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猿

✍ dations ◷ 2025-10-23 16:34:23 #早期人类,人亚族,中新世哺乳类,上新世哺乳类,1995年描述的分类群

地猿()是人科中非常早期的一属,生存在440万年前的上新世早期。由于它与非洲的类人猿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故它被认为是属于黑猩猩分支而非人类分支。但因其牙齿像南方古猿的牙齿,故大部分认为它是原始人。

地猿现有两个物种已被描述,即始祖地猿()及卡达巴地猿()。两个物种的遗骸都是在埃塞俄比亚中部阿瓦什发现。

始祖地猿,又译拉米达地猿或拉密达地猿,又称地猿始祖种或地猿祖先种,是于1994年命名的。它的首个发现的化石估计属于440万年前。后期由约翰尼斯·海利-瑟拉解(Yohannes Haile-Selassie)及沃德盖布瑞尔(Giday WoldeGabriel)所发现的化石,如果是属于始祖地猿的话,则可推前至580万年前。

于1992年至1993年期间,由蒂莫西·怀特(Dr. Timothy White)所带领的研究队发现了首个始祖地猿的化石,即17个骨骼碎片,包括头颅骨、颚骨、牙齿及肢骨等,都是从埃塞俄比亚中部阿瓦什河谷的阿法尔洼地发现。更多的碎片于1994年发现,是完整骨骼的45%。枕骨大孔及脚骨的特征显示它是双足行走的。

卡达巴地猿估计属于580-520万年前。它的犬齿有原始的特征,与现今人族有所不同。卡达巴地猿相信是人类分支从现今黑猩猩分支分裂后的最早动物。它原先被描述为始祖地猿的亚种,但基于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牙齿而被提升为独立的物种。

基于地猿的骨头大小,估计它们的体型接近现今的黑猩猩。

从始祖地猿的趾骨结构,可见它是可以站立行走。这却引起了人科双足行走起源的问题。因为一般相信双足行走在大草原是最为节能的,但地猿却是生活在森林中而非大草原。

相关

  • 淋巴因子淋巴因子(Lymphokine)是细胞因子的一亚类,指由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通常是由T细胞产生的通过影响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而改变免疫系统的反应。这一分类方法已经过时。现常
  • 豹属豹属(英语:Panthera)包括四种著名的大型猫科动物:和其他猫科动物比较,只有这四种猫科动物有吼啸的能力。其他豹属的大型猫科动物,尚有:(†符号表示已经绝灭)
  • 叶叔华叶叔华(1927年6月21日-),女,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广东顺德,中国天文学家。1927年生于广东广州,祖籍广东顺德。194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 中国
  • 硬骨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及储藏矿物质。骨组织是一种密实的结缔组织。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
  • 金融影响与2019-20年冠状病毒大流行相关的经济动荡对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债券和商品(包括原油和黄金)市场)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重大事件包括描述中的油价战,原因是未能达成OPEC+协议,导
  • span class=nowrapCuCN/span氰化亚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CN。纯氰化亚铜是一种白色单斜结晶粉末,不溶于水、冷稀酸和乙醇,易溶于氨水、铵盐溶液和浓盐酸,在沸稀盐酸中分解为氯化亚铜和氰化氢。温度
  • 西尔维奥·贝鲁斯柯尼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意大利语:Silvio Berlusconi;1936年9月29日-),意大利政治人物、企业家,数度出任意大利总理,同时也是前AC米兰班主、传媒大亨、歌手、富翁。1994年投入意大利政
  • RBMK反应堆计划26台机组: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炉(俄语:РБМК,转写:RBMK;全名为俄语:Реактор Большой Мощности Канальный,直译:大功率管式反应炉)是一种
  • 安尼斯敦安尼斯敦(英语:Anniston)是美国阿拉巴马州卡尔霍恩县的一座城市。在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镇总人口为24276人。该市同时也是卡尔霍恩县的县治。安尼斯敦位于33°39′46″N 85
  • 湖南省人民政府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位于长沙市天心区的湖南省政府总部中国共产党湖南省委员会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