饿鬼(梵语:प्रेत,;巴利语:Peta),又称祖父鬼(梵语:Pitṛ(英语:Pitrs),义为父辈、父系,和英文father同词源)或鬼,音译薜荔多、闭戾多、卑帝黎等,本自于印度固有的死后信仰,而又为佛教所加以条理简别,成为类似于魑魅魍魉的鬼神精怪,常为天人(Deva,提婆)所驱使。印度传说:世界最初的鬼王,名闭多,是父或祖父(老祖宗),所以闭戾多是父或祖父所有的意思。后来的鬼王,名为阎魔罗王(Yamaraja,或译琰魔、阎魔、阎罗,简称阎王)。
鬼──薜荔多分二类:一、住在阎魔罗王世界并由其治理的;二、散在人间的,多数待在树林中,所以称树林为“鬼村”。后者生活在人类周围,但大部分人无法见到。绝大多数的鬼生活饥馑贫乏,无人(或无法接受)施食,贪婪多欲,永远无法满足,所以笼统称之为饿鬼。此般饿鬼所居的世界称为饿鬼道(或称之为鬼神道、鬼道),是六道轮回中的恶趣,代表着三不善根中的贪欲。
虽然往往翻译为“饿鬼”,但其实鬼道众生不一定饥饿,其中也有富裕奢华甚至有大神通者,其力堪比于天人,如夜叉(勇健鬼)、罗刹(凶恶鬼),被佛教认为是具有大能力的鬼王。
佛经中,关于鬼(薜荔多)的种类,诸经论所说互有不同。如《顺正理论》说鬼(薜荔多)可分成三大类:无财、少财、与多财。
《大智度论》则说鬼有二种:弊鬼、饿鬼。
《正法念处经·饿鬼品》列有36种鬼。
不过,除了少数享受善报的鬼之外,大多数饿鬼道的众生非常痛苦。有的饿鬼小孩的头很大,长满脓疮、腹部鼓涨;经常很饿,连一点吃的也得不到,一滴水也得不到。之所以会投生在饿鬼道是因为贪业的缘故。饿鬼道众生有胎生及化生者,胎生者每胎便会生下几百个小鬼婴,自己都吃不饱,还要供小孩吃,更加苦楚。
有说法把在民间广受祭祀的地方神祇,视之为鬼神道中有威德的鬼王,也有视为天趣者。印度神话中的阿修罗,在佛教中,也有被视为鬼趣或天趣所摄,或别立阿修罗趣的不定说。
四天王所领之八类鬼神,亦称八部众。即:
此八类鬼神当中,有些说法认为有些为天趣所摄,如夜叉等;有些则说为傍生趣所摄,如毘舍阇、诸龙。
饿鬼和通常所说的“鬼”并不相同。饿鬼和人一样,为六道的一部分,拥有色身(物质身);和鬼接近的概念在佛教多是中阴身,是有情众生往生前的暂时状态。
释迦佛的侍者阿难尊者在林间禅定时,忽见一位饿鬼鬼王,自称“面燃”,说阿难三天之后将堕落饿鬼道。想避免就要布施饿鬼,供养三宝。阿难于是请佛陀指示,佛祖授以《陀罗尼施食法》,后阿难依法,设“面燃大士”的牌位,设斋供僧来祈福,因此获得解脱。
“面燃”究竟为何邂逅阿难,佛教说法有数个:一是祂是观音大士的化身,故称“大士爷”。二是祂原为诸鬼的首领,因受观音大士教化而皈依其门下,从此亦被称作“大士爷”,成为护持盂兰节普渡事项的护法神。
传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饿鬼“鬼子母”神通很大,她为了养活许多子女,专杀害人间的婴孩为生。于是,释迦佛施展法力,把她的鬼子女藏在佛的食钵中。鬼子母无法找到孩子,只好向佛求救。佛向她说教,要求她不要杀世间婴孩为食,并且愿意在自己的僧众用餐之前,先布施食品给她们饿鬼。“鬼子母神”悔悟,从此护持佛门,成为佛教的重要护法神之一,还专门保护幼童。
由此典故可知,饿鬼道中的饥饿众生,不单自己难得饮食,而且每胎便有几百个小孩出生,令生活更见困苦。
佛教历来有施食解救饿鬼的传统,如放焰口、盂兰盆供等。
一些佛教徒亦会在每次吃饭时留下一口食物,诵咒语及作手印加持,再把它布施给饿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