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平文式

✍ dations ◷ 2025-04-02 18:42:19 #改良平文式
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平文式罗马字(日语:ヘボン式ローマ字 Hebon-shiki Rōmaji ?)是一种使用罗马字母来为日语的发音进行标注的拼音方式,是幕末时代至日本行医的长老教会美国籍牧师詹姆斯·柯蒂斯·赫本所设计,首见于他在1867年所撰著的日英辞典《和英语林集成》,是第一套在假名与罗马拼音之间有严格的一对一关系之日文标音系统。平文式罗马字又经常译为赫本式罗马字或黑本式罗马字,但由于在初版的《和英语林集成》封面作者栏,赫本是采用“美国平文”这汉字名称自称,而成为“平文式”这译法的典故。日本政府虽曾在1937年时颁布训令式罗马字尝试取代平文式罗马字的使用,但伴随着战后驻日盟军总司令部要求各市镇的道路入口需以平文式罗马字标示地名,平文式的使用不减反增,于是日本政府又在1954年时推出改版的训令式罗马字。与全面排除平文式拼法的第一版不同,第二版的训令式罗马字允许在牵涉到国际场合或遇到既有的惯例时,承认平文式拼法的有效性,因此今日可以在许多由政府发行的法定文件(例如日本护照)中,看到以平文式罗马字拼写的日本地名或人名。平文式罗马字的拼写基于英语发音。因此对不熟悉日语的人而言,平文式罗马字的发音将更接近日语发音,如将“し”转写成“shi”而不是“si”。在传统平文式(traditional Hepburn)和修订平文式(modified Hepburn)中:在改良平文式(revised Hepburn)中:在传统平文式中:在修订平文式中:在改良平文式中:在平文式罗马字中,双写后续假名的辅音表示促音っ,如后续假名的辅音有两个字母的,变换规则如下:sh → ssh、ch → tch、ts → tts。平文式罗马字有许多变种,主要和长音的表示有关。在“ 東京(とうきょう)”一词中,长音“ō”分别写作:这些片假名组合通常用来表记外来语。橙色背景广泛用于表记外来语,蓝色背景能更准确地转写外语发音,都是日本文部科学省提出的。淡棕色背景是美国国家标准协会和英国标准协会提出的。紫色背景出现于1974年的标准式罗马字。

相关

  • 果糖果糖(C6H12O6,Jmol 立体图)是一种简单的糖(单糖),极易溶于水,在许多食品中存在,和葡萄糖、半乳糖一起构成了血糖的三种主要成分,可在如蜂蜜、树上的水果、浆果、瓜类以及一些根类蔬菜
  • 盎格鲁-撒克逊盎格鲁-撒克逊模式、盎格鲁-撒克逊经济或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因率先在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实行而得名),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2008年金融海啸过后,许多人对此模式发
  • 溴苯那敏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是一种用于过敏症状的药物,属于第一代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又称抗组织胺药),化学式C16H19BrN2。其盐类马来酸溴苯那敏(Brompheniramine maleate)常用于药
  • 2019冠状病毒病英国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英国及其属地发生的情况。2020年1月, 希思罗机场加强了对每周从武汉接收的三班直达航班的监控;每一个人都将要接受海关
  • 大纲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空穴现象空穴现象(Cavitation),又译气穴现象、气蚀现象或空洞现象,指的是在流动的液体中气相的空穴 – 亦即极小的无液体空间(“气泡”或“空隙”) – 产生与消灭的一种物理现象,是力作用在
  • 硫替比妥硫替比妥(INN:Thionarcex)是种短效巴比妥酸盐类麻醉药。本药可作为兽药使用。
  • 穿隧效应在量子力学里,量子隧穿效应(Quantum tunnelling effect)指的是,像电子等微观粒子能够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尽管位势垒的高度大于粒子的总能量。在经典力学里,这是不可能发
  • 中子数中子数是一核素所具有中子的数目,常以符号N作标示。中子数会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例如:锕系元素具有奇数中子的,常为可裂变物质,偶数则物性较安定,可裂变物质较少。中子数很少被独
  • CAl有机铝化合物是指含有碳-铝键的化合物。有机铝化学是有机金属化学的重要研究主题之一。历史上第一个有机铝化合物(C2H5)3Al2I3于1859年发现,之后,在1865年,Buckton和Odling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