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安东·拉森

✍ dations ◷ 2025-11-26 14:10:38 #1860年出生,1924年逝世,南极探险家,挪威探险家,归化英国公民

卡尔·安东·拉森(挪威语:Carl Anton Larsen,1860年8月7日-1924年12月8日)是挪威南极探险家,首次于南极发现了化石,因而获得皇家地理学会的回馈授权。1893年12月,他成为首位在南极洲拉森冰棚上滑雪的人。拉森也被视为英国南极领地南乔治亚岛古利德维肯港和南极海域捕鲸业的奠基人。1910年,因为多年居住于南乔治亚岛而获得英国公民身份。身后,一艘捕鲸船以他为名。

1860年8月7日,卡尔·安东·拉森出生于挪威奥斯特哈尔森堤卓林镇,是挪威海军上校欧尔·克里斯蒂安·拉森和其妻爱仁·安德烈·拉森的儿子。后来,他们举家搬迁至当时的捕鲸业重镇桑德尔福德。拉森9岁时,他与其父乘上小型三桅帆船出海猎捕海豹,经常往返北大西洋到英国贸易,只有在秋冬时节才会回到家乡上学。这样的情形持续了数年之久,18岁时,他因对大海的强烈向往而报考海军学校的远洋船员考试,并获得录取。由于前些年曾多次到过英国,这让他了解到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而开始自学英语和西班牙语。

拉森急于成为一名船上的海军军官,但却因当时挪威经济低迷而无法如愿。这对拉森来说是个重大的挫折,但他毅然放下自身的自满心态,成为一名船上的伙食人员,因而体认到食物对船员们情绪的重要性。这个经验会在往后成为军官的他有所助益。

拉森后来终于有机会登上三桅帆船跳跃号,成为一名二副,阶级仅次于船长、舰上值班军官和大副。21岁时,拉森回到岸上学习其他知识,并很快的成为船长阶级,这代表他可以亲自指挥船只航行全世界。

成为船长后,拉森此时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艘船。但由于他自己没有能力担负全新船只的费用,只好退而求其次买了艘旧三桅帆船和平号。令人惋惜的是,因这艘旧船无法平稳地被操控,在第一次出航时就毁坏了。感到气馁的拉森很快修复了它,但却没有人敢让他载运货物。一连串的不幸使年轻的拉森决定首次尝试捕捉挪威近海的瓶鼻鲸。幸运的是,天生捕鲸能手的拉森经常满载而归,一直到1885年,他认为无法再用斯文·弗因捕鲸枪和小型蒸汽猎船捕鲸为止。而后他便想更换新船。

拉森搭乘杰森号领导1892年至1894年的挪威南极远征,途中发现了拉森冰架、弗因海岸、奥斯卡二世地和罗伯逊岛。拉森很熟悉这艘船,因为他曾在著名的1888年弗里乔夫·南森格陵兰远征搭乘过它。

随后,拉森指挥南极号参与1901年至1904年的瑞典南极远征。在这趟任务期间,一些他的队员们在斯诺希尔岛上度过10个月的寒冬。之后,又因为船只撞上浮冰沉没,拉森和队员们只好在岛上以企鹅与海豹为食,度过1903年的冬天,直到被阿根廷护卫舰乌拉圭号救起。

1904年,拉森定居于英国南乔治亚岛从事捕鲸工作。1904年圣诞夜,他制造出了古利德维肯当地的第一桶鲸鱼油。继阿根廷、挪威、英国的首都之后,拉森在当地建立了第一座南极捕鲸企业阿根廷渔业公司。在后来的数年中,南极海域产出的鲸鱼油超过70%的世界占有率。

身为阿根廷渔业公司的经营者,拉森组织了建设古利德维肯的行动,超过60名挪威人加入这场行动中。他也建立了古利德维肯的气象观测站,并从1905年与阿根廷气象局合作使用直至1949年结束。1902年,拉森在瑞典南极远征期间建立了捕鲸站点。他也向乔治亚岛引入驯鹿,作为他的工作伙伴闲暇狩猎的猎物。

拉森也领导了岛上的挪威路德教会教堂的兴建工作,先在挪威建造好后再移至当地搭建起来。这座典型挪威风格的教堂,是世界其中一座最南端的教堂,建于1913年圣诞节。1922年,著名英国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的葬礼也是在此举行,并葬于教堂旁墓园。

就如同其他捕鲸船长和经营者们,拉森和他的家人们都住在当地,包括他的妻子、三位女儿和两位儿子。1910年,他们获得英国公民权,拉森在申请表格上写道:“我已放弃自己的挪威公民权并定居于此,从1904年11月16日起便在此地从事捕鲸工作,我没有理由成为除了英国以外的公民,我打算长期居于此地。”

相关

  • 胶囊胶囊剂以可溶性明胶作为包覆材料的囊状药剂,可避免口服时,药物与味觉器官直接接触引发恶心反应。请阅读硬胶囊请阅读软胶囊
  • 拉美裔人西班牙裔美国人,或称拉丁裔美国人(Hispanic Americans or Latino Americans;又称拉美裔、拉丁美洲人、拉丁人)指从拉丁美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及族群,不少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以英语
  • 23S rRNA23S rRNA是一个长为2904nt(在大肠杆菌中)的细菌核糖体大亚基(50S亚基)组分。核糖体的肽基转移酶活性中心就位于此rRNA的第五结构域(domain V),而此结构域也是许多抑制转录的抗生素
  • 丙酸杆菌等丙酸杆菌属(学名Propionibacterium)是一类革兰氏阳性菌。
  • 吴清平吴清平(1962年-),广东蕉岭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安全监测与控制、食用菌产业化关键技术以及微生物发酵工程领域的研究开发工作。现任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 Cleroidea郭公虫总科(学名:Cleroidea)是鞘翅目多食亚目的扁虫下目之下六个总科的其中一个小昆虫总科,物种数约10000种。大部分的成员具有纤细、柔软的翅鞘,并覆有短毛或鳞片。本总科包括以
  • 震教徒震教徒(Shakers),又称为震教教友会教徒(Shaking Quakers),属于基督再现信徒联合会,18世纪始建于英格兰,是贵格会的支派。1774年由安·李(Ann Lee,1736年—1784年)建立,现已基本消亡。震
  • 长征二号F型长征二号F火箭,简称长二F,别称“神箭”,缩写:CZ-2F 或 LM-2F,是长征二号家族中的最新改进型号,主要用于发射神舟系列载人飞船。长征二号F自1992年开始研制,1999年11月19日首次发射
  • 约翰·E·沃克约翰·欧内斯特·沃克爵士 FRS(英语:Sir John Ernest Walker,1941年1月7日-),英国化学家,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于2012年获得科普利奖章。从1969年到1971年,沃克在威斯康星大学麦
  • 溴化镉溴化镉是一种白色到淡黄色的晶体,实验式为CdBr2,溶于水。有较高毒性。溴化镉是典型的层状结构离子晶体,存在无水物、一水和四水合物。溴化镉由溴和镉在稀氢溴酸中反应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