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崇拜

✍ dations ◷ 2025-08-29 04:26:45 #净土崇拜

净土崇拜,是大乘佛教中对于净土的崇拜与信仰,它代表了大乘的理想,太虚大师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最主要的是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并以净土宗为代表,是主张以信奉他力而得到救赎的一种思想。但在东亚历史上,不乏对弥勒菩萨、药师佛、金刚不动佛、毘卢遮那佛等佛菩萨净土的向往者,这些人的信仰都可以列入广义的净土崇拜。

他力论是信众基于某一位圣人(如阿弥陀佛、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药师佛、金刚不动佛、毘卢遮那佛)的本愿,主要靠着信仰该圣人力量(他力)而升入净土;但自己也必须修行(自力)。传统净土宗是认为自他合力,以他力为主,自力为辅;除了坚信佛力,自身也必须有修为。但昙鸾在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中,特别提出第十八大愿,认为除了五逆与不信者之外,一切众生都可以依第十八大愿,得生西方净土,走向完全依赖佛的绝对他力思维。日本本愿宗开山祖师亲鸾更认为信赖他力,即是无我的表现。净土宗以信愿为主的方法,也形成它与其他佛教宗派最大的不同点。

净土,梵文Ksetra,发音译为刹、刹土,即地方、或世界,意思是是清净的地方、没有染污的庄严世界。但由于众生无量、佛菩萨无量,所以净土也并非只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一处,而是遍布于十方三世,接引不同根性的众生。

弥陀经典成立的地点是公元初年的西北印度,而弥陀信仰的起源、极乐世界的原型至今尚无定论。西方学者大多认为弥陀信仰受到中亚波斯琐罗亚斯德教中的太阳崇拜影响。据这些学者考证,阿弥陀(Amita)从词源上可以追溯到上古波斯神话和印度神话中的太阳神密特拉(Mitras);亦有学者认定,阿弥陀佛的信仰出自印度文明内部。他们认为在《考史多启奥义书》(Kausitaki Upanisad)中描绘的梵天玉座名为“无量威力”(Amitojas)与佛教的“无量光”之理念相通,并且这一奥义书中的死后世界在细节上和极乐世界有很多相似之处。而极乐世界中的七宝莲池、黄金大地,也与印度人心目中的理想世界形态密切相关。

往生净土的教义在印度本土则不甚流行。鸠摩罗什翻译的龙树《十住毘婆沙论》中之《易行品》认为,忆念、称名、礼敬诸佛菩萨,是达到阿惟越致地的易行道。在《大智度论》中也有赞颂弥陀净土章节。但它们都不是专门阐明净土信仰的论著。世亲著有《往生论》是印土唯一的净土论述,由元魏菩提流支译出。它阐说礼拜、赞叹、观察、作愿、回向五念门,谓修习此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往生西方,终能自利利他而获菩提。

以上三部经,合称“弥勒三部经”,若加上同样描述弥勒下生内容的《弥勒来时经》《弥勒受决经》《弥勒下生成佛经》,则合称“弥勒六部经”。也有观点认为弥勒经典还应加上弥勒的本生谈《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译者不详)、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楞严经弥勒菩萨圆通章》等经典。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附《佛说灌顶大神咒经》中的《佛说灌顶拔除罪过生死得度经》,是药师经典传入中国之始。隋达摩笈多译《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唐玄奘法师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唐义净法师又译有《药师琉璃光七佛如来本愿功德经》。前三种译本内容大体一致,只提“药师净土”,义净译本则略有不同,记载了“七佛净土”,且附有“药师琉璃光如来大陀罗尼”,故内容更丰富。然今日最流行的仍为玄奘译本,但通行的玄奘本从东晋译本补入八大菩萨名,从唐义净译本补入药师真言及前后文二十余行,并非原版。

后汉支娄迦谶译有描述东方妙喜世界的《阿閦佛国经》,与《大宝积经·不动如来会》同本异译。阿閦佛净土代表了重现实的、自力的、智证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与重理想的、他力的、信愿的弥陀净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近现代,太虚大师是能突破已有理论,使净土的观念得到更新的佛教界代表。和传统上的“山林佛教”、“僧侣佛教”不同,太虚大师宣扬的是“人生佛教”,关注的是人间的苦难,他宣扬的净土,则是“人间净土”。他批评那些为了一己解脱而修习净土的行者,认为这是小乘自了汉的做法,并非大乘的净土行。他认为凭借各人的精诚之心,去修集净善的因缘,久之久之,浊恶的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净土;因此,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太虚的弟子印顺法师进一步发展了他的观念。印顺认为,西方净土,本代表着无量光、无量寿的“永恒与福乐的圆满”,代表着佛的果德,而中国人特重西方净土,则因为重佛的果德,而忽略阿閦佛净土代表的菩萨智证大行;又忽略了弥勒净土代表的人间净土信行;这是一种偏颇的发展,而不是阿弥陀佛净土的真义。因此太虚、印顺两位大师,在演说净土的时候都比较突出它与人间的联系,普遍重视与人间联系更紧密的弥勒净土和药师佛的东方琉璃世界。

西晋竺法护译的《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讲述了文殊菩萨成佛时所建立的庄严净土。但此净土在中国历史上少人信奉。

相关

  • 热带沙漠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其中热带干旱气候又称热带沙漠气候。分布于纬度30度附近的大陆西岸和中部,具体地区有:撒哈拉、非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部、美国西南部、墨西哥
  • 分身分身(德语:Doppelgänger;“面貌极相似的人”、doppelga(e)nger、分身体、生魂)本意是指某一生者在二地同时出现,由第三者目睹另一个自己的现象。该存在与本人长得一模一样,但不限
  • 西关大屋西关大屋,俗称古老大屋,是中国广州市荔湾区西关一带兴建的富有岭南特色的传统民居,多为名门望族、官僚巨贾所建。大部分西关大屋兴建于清朝同治、光绪年间,主要分布在多宝路、宝
  • 方法学方法学 (又称为方法论) ,是哲学用语,指的是研究如何处理问题的一个哲学分支。南宋哲学家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方法论的典型例子。法国哲学家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哲学论著《谈谈
  • +13UTC+13:00时区包含以下区域:在夏令时间的地方:萨摩亚在2011年12月29日完结时把标准时间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调整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即从时区UTC-11改为UTC+13(夏时制由UTC-1
  • 各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列表这是一个各国年人均啤酒消费量列表。
  • 捷克航空捷克航空(捷克语:České aerolinie / ČSA;英语:Czech Airlines)是捷克的国家航空公司,也是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航空公司,以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机场为基地。该公司之航线飞往
  • Ti Beta-CTi Beta-C是一种钛合金材料,最初于1960年代被 Titanium Engineers Inc.和Titanium Engineers Ltd.两家英国公司注册为商标。Ti Beta-C的化学组成为:Ti-3Al-8V-6Cr-4Zr-4Mo其主
  • 马克斯·周马克斯·周(英文:Max Chow),1977年出生,美国电影人、美食家和餐饮企业家。全名马克西米利安·周(Maximillian Chow),好莱坞俗称马克斯·周(Max Chow),1977年4月21日生于英国伦敦(纽约时
  • 图卢兹天主教大学图卢兹天主教大学(法语:Institut catholique de Toulouse)是一家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多个专科学系和几个高等职业学院。图卢兹天主教学院坐落于图卢兹市的历史中心丰登汇街(rue