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构剧

✍ dations ◷ 2025-10-26 15:58:49 #戏剧类型

佳构剧(英语:Well-made play)或称情节剧,是源于十九世纪的一种写实主义戏剧文类,由法国剧作家尤金‧司克里布(英语:Eugène Scribe)所创发。佳构剧带有浓厚新古典主义的味道,这种戏剧在接近故事结尾时会有一个很紧凑的主要情节和一个高潮,故事大部分的内容会在开演之前发生;和这种先前的情节有关的很多讯息会在一种微微遮掩的阐述中透露出来。随后的是一连串偶发却相关的错杂情节。佳构剧有一个常见的特征,就是让书信或文件落入非故意安排的人手中,以带来情节的曲折和高潮。

逼真的戏剧声称自己会尽最大程度的忠实去模仿真实生活,倘若这一说法完全属实,那么它的情节就不会很紧凑。这里起作用的是别的因素,即一种19世纪早期法国剧作家所推广的因素,这就是佳构剧结构(well-made play structure)。布景和表演上的现实主义常常会掩盖这一事实:戏剧并没有表现真实生活的本来状貌。在佳构剧中,第一幕里提到的事物和人在后来一定要显得很重要。如果有人提了手枪,有人就要被打死;有的人轻微咳嗽,后来就会发现这个人患上了不治之症;如果不经意间提到一封发错了的信,就一定要让观众感到这封信会带来可怕的后果。几乎一切都不是多余的;所有的东西都要对剧情有所推进或对人物特征有所展示。佳构剧中特有的因素是必要交代,为故事提供背景及各种先在的关系。

动画、日剧、韩剧或者好莱坞影片等现代商业编剧往往都采用佳构剧的结构。常见的佳构剧通常可以分成三幕:

佳构剧虽为维多利亚时代在法国流行,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轮回、宿命、报恩等元素亦与佳构剧有异曲同工之处。而现代的很多戏剧与电影都深受佳构剧影响,伏笔的设置与解开即为最好例证。

透过精准安排剧情节奏与情节,持续累积的悬宕感,让结局亦具有可信度且合逻辑的。但早期的写实主义戏剧一般在题材和人物塑造上无甚力量,一直到小仲马及奥日埃的出现,才将注意力转向社会问题,而以此为题材。写实主义戏剧臻于极盛的作品,要数易卜生,他是挪威最重要的剧作家,因开创现代戏剧的先河而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

相关

  • 侧生动物侧生动物是动物界里的一个古老的亚界,和其领鞭毛虫的祖先不同,它们有宏观的结构及分化的细胞,但又不像真后生动物一样有组织。现在唯一活着的侧生动物只有海绵,属于多孔动物门。
  • 爱德华·毕希纳爱德华·比希纳(德语:Eduard Buchner,1860年5月20日-1917年8月13日),德国化学家,1907年获诺贝尔化学奖。布赫纳1860年生于慕尼黑的一个医生家庭之中,1884年于慕尼黑大学追随阿道夫·
  • 19671967年欧洲歌唱大赛(Grand Prix de la Eurovision 1967)为欧洲歌唱大赛之第12届比赛,于1967年5月8日在奥地利维也纳的霍夫堡皇宫举行。本次大赛为英国第一次获冠,瑞士则是第二次
  • 贝莱尔贝莱尔(英语:Bel Air或Bel-Air),位于洛杉矶西部的社区,于圣莫尼卡山山脚。据2008年统计,平均家庭年收入为207,938美元,是洛杉矶最富裕的社区。
  • 新加坡饮食由于新加坡的地理位置,新加坡饮食反映出马来西亚文化,与马来西亚文化的多样性,来自中国、印尼、印度、土生华人、越南、柬埔寨、菲律宾、缅甸,以及来自十九世纪英国所带来的西方
  • 阿波罗11号阿波罗11号(英语: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罗计划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历时8天13小时18分35秒,绕行月球30周,在月表停留21小时36分20秒。三位执行
  • 可可粉可可粉(Cocoa powder)、可可块 (Cocoa solid),或者直接叫可可。其成分是从可可树结出的豆芙(果实)里取出的可可豆(种子),经发酵、粗碎、去皮等工序得到的可可豆碎片(通称可可饼),由可可饼
  • 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 (俄国)尼古拉·亚历山德罗维奇(俄语: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1843年9月20日-1865年4月24日),俄罗斯皇储。从1855年3月2日起为俄罗斯皇位继承人直至1865年去世为
  • 大豕草大豕草(学名:),其名称直译自英语的giant hogweed,是伞形科独活属的一种一稔(英语:monocarpic)的多年生开花草本植物。在新西兰,本物种常被错误认作欧防风或野大㦸。原产于欧亚大陆高
  • 博马桑德拉博马桑德拉(Bommasandra),是印度卡纳塔克邦Bangalor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7570(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7570人,其中男性4418人,女性3152人;0—6岁人口1104人,其中男598人,女506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