住所也改为宣道士之家(missionary home)。

马歇尔是著名的福音单张作者,号称“福音单张大王”(the prince of tract writers)。

相关

  • 形意文字语言学上的形意符号(英:ideogram,亦称表意符号、形意图或表意图),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一定意义。它不是一种代表语言的语素或语音的文字系统。换句话说,这种文字系统并不能用于记
  • MillipedeMillipede是一种数据存储于聚合体层上的纳米量级“坑”中的非易失性存储器。这种存储器的读写由基于微机电系统的探针完成。这种存储技术允许每平方英寸上高于1TB的数据存储
  • 臣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三十一个(六划的则为第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臣部归于六划部首。臣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时尚潮流时尚可以指:
  • 血管收缩素原1N9U, 1N9V, 2JP8, 2WXW, 2X0B· hormone activity · hormone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growth factor activity · acetyltransferase activator activity ·
  • 剑潭寺剑潭古寺,又名剑潭寺、观音寺,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大直北安路,原为主祀观世音菩萨之佛教寺院。1773年,剑潭古寺创建,主祀神观音佛祖,为台北盆地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台湾日治时期19
  • 参与型经济参与型经济(Participatory economics,简称parecon)是一个还在设想阶段的经济体制。该体制通过平等参与来作经济决定,引导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和消费。该体制的目标是替代当代资本
  • 波纳德波纳德 (法语:Louis Gabriel Ambroise de Bonald,1754年10月2日-1840年11月23日),法国的反革命哲学家和政治家。在那革命的时代中,他和好友迈斯特(Joseph de Maistre)同为传统主义者,
  • WBZ中波台WBZ-AM(1030 AM),是位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一家中波广播电台。该电台开播于1921年9月19日,是北美最古老的广播电台之一。目前该电台由清晰频道通信公司拥有,主要播出新闻和谈话
  • 山崎之战山崎之战即天王山之战,是1582年6月本能寺之变后发生的一场战役,是明智光秀与羽柴秀吉在山城国及摄津国边缘山崎爆发的一场战役。天正十年(1582年),京都本能寺之变后的明智光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