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之变

✍ dations ◷ 2025-09-19 00:19:00 #正中之变
正中之变(日语:しょうちゅうの へん)是镰仓时代后期元亨4年9月(西历1333年9月)发生的一次未遂政变。后醍醐天皇策划的讨幕计划被事先发现,首谋者遭到了幕府的处理。虽然当年12月9日才改元为正中元年,但按照习惯史称正中之变。后醍醐天皇从元亨元年(1321年)起开始取代父亲后宇多法皇亲政,并致力于恢复记录庄园券契所。后宇多法皇临终之际下诏,因为皇太子邦良亲王为大觉寺统嫡流(邦良之父为后醍醐天皇兄长后二条天皇),后醍醐天皇有朝一日必须让位邦良亲王。元亨4年6月法皇刚刚驾崩,邦良亲王就立即为了逼后醍醐天皇让位而前往镰仓寻求幕府支持。另外持明院统也以邦良亲王即位后,量仁亲王接任皇太子为条件支持邦良的主张(根据之前文保和谈的约定),镰仓幕府也就决定未来按照这一准则决定皇位継承。然而后醍醐天皇期待着最终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施政,在得知自己的身份只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天皇后,除了原本就反感的邦良亲王和持明院统,也对幕府的决定强烈反弹。因此后醍醐天皇计划趁六波罗探题南方・大佛维贞前往镰仓的时机讨幕,为此派侧近日野资朝和日野俊基等人巡回诸国,号召各地的武士和实权派起兵勤王讨幕。当时恶党活动正从几内向各地扩散,奥州的安藤氏之乱也正在加剧,北条得宗家正焦头烂额。后醍醐天皇应该就是打算利用当时的政局不稳,试图把承久之乱之后皇家一直以来的倒幕计划付诸实施。然而9月19日计划被六波罗探题知悉。尽管土岐赖员和多治见国长秘密上洛,但马上就被幕府派人搜捕,双方在四条附近激战,最终二人被逼自尽。六波罗的追查也波及到了朝廷。资朝・俊基等人被治罪,押解到镰仓。资朝被判流放佐渡岛,俊基被赦免归京,但之后被禁足。另一方面,后醍醐天皇派侧近万里小路宣房带着解释信前往镰仓,说明自己跟这次的事变无关,因而免于责罚。军记物语‘太平记’在第一卷记述了正中之变的细节:倒幕的秘密会议是以无礼讲(不拘身份的宴会)的名义进行的。参与计划的土岐赖员在某一天夜里把计划泄露给了自己的妻子,而其岳父斋藤利行正是六波罗探题的奉行,倒幕计划因此流产。另外,西大寺的律宗僧人也参与了倒幕。之后建武新政期间担任役职的伊贺兼光和律僧文观被认为也参与了密谋。

相关

  • 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
  • X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指生理代谢层面的心血管危险因子的聚集现象,这些危险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压(或血压偏高但未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血脂异常(dyslipidemia)(包含血中三酸甘
  • 有色体有色体(英语:Chromoplast,又称杂色体),是植物、藻类等能行光合作用的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质粒体,通称含有色素的质粒体,常和没有色素的白色体比较。有色体因含有胡萝卜素、类胡萝
  • 凯氏带凯氏带(英语:Casparian strip)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束之间的物质运输。其宽度随
  • 总族/超族族(拉丁文Tribus;英语Tribe)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次要等级,介于亚科和属之间,用于一些科的动物和植物的详细分类。一个族里包含相互之间较其它属于同科的属更加接近的属。在动物
  • 瘘(拉丁语:Fistula,或称瘘管)是体表上皮细胞与内脏或深层组织之间形成的病理性管道,有内口与外口。瘘管的外口,又称为漏,是流脓水,淋漓不断,不能收口的溃疡疮口。而有时,为了达到对某
  •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Aquaporin),又名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就像是“细胞的泵”一样。水通道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部是政府机构的一种,在现代通常是指政府中第一级的行政部门,如教育部、财政部等,其中文用法来自于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度中的“六部”。在汉字文化圈的国家或语言中,多数将此
  • 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B-52“同温层堡垒”(英语:B-52 Stratofortress)是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研制的八发动机远程战略轰炸机,用于替换B-36和平缔造者轰炸机执行战略轰炸任务。1948年提出设计方案,1952年第
  • 彩虹,又称天弓(客家话)、天虹、绛等,简称虹,是气象中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太阳光照射到半空中的水滴,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上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由外圈至内圈呈 红、 橙、 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