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锴(1686年—1746年),字铁君,号眉山,又号焦明子、豸青山人。汉军正黄旗人,清代诗人、历史学家。乾隆时,与陈景元、戴亨并称为辽东三老。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十月二十日戌时出生,祖籍铁岭。三十九年(1700年),由监生补授本旗银库笔帖式。四十一年(1702年)缘事去职。四十六年(1707年)南江效力,工竣议赐七品顶带。
李锴生于眉山,遂以为号。李锴一直乐在为文,“既肆于文,不乐仕进门,功凡八职,辄病不就,袭居于盘,与野老田父相周旋”,在廌峰隐居,因此又自号:廌青山人。李锴原本为贵介子弟,但其先人之廉洁至使家无余资;好读书,务穷源本。
李锴诗名传世,所作古诗有汉魏陶谢风,其他得少陵神采,而屏绝庞杂。而他具有良史之材,则不为当世人所识,积二十年之功,所著《尚史》,共八十余万言,“贯左国之离析,补龙门之遗失,讫秦嬴始于五帝,班掾以下莫能及也”。该书因家贫不得刊印。
其著作除《尚史》,还有《睫巢集》六卷、《后集》一卷。与镶白旗满洲、隐士诗人马长海交往,为其写有《马山人传》;又与内务府正白旗满洲、隐士诗人索绰络氏石永宁(号东村;胞侄乾隆二年(1737年)丁巳恩科进士德保 (清朝))交友,为后者写诗《焚诗歌为石东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