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模因学
✍ dations ◷ 2025-07-11 15:25:09 #模因学
模因学(或模因论)是一种基于类比达尔文进化论的视角来研究心智内容的学说,源自于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模因论旨探索文化信息传播的社会演化模型。模因,类似作为生物遗传单位的基因,为文化的遗传单位。模因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一个想法,行为或风格从一个人到另一个人的文化传播过程。 ”包含宗教、谣言、新闻、知识、观念、习惯、习俗甚至口号、谚语、用语、用字、笑话。模因存在于个体的思想中,会进行自我繁衍从而在不同人的思想领域内传播。模因学部分沿用了基因学中以基因为中心的进化观点,正如基因的优胜劣汰,一个模因是否成功取决于内容影响和传播能力。英国演化生物学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创造了模因(meme)一词,源自希腊文mimeme(模仿),为了与基因gene一词类似,缩短为meme。研究模因的学术行为即称为模因学(Memetics)。中文翻译有媒因、模因、文化基因、迷因、米姆、谜米、弥、弥因、弥母等,是文化资讯传承时的单位。理查·道金斯在其著作《自私的基因》中,认为尽管被感知的方式不同,文化领域同样存在着一种生殖性。在书中,作者声称模因这种信息单位居留于大脑中,并在社会演化的过程中变异和自我繁殖。道金斯认为,进化的发生必须存在三个条件:道金斯强调只要三个条件满足,进化的过程就会自然而然发生,而且这样的进化并不只适用于基因这样的有机因素。他认为,模因亦同样有着进化所需的属性。因此,模因的进化不仅简单地类似基因学进化,并且也有着自然选择的现象。道金斯的文字中也提到,各式的思想理念代代相传,在传递迭代中这些思想受获取信息主体的影响,或增强或减损,或影响思想本身。例如,某些文化或许催生出工具制造独特的设计和工艺,从而获得了与同类相比的竞争优势。因为《自私的基因》一书为基因学主题,道金斯在关于模因如何在人脑中繁衍、控制人类行为并最终影响文化走向的问题上并未给出足够的解释,这个创造性的概念在社会学家、生物学家和其他学科的科学家之间掀起了一波争论,而模因为“信息单位”的定义并非道金斯得出,实际出自于其他学者之手。模因学进化理论兼理论中达尔文主义和拉马克主义的特征。模因在被继承的过程有着拉马克主义的影子,当一方希望获取到某个指定的模因时,更多地会使用推论而不是完全地复制。例如当一个人在学习如何锻造钉子,他只需要观察演示后进行模仿,无需模仿整个过程中分拆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不同于基因只能在基因体内复制或是由父母遗传至子女,模因透过语言和文字等媒介在人脑间传播,包括阅读和学习都是模因的增殖方式。模因可以以垂直(通过基因的复制,从双亲到子嗣的过程)或水平(如病毒或其他方式)传递生命信息。其中父母传播给子女时,因为小童吸收能力强、信任父母、且大部分时间皆接触父母,所以传播的资讯完整度较佳,但速度受限于生育的速度。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写道:“模因的概念就是将人群中行为比作病毒,使其他人感染。”模因也能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进行复制,或许可能有长时间的休眠期。模因通过对寄主生成的行为进行传播,模仿是为模因繁殖的重要特征之一。除了模仿其他人类的可视的行为,模因还会以人类之间复制无生命的信息记录——如书籍、乐谱——的形式发生传播。据此,麦克纳马拉认为模因可以被分为内在模因(i-memes)和外在模因(e-memes)两类。一些研究者在通过观察后认为,地球上通过模仿来复制传递模因的的物种包括人科、海豚和一些鸟类(有些鸟类通过学习鸣叫声来冒充他们的父母和邻居)。某些人将模因的传播比喻为疾病的传染。许多社会中的传染现象,如从众效应、癔症蔓延、模仿犯罪(Copycat crime)、模仿自杀等传染性模仿都被视作模因传递的例证。另外,观察者们将一些本能的模仿行为与模因影响下的模仿区别开来,如打哈欠、嬉笑等——被视为先天行为,而非社会化的学习。宗教是模因学一个典形例子。基因复制的一致性很高,但文化学习的突变率可能很高,而且文化创新通常不是随机的,但基因突变没有方向。生物演化依赖颗粒性的遗传(不会混合的基因),但文化遗传可能是混合性的。演化物学家Earnst Mayr称“模因”是“概念”的无谓的同义词(unnecessary synonym),概念不会一直待在同一个个体或世代内,而且可能在书本中待很久,这些特点和生物演化不同,因此文化的演变不能和生物演化作类比。
相关
- 支气管肺炎肺炎(pneumonia),是指肺部出现发炎的症状,主要是肺泡受到影响。肺炎常见的症状包括有痰的咳嗽、胸痛、发热及呼吸困难。症状可能由轻微到严重不一。特别高龄的长者或新生儿可能
- 第一手文献一次文献,又称初级资料、首次资料、一级来源或称第一手资料,是文献学、图书馆学、地理学中指用来做为证据的引文资料, 写作者将其来源方式可以区分成:依据研究资料及方法的不同,
- 时间生物学时间生物学(英语:chronobiology;字首来自希腊语chronos,指时间)又译生物钟学,广为人知的生理时钟。是一门科学,它的任务是研究生物体内与时间有关的周期性现象,或曰这些现象的时间机
- 手指手指是人或一些灵长类动物(例如猿)的手上的指头。人的手指虽然非常灵活,但也非常纤细,原因是因为活动手指的肌肉不位于手指内,而位于下臂,这些肌肉通过长的腱来指导手指的运动。有
- 脊椎炎脊椎炎(英语:Spondylitis)是一种发炎引起的椎骨疾病。它算是脊椎病变的一类。在许多情况,脊椎炎同时会同时影响一个或数个脊椎关节,也被称为脊椎关节病变。博特氏病是一种结核菌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英语:Fibrin,又称为血纤蛋白或血纤维蛋白)是一种纤维凝血蛋白纤维蛋白在以下生物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信息传递、血液凝固、血小板活性化及蛋白质聚合。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白血球增多症(英语: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缩写“IM”,别名mono、glandular fever、Pfeiffer's disease、Filatov's disease)是一种由EB病毒造成的传染病。大部分人
- 热带热带,(英语:Tropics)的广义是指地球上南、北回归线(南、北纬23度26分)之间的地区的总称,但在气候方面一般会进一步区分出赤道热带和亚热带,无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时从气候上定义,指
- 甲硝哒唑甲硝唑(Metronidazole,MNZ),目前多以咪唑尼达(Flagyl)的商品名流通,是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英语:antiprotozoal medication)。常单独或和其他抗生素一起使用,作为治疗骨盆腔炎、心内膜
- 卡尔·巴特卡尔·巴特 (Karl Barth,1886年5月10日-1968年12月10日) ,瑞士籍新教神学家,新正统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John Bowden描述他是一位时代先知、教授、政治家和神学领袖。在德国求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